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

豪格是谁的儿子,清朝皇太极的儿子

时间:2022-11-19 13:36:42编辑:周老师

本文目录索引

1,清朝皇太极的儿子

皇太极的儿子有: 1、皇长子:爱新觉罗·豪格(1609—1647),生母继妃乌拉那拉氏,肃武亲王。 2、皇二子:爱新觉罗·洛格(1611—1621),生母同皇长子,幼殇。 3、皇三子:爱新觉罗·洛博会(1611—1617),生母元妃钮祜禄氏,幼殇。 4、皇四子:爱新觉罗·叶布舒(1627—1690),生母庶妃颜扎氏,辅国公。 5、皇五子:爱新觉罗·硕塞(1629—1654),生母侧妃叶赫那拉氏,承泽裕亲王。 6、皇六子:爱新觉罗·高塞(1637—1670),生母庶妃纳喇氏,镇国悫厚公。 7、皇七子:爱新觉罗·常舒(1637—1699),生母庶妃伊尔根觉罗氏,辅国公。 8、皇八子:未命名(1637—1638),生母敏惠恭和元妃科尔沁博尔济吉特氏,幼殇。 9、皇九子:爱新觉罗·福临(1638—1661),生母孝庄文皇后科尔沁博尔济吉特氏,清世祖章皇帝。 10、皇十子:爱新觉罗·韬塞(1639—1695) ,生母庶妃克伊克勒氏,辅国公。 11、皇十一子:爱新觉罗·博穆博果尔(1642—1656),生母懿靖大贵妃阿霸垓博尔济吉特氏,襄昭亲王。 扩展资料: 1、爱新觉罗·皇太极(1592年11月28日-1643年9月21日),即清太宗(1626年-1643年在位),又译黄台吉、洪太主。清太祖爱新觉罗·努尔哈赤第八子,清初杰出的军事家、政治家,后金第二位大汗,兼任蒙古大汗,清朝开国皇帝。 2、福临六岁登基,由叔父摄政王和硕睿亲王多尔衮辅政。顺治元年(1644年),清军入关,入主中原。同年,迁都北京。顺治七年(1650年),多尔衮出塞射猎,死于滦河,福临提前亲政。 3、顺治十八年(1661年)顺治帝驾崩,终年24岁。庙号世祖,谥号体天隆运定统建极英睿钦文显武大德弘功至仁纯孝章皇帝,葬于清东陵之孝陵,遗诏传位第三子玄烨。 4、清世祖爱新觉罗·福临死后葬于清孝陵。清孝陵位于瑞山主峰南麓,背后靠昌瑞山,前朝金星山,位居陵区主轴线上。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_皇太极 百度百科_福临

清朝皇太极的儿子

2,孝庄秘史中,豪格是怎么死的

孝庄秘史中的豪哥是在狱中死的。 顺治元年四月初一,豪格的属下何洛会,告发豪格图谋不轨,顺治五年,以隐瞒其部将冒功、起用罪人之弟的罪名被下狱,当年三月死去,年仅三十九岁。 扩展资料: 在皇太极五十二岁的时候,突然去世,但是因为他并没有明确的指定自己的继承人,一场关于继承人的战争就开始了。 豪格作为他的长子,自身的实力不凡,也有不少人的支持,但是他也有着一个对手就是多尔衮。豪格的继位是很有优势的,因为皇后没有儿子,他这个长子自然就成为了最有利的继承人,毕竟无嫡立长。 除此之外,他还在战场上屡次立功,他在清军出征朝鲜和蒙古等地的时候,表现都十分让人称赞。在皇太极还活着的时候,他就很受器重,已经被封为了亲王,他在朝廷以及军中的人望都很高。 在宗室里面,他也有不少的支持者,就连他叔叔代善都说皇位应该由他来继承。但是没想到这个豪格此时突然说自己不堪重任。 这就给了多尔衮机会,立即就说这是你自己放弃的,现在他也没把握当上皇帝,就让还是个小孩的福临当了皇帝,他则负责辅政。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孝庄秘史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爱新觉罗·豪格

孝庄秘史中,豪格是怎么死的

3,皇太极和豪格关系如何

豪格虽然杀妻有错,犯点小错,脾气也不太好,但还是受重用的,皇太极诸子之中只有豪格授予了兵权,太宗生前就打压代善势力、侄子势力、多尔衮兄弟势力,从中扶持了自己的儿子并授予兵权,而且犯错了还恢复了肃亲王称号,从这些行为就可看出,皇太极还是想立豪格的,只是突然死亡造成了悲剧,豪格本来可以凭借自己军事优势坐上皇位的,只是关键时候犯错了。

4,皇太极死后,为何身为皇长子的豪格却斗不过多尔衮?

1643年正值盛年的皇太极却突然驾崩,享年52岁。他死的突然,没有来得及册立接班人。皇太极有11个皇子,好几个兄弟,都有继承大统的资格。清朝的立储制度是比较特殊的,努尔哈建立后金,确立了“八王议政”制度,就是不一定选择嫡子继承王位,谁能够获得更多的支持,谁便能够成为大清朝下一任皇帝。在皇位继承人选上 ,最有实力的无疑是皇长子豪格与多尔衮。 豪格是皇太极长子。早年随皇太极征战多年,颇有战功。深得努尔哈赤的喜爱,23岁时被努尔哈赤封他为贝勒,27岁被皇太极封为亲王。在朝廷重臣和诸位皇子中拥有很高的威望。掌握了了正黄旗、镶黄旗、正蓝旗。 多尔衮实力也非常的强,14岁封贝勒,25岁封亲王。皇太极去世时,他年龄比豪格还小三岁。多尔衮早勇武善战同时得到多铎的支持。多尔衮、多铎、阿济格兄弟,手握正白旗和镶白旗。另一方面,代善则与儿子岳托掌握着正红旗和镶红旗,郑亲王济尔哈朗统领镶蓝旗。 八旗首领们齐聚商议。局势一时很僵持。多尔衮手中有两个白旗,这些人是多尔衮手把手带出来的亲信,对多尔衮非常的忠心,听从多尔衮的命令。豪格手中有两黄旗,但是却是他父亲给他的,豪格并没有真正的掌控实力。所以表面上两边的势力相差不大,但是真正考较起来还是多尔衮实力更强。豪格和多尔衮在权衡利弊之后,终于决定以大局为重,平息内斗。代善威望很高,出面斡旋,多尔衮提出折中方案:拥立福临。于是六岁的福临就这样登上了历史的舞台。

5,皇太极死后,作为皇长子的豪格为何斗不过多尔衮呢?

大凡是能成就不朽功绩的人必定都会有过人的谋略,谋略可以上人插上翅膀,随崛起于尘埃之中,却能翱翔于九霄之上。作为皇长子的豪格,在势力上远远要强大于多尔衮,然而最后豪格却没有斗过年轻自己两岁的叔叔多尔衮,没有其他原因,只因谋略不足。其实,在历史中以弱胜强的例子不胜枚举,豪格被多尔衮究罪下狱惨死,只是其中一个例子。 在爱妃海兰珠病逝以后,皇太极伤心不已,或许是思虑成疾,身体状况日渐下滑。1643年,52岁的皇太极在老家盛京乘鹤西去。皇太极最大的优点就是谋略过人,可惜在他离世的时候,却没有好好发挥自己的这一特长,以至于为后来豪格和多尔衮的争斗埋下了隐患。 在皇太极病逝后不久,皇太极的弟弟多尔衮就和自己的儿子豪格展开了一场惊心动魄的夺位之战,因为皇太极走的实在太过匆忙,没来得及在临走之前为大清定下下一代的掌权人,这也就为野心勃勃的多尔衮留下了和豪格争夺皇位的借口。 其实,在皇太极去世后,最有可能继承皇位的人当属豪格无疑。论年纪,豪格众位皇子中最年长的。论功绩,豪格久战沙场,战功赫赫。论实力,豪格手握皇太极遗留下来的两黄。而且豪格还得到了大清八旗中多数人的支持,如果不是多尔衮的横加阻拦,根本就没有福临什么事了。 在军事实力上,豪格明显的感觉优势。虽然多尔衮也有两白旗势力的支持,但是和豪格相比绝对不足为道。即使是多尔衮为皇太极立下了不少汗马功劳,能力非常的强大,但也不足以和有众多旗主和大臣支持的豪哥形势上平分秋色,那么多尔衮又是怎样阻止了豪格继承皇位呢? 其实,豪格不向多尔衮妥协,豪格无疑会成为竞争的最后胜利者,但是可惜豪格勇猛有余谋略不足,最终被多尔衮逼迫妥协,我们不得不佩服多尔衮的胆大心细。 在当时,在势力上多尔衮和豪格无疑是皇位最有力的竞争者,虽然多尔衮略逊色于豪格, 但无疑多尔衮更具智慧。多尔衮利用众人一心想要入主中原,不愿内战消耗国力的心理,逼迫众人同意了立皇太极五子福临为敌的折中之法,才会后来多尔衮除去豪格赢来了机会。而豪格在这一事件中明显有些过于盲目自信,才会后来的倒台留下了隐患。 豪格夺位之战中的妥协,其实也让我们看清楚了豪格的真正为人,他输在太过优柔寡断,不懂得斗争的残酷性,过于盲目自大而无统筹大局的谋略。豪格输了,是他的不幸,但却是大清的幸事。

查看全部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