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说是因为我没看新闻。我说:“它还有点奇怪,它怎么没有翅膀。”爸爸说:“你这个傻孩子,因为它是最早发射的,所以它没有翅膀。”我看到还有很多不同的火箭,有一个最大的飞机,那儿还有‘航空母舰’,它真是太大了,怎么还能装下那么大的飞机和坦克。
今天爸爸带我去参观航空展览会,那里边能教我很多很多的知识,人们一个一个挤得满满的看科技展览,人越来越多,都快把房子挤破了。还有卖科技玩具的,我想买一个,可是爸爸不给我买。
这里有一个最早的卫星,爸爸说:“听说,它飞在天上的时候能唱五星红旗的歌”。我问爸爸?“我为什么没见到它?”爸爸说是因为我没看新闻。我说:“它还有点奇怪,它怎么没有翅膀?”爸爸说:“你这个傻孩子,因为它是最早发射的,所以它没有翅膀。”我看到还有很多不同的火箭,有一个最大的飞机,那儿还有‘航空母舰’,它真是太大了,怎么还能装下那么大的飞机和坦克?因为它是真的太大太大了。
前面有播放航空母舰的来历的电视,爸爸说我们去看看,我说:‘好',就走过去,那儿围了一圈的人都在看"航空母舰’的知识来历。航空母舰我想不通为什么是一只船?爸爸说:“因为它是航空母舰嘛。”
博物馆要关门了,我和爸爸只好回家了。
如何写好心得体会和读书笔记 这种是活动记录而不是心得总结.基本来说用处不大.我基本看了每一个参加活动的写的心得体会,有自己内容的不超过30%,心得不再多而在于你感悟或理解了哪点.原来写的一篇写心得的心得.我们在读书听培训演讲后写的心得体会和读书笔记是个人知识管理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它帮助我们将显性的知识转换为隐形的知识以指导我们更好的去实践.博学之后是审问和慎思,而心得正好兼顾了审问和慎思的双重功能.写心得是很好的知识的吸收和转换的过程.对于写心得如何达到应有的效果,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综合考虑和实践.审问之 写心得最没有效果的就是将培训的内容或书上的内容原封不动的照搬或摘录过来.要写好心得首先要做的就是用自己的理解的话语重新来叙述你学到的内容,通过这种复述可以加深对你看到或听到知识的理解.复述完成后就要考虑整个内容上是否有不清楚地方,如果存在不清楚的地方还需要重新回过头来搞清楚和明白.我们在平时培训中的发问也需要基于这个思路,对于演讲者讲的内容要通过提问题的方式进行细化和明晰,对于我们关注的课程即使演讲者再出色,我们也应该能够提出自己关注的问题来.慎思之 审问的过程往往是在培训过程中或读书的过程中顺带完成的,而慎思的过程则需要花费更多更多的时间.慎思的重点是我们新学到的内容要和我们的原来的知识结合起来,要和我们过去的实践结合起来,只有这样显性的知识才能够转换为隐性的知识.同时慎思的过程一定是一个批判吸收的过程,知识的实践一定不能脱离了实践,环境和我们自身的各种特点.慎思的过程就是要搞清楚哪些是适合自己的知识,哪些虽然适合他人
在我还没有读这本
书时,认为航天员是一个很了不起的职业,她们的工作环境和生活条件应该是很好的,可当我读了这本书,才发现我国西昌卫星发射场的航天员 与我想象中的完全不一样:她们的住房简陋、饭也是有一顿没一顿的吃…可是,即便是在这样的条件下,她们依然千辛万苦,白天黑夜,齐心协力,同大自然展开了一场你死我活的大搏斗。她们的这种精神,值得我学习、敬佩。
发射场虽不是战场,但是同样有着牺牲和死亡,技术人员和科学家不管白天黑夜废寝忘食的攻克难关。有的却因为长时间的工作而重病卧床不起,献出生命,我相信每一次的发射都有航天人员的呕心沥血。他们不管千辛万苦,不管狂风暴雨,齐心协力战胜困难,这种顽强不屈,英勇无畏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放学后,我急急忙忙的回到家,放下书包,打开电视,准备观看今晚的神舟八号发射。
经过焦急的等待,9时10分,神七发射终于进入30秒倒计时中,到了最后十秒,发射台上数:“10、9、8、7、6、5、4、3、2、1、,点火发射!”只听“崩”的一声,火箭喷出一股红色的火焰;把飞船推向了太空,一道火光把夜空划亮。过了一会儿,飞船脱落下了第一节;在132秒时,飞船脱落下了第二节;在第177秒脱落下了最后一节。顿时,神舟七号变成了像卫星一样的太空飞船,他快速向太空飞去。这时,我感叹到:“啊!飞船可真是太伟大了!真是太伟大了!没想到,你的速度竟然这马快!”我真想自己坐上神舟七号去体验体验。
但是,我非常担心,担心的是,宇航员在里面过得舒服吗?他们的身体健康吗?终于可以看到他们了。当时,我看他们高兴地坐在那儿,但流着汗的时候,心想:穿着那么厚的航天服,肯定很热,他们这么难受,会不会得病呢?当系统发来:“三位航天员身体健康”的时候,我的心才平静下来。
就在二零11年,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指挥、“神舟八号”任务总指挥部总指挥长常万全宣布:“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已进入预定轨道!”顿时,全场欢呼。我也高兴的跳了起来。
神舟八号发射成功,我很高兴,我长大也要当一名宇航员,遨游太空。
[天宫一号发射观后感--周嘉悦]9月30日的中午我们在学校观看了于前一天晚上发射成功的"天宫一号"飞上天空的视频,天宫一号发射观后感--周嘉悦。随着主持人的倒计时,我在心里默默地数着"10、9、8、7、6…1",只见"天宫一号"火箭"轰"地一声喷出了强烈的火花,迅速离开地面,直飞向天,观后感《天宫一号发射观后感--周嘉悦》。这时我的心情十分激动,"成功了,成功了。"它标志着我国已迈向空间站时代,太空生活从"温饱"到"小康"。i全长10.4米的天宫一号由实验舱和资源舱构成,比神舟飞船大了不少。虽然火箭升天只是瞬间的事,但在它的背后凝聚着许多科学家日日夜夜的辛劳,以及国家领导人的关心支持。我感到非常自豪,因为我们的国家越来越强大。我真希望有一天我也能飞上天啊!
〔天宫一号发射观后感--周嘉悦〕随文赠言:【人生舞台的大幕随时都可能拉开,关键是你愿意表演,还是选择躲避。】
一、选词填空并说明理由 [N 10 十]
1.中断 中止 终止 停止
A.美国全国上下极为震动,人们几乎______了一切活动……
B.正在开会的众议院______了会议并随即宣告休会。
C.宇航局已宣布,在查明这次事故原因之前,将______一切航天飞机的活动。
理由:______
2.灾难 灾害 悲剧 挫折
A.等待有关这场______的详细消息。
B.观看发射实况的观众目击这一______时,由震惊而转为悲痛……
C.今天发生的事故不只是一次损失七名宇航员的悲剧,而且是美国整个太空计划的重大______……
理由:______
3.致哀 致敬 哀悼 哀思
A.华盛顿和全国各地下半旗______。
B.纽约市通常灯火辉煌的帝国大厦当晚熄了灯,以示______。
C.里根总统在向全国发表的电视讲话中,对七名宇航员不幸罹难表示______。
理由:______
二、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 [N 18 十八]
“挑战者”号在卡纳维拉尔角发射基地起飞后,以三倍于音速的速度升到佛罗里达五万英尺的蓝天时发生爆炸。爆炸后,航天飞机变成熊熊燃烧的巨大火球,拖着长蛇般的、然后分叉的火焰和黄白色浓烟坠入距发射地点20英里外的大西洋。燃烧着的飞机碎片,散落在广阔的海面,持续了一个小时。
这架耗资12亿美元的航天飞机失事后,美国全国上下极为震动,人们几乎中断了一切活动,等待有关这场灾难的详细消息。各大电视网作了整天的特别报道。华盛顿和全国各地下半旗致哀。纽约市通常灯火辉煌的帝国大厦今晚熄了灯火,以示哀悼。
里根总统在白宫内电视机旁观看到爆炸时,“震惊得一语不发”,里根夫人失声喊道:“天哪,不可能!”在同国会领袖们商议之后,里根决定把原定于今晚发表国情咨文讲话的时间推迟到下星期二,并派布什副总统前往佛罗里达太空中心慰问死难者家属。正在开会的众议院中断了会议并随即宣告休会。华盛顿大教堂响起了为死难者哀悼的钟声。
今天在卡纳维拉尔角太空中心观看发射实况的观众目击这一悲剧时,由震惊而转为悲痛,不少人失声痛哭。
今天晚上,里根总统在向全国发表的电视讲话中,对七名宇航员不幸罹难表示哀悼。他把这一事件称为“全国的损失”。他说:“美国将继续对宇宙进行探索,将有更多的航天飞机和宇航员进入太空。”
1.美全国对航天飞机失事的反响包括:______的反映、______的反映、______、的反映、______的反映、______的反映、______的反映。
2.人们的心情是:______、______、______。
3.人们的反映表现在一些具体的行动上,列举六项。
4.里根总统的电视讲话除了表明损失之大,悲痛之深外,还强调了什么?表明了什么?
B卷 综合应用创新练习题
一、阅读下面消息,回答问题 [N 18 十八]
中山舰昨日整体打捞出水成功
本报讯 殉难江底58年的中山舰高昂着不屈的舰首,昨天重新浮出长江。
昨天上午10时,海内外各界人士千余人聚首长江金口南岸中山舰打捞现场,以隆重的仪式迎接这艘整体出水的一代名舰。孙中山先生巨幅画像悬挂在会场。湖北省委书记贾志杰下达中山舰出水命令。
立刻9发绿色信号弹在长江上空划出9道象征着“九州大同”的美丽弧线,2100只和平鸽腾空而起,寓意着迈向二十一世纪。与此同时,在40台卷扬机发出的轰鸣声中,中山舰缓缓浮出水面。走近曾朝夕相伴的战舰,当年幸存的水兵董树人和张嵩龄老人没齿难忘:1938年10月24日,在这片江面上,中山舰与侵华日军飞机殊死搏斗之后,壮烈殉国,舰长萨师俊等25名战友血洒长江。
1.第一段是导语,一句话从五个方面概括了打捞中山舰的有关情况,具体说出哪五个方面。
2.用曲线在原文标示出背景部分。
3.指出主体部分的六要素。
时间: 地点: 人物:
起因: 经过: 结果:
4.“高昂着不屈的舰首”是什么修辞方法?含义是什么?
5.结尾一句与哪一个词相呼应?
二、阅读下面文章,回答问题。(福州市 2000 15)
人类何时飞出太阳系
①宇宙航行是当今人类最远大、最美好的理想。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指出,宇宙航行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航天,即冲出地球大气层,在太阳系的广阔空间内活动;第二阶段为宇航,即冲出太阳系,到银河系和河外星系更加广阔的宇宙空间活动。
②人类的航天时代,如果从1957年苏联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算起,已有40多年的历史。这期间,人类挣脱了地球的引力,飞出了地球村,登上月球。可人类总嫌飞天的步伐太慢,总以焦急的心情盼望着——何时才能飞出太阳系,进入宇航时代!20世纪70年代人类放飞的太空天使“先驱者”和“旅行者”探测器,到目前已飞行了二三十年,跋涉60亿千米,已飞越了最远的冥王星轨道,但它是否飞出了太阳系呢?
③其实,太阳系的边界十分广泛,如果以太阳风影响所及的范围来计算,半径可达135亿千米~180亿千米;如果以太阳的引力所及的范围计算,半径可达15万亿千米,约1.5光年。由此可见,上述的飞行探测器离太阳系的边界还差得很远很远。从宇宙的尺度来说,太阳系只是沧海一粟,跨越一条小河沟容易,要跨越大洋,就必须具备足够的条件。就目前人类对宇宙的了解认识和所具有的航天技术,对宇航来讲是远远不足的,还远远不能适应飞出太阳系的要求。目前及今后的十年内,人类主要是重点开展太阳系内的航天活动,并开展一系列的科学研究,努力取得一些突破性的研究成果。
④对于飞出太阳系的航行来说,眼下还只是一张白纸,任凭人们去设计、去幻想。目前人们的设想之一是必须开发质量小、作用时间长和高能的空间动力能源。如电能火箭、激光火箭、核能火箭以及微波动力飞船、激光动力飞船、反物质推进星际飞船等等。必须大大提高宇宙飞船速度,以每秒几百千米、几千千米、几万千米、十几万千米甚至以接近光速的速度飞行,这样,人们在数十年的有生之年,才能可能飞出太阳系,去别的恒星系、银河系或更遥远的河外星系进行星际航行。
⑤何时能飞出太阳系,取决于我们地球人类的智慧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努力吧,也许在几十年、上百年后,人类向往星际航行的梦想就会成为现实。
1.上文第③自然段划线的句子运用的数字是为了说明______(4分)
2.根据人们目前的设想,人类要能飞出太阳系必须突破飞行器的______和______这两道难关。(4分)
3.上文分别介绍了宇宙航行的两个阶段。先介绍航天阶段的______,再介绍宇航阶段的______。(4分)
4.末段“也许在几十年、上百年后”中的“也许”为什么不能删去?(3分)
三、作文(北京市西城区 2000 60分)
现代科学技术的广泛应用(如:家用电器、电化教学、通讯、交通、医疗……),给我们的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带来了什么呢?你和你身边的人一定有许多这方面的经历和切身的感受。请你选取一两件事或几个片段,以“现代科技带来的______”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
1.根据你想写的内容,选用恰当的词语(如:好处、方便、乐趣、变化、喜与忧……)把作文纸上的作文题目填写完整。
2.符合题意,内容具体,中心明确。
3.结构合理,详略得当,语言通顺,在叙述、描写的基础上,恰当运用议论、抒情表达方式。
4.字体工整,正确使用标点符号,不写错别字,书写格式规范。
5.全文不少于600字。
现代科技带来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及点拨
A卷
一、1.A.中断 B.中断 C.中止 理由:A句的“活动”和B句的“会议”都是持续进行时被隔断,所以均用“中断”;C句“航天飞机的活动”是一次一次相继进行的,在中间某一次停止,以后还要开始。2.A.灾难 B.悲剧 C.挫折 理由:A句由于还不了解具体情节,因而不能用“悲剧”;已知受害的程度很重,所以用“灾难”。B句看到了整个过程,所以用“悲剧”。C句是对计划而言,所以用“挫折”。3.A.致哀 B.哀悼 C.哀悼 理由:“致”有“表示”的意思,以“下半旗”的方式“致哀”。B句和C句都是灾难刚发生不久的悼念,句中分别有动词“表示”“示”,因而都用“哀悼”,以表达动词涉及的对象。
点拨:此题属于同义词的辨析填空,应分清词义和用法的不同,另外熟读课文也很重要。
二、1.全国公众,政府机关、总统和夫人、宣传机构、教堂、现场观众 2.震惊、哀悼、悲痛 3.痛苦失声。几乎中断了一切活动。整天报道。下半旗致哀。众议院休会。帝国大厦熄灯。大教堂响起哀悼钟声。总统派副总统慰问死难者家属。推迟发表国情咨文。总统发表电视讲话。(任选六项) 4.还强调了美国不因失败而止步。表明了美国能够正确对待挫折,不会被挫折吓倒,表达了征服自然的决心。
点拨: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概括能力、需要审清题目,抓住要点,理解语段内容。
B卷
一、1.沉舰的原因(性质)、沉舰、时间、打捞舰的时间、地点、出水时形态2.最后一句话。3.昨天上午10时。长江金口南岸。海内外各界人士千余人。起因是省委书记下达出水命令。经过是发信号弹,放和平鸽,开动卷扬机。结果是中山舰缓缓浮出水面。4.拟人 表现出坚贞不屈的民族精神。5.殉难。
点拨:掌握消息的结构,认真分析理解短文内容。
二、答案:1.太阳系的边界十分广泛。(或“飞行探测器离太阳系的边界还差的很远很远”)2.动力能源 飞行速度 3.状况(或“成果”)设想4.“也许”表推测、估计,删去后语意变得比较肯定,而人们对几十年、上百年后的情况,难以作出准确的判断。
点拨:1.这类题一般都向前找答案,一般是紧挨着的一句。2.第④自然段的两个“必须”是标志。3.考察对文章整体感知的能力和概括能力。4.体现的是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三、点拨:这个题目把学生的写作视线引向“现代科技给我们的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带来了什么”这样一个富有时代气息的新颖题材,贴近生活,又脱离俗套。题目的空白处可以按要求填写“好处”“方便”“乐趣”“变化”“喜与忧”,也可以填“笑话”“担忧”“喜怒哀乐”,写作素材非常丰富。学生平时需要注意拓宽自己的视野,从根本上提高语文能力和综合素质。
作为中国第一代航天员张天聪,刻苦训练、专业技术过硬,但仍然在神舟七号宇航员选拔中失利。面对昔日战友的转岗离去和自身年龄偏大等种种压力,张天聪没有放弃飞天梦想,毅然选择继续留在航天员大队,成为谢朝阳、王立三、周晓苏等新一代航天员的训练教官。面对国际对于外太空资源抢夺形势的加剧,中国政府决心在太空建立永久性空间站,而宇航员正是这项任务的重要执行者。张天聪不仅是新一代航天员的教官,同时也是他们的竞争者。怀揣着“飞天”之梦的张天聪与所有航天员一起经历着种种常人所不能想象的训练。为了进行失重训练,航天员们远赴俄罗斯加加林航天中心,出色的训练成绩赢得了俄罗斯、美国等同行们的尊重。在长达数年的训练中,张天聪的执著和顽强感动了身边所有人。尤其是女儿张思羽,放弃保送北京大学的机会,考入飞行学院,决心与父亲一样,成为一名航天员。新一轮选拔来临,然而命运却再次和张天聪开起了玩笑。由于探望刚刚执行完抗洪抢险任务的女儿,张天聪患上了病毒性感冒,错失“飞天”的机会。张天聪并没有陷在失败中,而是和王立三、周晓苏组成新团队,角逐登陆中国太空站的机会。一切已经准备就绪,问天一号飞船在发射塔就位。投票会议上,谢朝阳组因为年轻的优势获得了问天一号的飞天资格,张天聪组备份,执行问天二号增援任务。问天一号飞船上天后,一切运转正常。突然,远处飞来的太空碎片击中了太阳能电池板,电力系统受损,飞船陷入了严重危机中。千钧一发之际,问天二号点火升空。张天聪凭借出色的技术很快修复了破损的电池板,问天一号恢复正常。太空中,空间站和连在一起的两艘飞船在太阳的照射下,现出夺人心魄的美丽…… 影片也传递出许多国家的战略构想,天宫一号、空间站对接、太空应变能力等等,这是一部充满诚意和底气的电影,没有抱怨,没有迷茫,只有国威。这样一部电影不是单拍给航天人看的电影,也不是单拍给军人看的电影,这应该是属于中国人的电影,是属于更多年轻人的电影,应该有更多的人来关注这样的题材。 想想奥巴马在忙什么,人家一个国家级的CEO不辞劳苦的对糖水里泡大的美国孩子们说,少打游戏,去完成你的功课,那是你的责任,你应该为你的国家做点什么,但将来要做的事,从现在就得着手体会。。。。那意思跟我中国人的表达别无二致,我们说,努力学习,报效祖国,言简意赅。 这是要传递什么信息?人才战略、科技创新、国家实力?都知道,美国人想打谁就打谁,凭什么?实力呗。那我们为什么不能给航天科技多一份敬意?毕竟在这一个环节上我们的表现不错,也许在这个层面上,奋进比缅怀更具有现实意义。 影片中俄罗斯人与我们亦敌亦友的关系被处理的耐人寻味,一个训练机中有中国人、美国人、印度人、俄罗斯人,这是一个充满竞争的空间,我们还等什么? “当年没有两弹一星就没有中国和平发展的今天,现在我们不在天空占据一席之地,就没有中国的明天!”这句台词说出了一个简单的道理,所以应该向《飞天》这部电影的全体创作者表示敬意!
《飞天观后感》
《飞天》电影中,张天聪作为中国第一代航天员,刻苦训练、专业技术过硬,但仍然在神舟七号宇航员选拔中失利。面对种种压力,张天聪没有放弃飞天梦想,毅然选择继续留在航天员大队,成为谢朝阳、王立三、周晓苏等新一代航天员的训练教官。 面对国际对于外太空资源抢夺形势的加剧,中国政府决心在太空建立永久性空间站,而宇航员正是这项任务的重要执行者。张天聪不仅是新一代航天员的教官,同时也是他们的竞争者。怀揣着“飞天”之梦的张天聪与所有航天员一起经历着种种常人所不能想象的训练。为了进行失重训练,航天员们远赴俄罗斯加加林航天中心,出色的训练成绩赢得了俄罗斯、美国等同行们的尊重。
在长达数年的训练中,张天聪的执著和顽强感动了身边所有人。尤其是女儿张思羽,放弃保送北京大学的机会,考入飞行学院,决心与父亲一样,成为一名航天员。 新一轮选拔来临,然而命运却再次和张天聪开起了玩笑。由于探望刚刚执行完抗洪抢险任务的女儿,张天聪患上了病毒性感冒,错失“飞天”的机会。 张天聪并没有陷在失败中,而是和王立三、周晓苏组成新团队,角逐登陆中国太空站的机会。一切已经准备就绪,问天一号飞船在发射塔就位。投票会议上,谢朝阳组因为年轻的优势获得了问天一号的飞天资格,张天聪组备份,执行问天二号增援任务。 问天一号飞船上天后,一切运转正常。突然,远处飞来的太空碎片击中了太阳能电池板,电力系统受损,飞船陷入了严重危机中。千钧一发之际,问天二号点火升空。张天聪凭借出色的技术很快修复了破损的电池板,问天一号恢复正常。太空中,空间站和连在一起的两艘飞船在太阳的照射下,现出夺人心魄的美丽……
怀揣着“飞天”之梦的张天聪,他代表了世世代代中国人的飞天梦,要说中国人的飞天梦已经实现了,从神舟一号揭开中国人的飞天梦之后,神二、神三、神四,再到神五杨利伟,神六费俊龙、聂海胜。可到了神七又是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三人,并且这次和前次又不同的是航天员完成出舱活动任务,这又是第一步,正如胡锦涛总书记为“神七”航天员出征壮行时发表的简短讲话是说:“载人航天飞行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的第二步任务的首次飞行”。
那么第二步任务就是我们新的梦想,神七的发射升空,就是我们探索太空的梦想的开始,在这里三位“神七”航天员要完成任务,更要在这里展示中国人的形象,还要高扬中国国威。太空是一个复杂的空间,但只要我们遵从科学规律,抱着严谨的科学态度,那么没有开发不了的太空,也没有征服不了的太空。
实施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任务,是今年我国最具代表性、最具影响力的国家级重大科研实践活动,是中国人民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又一伟大壮举。这次飞行任务技术难度更大、可靠性要求更高,状态变化较多,对任务的组织实施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在神舟七号飞船顺利升空,准确入轨之后,要完成更多的梦想,那么就让我们大家都来祝福“神七”,期待“神七”,在太空圆满梦。
从抗震救灾、北京奥运成功到神七飞天,无论是面对自然灾害的严峻考验,还是人类社会发展带来的新课题、新挑战,世界总能从中国人身上得到一个相同的回答,那就是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是建立在民族精神基础上不断超越自我的发展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