很多小学生家长都有一个苦恼,孩子不会写作文,一留作文就发愁。老师、教育专家都说增加阅读量,读的书多了自然就会写了。但事实恰恰相反,我身边很多朋友都吐槽,孩子很爱读书,但还是不会写作。
光读书不行,读完一本书要有收获和积累。
低年级:读完一本书,能够把书中内容用自己的话复述出来,如果能够总结出人物的特点(善良、聪明、勇敢),说出书中道理,就要狠狠表扬了。日积月累,不但锻炼了阅读和理解能力,同时锻炼了表达能力。这年龄段家长可以与孩子促膝而谈,用聊天的方式骗孩子讲给自己听。多鼓励少挑毛病,耐心哈!
中年级:看书的同时要写读书笔记,看完之后要列出人物关系,事件发展脉络,最好能提出问题跟家长讨论。对这个年龄段的孩子,要有意识的培养他们钻研和思考的习惯。鼓励他们提出问题,从家长帮助他们慢慢过渡到自己解决问题。问题由少到多由浅至深,聊天的同时加入我们的视角与观点,引导孩子的思维。高年级:读书笔记不能少,看完之后写观后感。分析作者的写作方法和文章结构,思考作者的写作目的,想表达什么观点或者情感。最后,找一段落仿写。仿写特别重要!其实经过之前两个阶段的积累,到高年级孩子基本可以独立阅读并养成了思考的习惯。但家长还是要抽出时间跟孩子交流,听他说,到高年级孩子基本可以独听他们的观点,把一些时政事件,人生道理,适时分享给他们。毕竟中学后写作以议论文为主,论点、论据、论证,一个都不能少。
不要一看这些文字就发怵就抵触。孩子那么小能做这些事吗?这不是孩子读书是绑架家长!那么多附加条件孩子的阅读兴趣都磨灭了!我挑了几个典型的质疑。用我的实际经验告诉你,孩子潜力很大,一旦养成习惯他会追着跟你探讨,而且会给你意外惊喜。放下手机,拿出些时候陪孩子一起读书一
起聊天,坚持一段你会看到效果。
01错别字+流水账
刚开始写作的孩子,写错别字和记流水账是自然规律。家长如果不能接受,要求太过严格。孩子就可能担心会写错别字而不敢下笔。或者觉得流水账的作文不值得写,而不是流水账的作文不会写,从而导致孩子丧失对写作的兴趣。家长辅导写作应该只有一个目标,让她爱写,愿意写。
02作前指导
很多家长会在孩子写作前给很多指导。开头你要怎么
写,然后正文要怎么写,顺序咋样更合理,结尾要怎么结,这里那里的细节要怎么描述。这种要求太多,对于孩子长期的作文水平只有害无益。一是你限制了他的发挥。以为表达必须按照你说的这个套路。还有小点的孩子套路是掌握不好的,不会很好地把自己的内容恰好套路进你给的模板,一是套路作文千篇一律,并不能得高分。或许低年级可以得一点高分,长期来说仍然会被真正有表达力愿意表达超越。
03字数和好词
我亲身体验,字数的要求会严重影响孩子发挥。还没有写就担心字数,写的时候一直数字数。好词好句与抒情的要求更是不符合孩子的发展规律。积累不到,怎么要求也是做不到的,平添孩子写作困难。
书看了很多,还是没有写作思路?写出来的作文永远像在记流水账?写作文,真的那么难吗?
在指导孩子写作的时候,很多家长会进入过度关注细节的误区。
比如,怎么运用好词好句,怎么使用修辞手法等,其实,我们更多的是应该为孩子提供一个大框架的写作支持。
写一篇好作文,可以让我们的感受更丰富,还能够帮助我们理清思维、提升思维能力。
作文写得好的同学,观察力和感受力都是比较强的。他们善于捕捉其他人忽略的细节,能抓住事物的主要特征。
除此之外,他们的记忆力也比较强,能记住生活中人物和事件的细节,在写作文的时候,这些细节就像放电影似的在他们的脑中播放一遍,总是能快速捕捉到精准的素材。
③能够快速完成一篇优质作文的同学,逻辑能力也是特别强的,他们可以在短时间内理清思路、整理逻辑,能够条理清晰地表达出自己的想法。
4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找出重点的能力也很强,可以轻松地把看似散乱的文字组织成有逻辑的具象,能够快速理解和记忆。
所以,写作是综合了多种能力的应用。当我们在认真完成一篇文章后,其实已经完成了一个深度的思维训练。
一;多练笔(写日记或者多做扩句练习)
二;说的时候挺好的,为什么一写就不行?
会说是会写的基本,但是写确实要比说难,从会说会写,需要跨越的点有:用词的恰当、句顺文通、逻辑清楚有序。
三;如何摆脱“流水账”
只选定一件事,不要按照出现的顺序挨个都放大要写的事件的细节,尽可能的使用修辞方法。
四;如何才能不跑题
看全题目要求
比如,考试作文题是“写一篇记人作文”,请注意,后面的要求是写自己的一位朋友,只有看全才能知道要写的这个人是“朋友”而不是“老师”仔细分辨题目。
比如,“假期趣事”和“童年趣事”,都可以写趣事,也可以写同一件事。但前者必须发生在假期,后者必须在童年,所以体现在文章中得结尾和升华重点都是不一样的。
五;怎样突出主题
把题目中的关键词对应的重点情节放大,就可以起到突出主题的作用。比如,“学做饭”这个素材,在不同的题目中突出的主题是不一样的。
1在《一件难忘的事》里,要突出学不会时的着急和学会后的激动,从而突出难忘2在《我学会了做饭》里,就要放大从不会到会的过程是怎样的不容易,学会后又是多么的快乐。
3在《妈妈的爱》里,就要在每个环节突出妈妈,可以写学的过程中妈妈的耐心,学不会时妈妈的鼓励,和学会后妈妈如何的为我高兴
六;平时应多看什么样的书,才能对写作有帮助?
质量好的作文选可以适当翻阅,作为构思参考即可(比如和课本同步的作文全解等。
七;多读经典或获奖小说、散文等(比如常青藤获奖系列、世界或中国获奖儿童文学等)写作文的基础是一一多阅读
写好作文的终极方法是一一多练笔。
1确定文体
文体决定了文章必须写哪些内容,这是最重要的一环,但是作文教学教得太简略,导致很多学生的议论文写得像抒情散文,搞不懂介绍植物和写植物朋友有什么区别。对于一个题目,文体定了,需要写几类内容就定了。
2头脑风暴
很多学生动笔前,根本没想好要写什么。写其实是最后阶段,至少要有40%的时间用来构思这个环节可以用思维导图或圆圈图辅助。
3思维图
思维图是用来把“一段内容”写完整、写正确的写实验过程,用时间轴;写实验原理,用因果表或意见小车;写同学的特点,用人物名片;写和同学的感情,用事与情表达。
4写生动具体
作文不生动,不是字词句的问题,而是不知道怎么写具体
不同的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说明)、
不同的写作对象(景物、故事、场景等)
有不同的写具体方法,例如五感,语动心神外,说明方法,还有高阶的视角等。
5修辞表达
学生积累好词好句和仿写可以提升语感,很有用,不用刻意模仿书面腔。修辞只需要学好两大类,想象类的比喻拟人夸张,语气类的排比反问设问等。
如果老师只是讲方法,告诉孩子从哪里开始写,给定了很多模板和框架,孩子写出来的作文往往千篇一律,一看就知道是哪位老师教的。这样的作文课,对孩子长久的发展危害极大。因为现在的考试改革,严厉打击格式作文。
好的作文课,老师一定会重视孩子课外阅读,一定会和家长强调课外阅读的重要性。因为阅读是语言的输入,写作是语言的输出,没有输入,何谈输出。
只讲技巧,不讲输入,技巧必定是空中楼阁。好的作文老师会把每个孩子心里的想法导出来,让每个孩子学会写自己的故事,这样的作文课可以学。解决小学考场作文的问题,作文班也许能帮上忙,但面对初高中的考场作文,孩子要具备轻松下笔的能力,不是上作文课就能弄好的。除了坚持大量
阅读,经常练笔,没有其他捷径。
再来谈谈语文的积累,如果一到三年级,没有读过上百本课外书,无论你是报作文班还是系统班效果都不会好。
所以,我建议先培养阅读习惯和阅读能力,这才遵循了语文学习的规律。
当然,我们也看到不少孩子喜欢读课外书,却不出成绩。
如果我们发现孩子喜欢读课外书,他的成绩依然不好,我们应当分析他在看什么书,怎么看书,如果他只是读畅销书,不读名著,或只是看书,没有引导表达,复述,没有坚持练笔的习惯,那写不好作文也是正常的。
不要奢望通过每日练习阅读题提高孩子的阅读理解成绩。阅读确实有答题模板,但是现在的语文考题答题标准提高了很多,答题模板只能提供语言组织的大体思路和框架,具体落实到每一篇文章,需要孩子自己去结合原文进行总结提炼,组织针对这篇文章本身主旨的答题语言。
其实这非常考验孩子的综合概括和理解提炼能力。这种能力需要孩子视野开阔,思维深刻,要培养孩子的语文素养,很明显,这已经不是单纯靠刷题能达到目的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