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

现代化 英语,请问“现代化”的含义是什么?

时间:2022-12-31 20:22:34编辑:周老师

本文目录索引

1,请问“现代化”的含义是什么?

现代化含义研究概述

对于什么是现代化,国内外尚无统一定义,这一词因此已成为世界上学者们
广泛争论的重要概念之一.现代化含义因其含义混乱,而招致曾任施罗德政府财
政部长的奥斯卡·拉方丹抱怨说:"'现代化'和'现代性'这样的词现在已经
贬值到你想往里面塞什么就可以塞什么的地步了."(转引自弗雷德里克·杰姆
逊)尽管学者们普遍认为现代化的含义十分含混和庞杂,甚至有学者试图用发展
研究代替现代化研究,但现代化概念的广泛包容性,以及该概念使用的高频率,
已经使它成为一个不可替代的概念.而且,对现代化理论体系缺乏科学性和完整
性的批判,也没有妨碍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大量学者正在进入这一领域.这也
是现代化理论发展史中一个有趣的现象.
理论界对现代化定义和内涵可以主要归纳为以下几种观点:
一,时间和价值双重尺度说
现代化一词的英文翻译是modernization,英语单词modernization是从英
语单词modernize和modern衍生出来的.根据韦氏辞典,英语单词modern是形
容词,产生于1585年,有两层含义:(1)表示性质:现代的,新近的,时髦的;
(2)表示时间:现代的,指从大约公元 1500 年到当前这段历史时间.modern 的
两层含义有不同特点:(1)性质只有时间限制(新近的),没有领域限制,所以,
它可以指人类活动各个方面的特点;(2)时间只有时间上限(大约公元1500年),
没有时间下限,所以,"现代"是可以无限延长的.英语单词modernize是动词,
产生于1748年,含义是:使现代化(成为具有现代特点的,成为现代的),使适
合现代需要."现代化"(Modernization)是个外来词,在英文中是modernize
的名词形式,产生于1770年,意为to make modern,即"使成为现代化的"
之意.在汉语中找不到和modern一词准确的对应词汇,通常译为"现代",有时
也意译为"摩登",意为"时新,新潮"之意.现代化作为一个时间概念,它是
指从公元1500年以后至今很长历史时期."现代化"同时还是一个价值概念,它
是指区别于 medieval(中世纪的)新时代精神与特征,即把文艺复兴看成是一
个否定中世纪的神学权威,崇尚古典文化,开拓出近代新文化的新时代.由此推
论,"现代化"具有两个基本词义:成为现代的,适合现代需要;大约公元1500
年以来出现的新特点,新变化.
二,传统向现代转换的动态过程说
最初的现代化理论家,无论是社会学家,经济学家,政治学家还是历史学家,
都偏重于从历史学的角度给现代化确定概念.如社会学家丹尼尔·勒纳为《国际
社会科学百科全书》撰写的"现代化"条目说,现代化是一个旧的社会变革过程
的流行术语,而这个过程就是"欠发达社会"获得"较发达社会"共有特征的社
会变革……,它是由国际或社会之间的交流触发的(转引自贝迪阿·纳思·瓦尔
马).他实际上认为现代化是"西欧和北美产生的制度和价值观念从17世纪以
后向欧洲其他地区的传播过程,18—20 世纪向世界其他地区的传播过程."我
国部分学者也认同这种看法.如《中国大百科全书》中说:"传统社会和现代社
会是具有相互排斥特征的社会,由传统向现代演进的过程就是现代化."(《中
国大百科全书(社会学卷)》)
经济学家认为,现代化是经济有不发达到发达的发展过程,社会消费由低级
向高级上升的过程.他们认为经济现代化是整个现代化的核心内容,其主体是工
业化和信息化,经济现代化的过程其实就是国家经济发展的过程,是从传统经济
状态向现代经济状态的转变过程.持这种观点的学者把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
视为现代化研究的主要线索,强调现代性与传统性之间的对立.
三,心理,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综合转变过程说
这种观点主要是从社会学,人类文化学,心理学的角度来考察现代化,也就
是说,现代化可以看作是一种"文明的形式"."现代化"的含义是指一种特殊
的社会变革.这种变革,首先渗透到西方人的价值观念,态度,信念和行动中,
并改变了西方社会的制度和目标.西方社会现代化的制度和目标可明确表达如
下:个性化;都市化;民众教育;具有代表性的政府;增加国民生产总值;增加
各阶层收入;向伤残贫困者提供福利.(贝迪阿·纳思·瓦尔马)
从事人类学研究的曼宁·纳什认为:"现代性"是一种社会的和心理的结
构,它促进科学运用于生产过程."现代化"是使社会,文化和个人各自获得经
过检验的知识,并把它运用于日常生活的一种过程.(转引自贝迪阿·纳思·瓦
尔马)
伊曼努尔·华勒斯坦在《自由主义的终结》中曾介绍了不同见解的两种现代
化.一种含义具有一种积极性,前瞻性,指最先进的技术,通常表现在有形的物
质上:飞机,轿车,空调设备,电视和计算机.还有一种具有较多意识形态性而
较少物质性,现代意味着反对中世纪.(伊曼努尔·华勒斯坦)
K·道易治的定义是:"人们所承担的绝大多数旧的社会,经济,心理义务
受到侵蚀而崩溃的过程;人们获得新的社会化模式的过程."(转引自S.N.艾
森斯塔德)
四,工业化实质说
把工业化作为现代化的始发原因,或者把现代化视为工业化的最终结果,这
是一种普遍的观点.这种观点所说的工业化,不仅仅是指从18世纪后期始于欧
洲的工业革命所引起的那个工业化过程,还包括20世纪的高度工业化阶段.工
业化一词从广义上讲,甚至已经成为经济现代化的同义语.工业化的过程不仅限
于经济本身,它还涉及到社会的各方面.
中国现代化研究专家,北京大学已故教授罗荣渠先生在《现代化新论》一书
中在归纳了世界各国学者关于现代化的解释后,他认为:"从历史的角度来透视,
广义而言,现代化作为一个世界性的历史过程,是指人类社会从工业革命以来所
经历的一场急剧变革,这一变革以工业化为推动力,导致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
工业社会的全球性的大转变过程,她使工业主义渗透到经济,政治,文化,思想
各个领域,引起深刻的相应变化;…作为人类近期历史发展的特定过程,把高度
发达的工业社会的实现作为现代化完成的一个主要标志也许是合适的."1
严英龙研究员认为,现代化就是以市场原则为取向,以工业化为主要表现形
式的现代生产力对传统生产力的代替,并引起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的适应性
变革的过程.
两次现代化理论的提出者何传启研究员认为,世界范围内由农业时代向工业
时代的转变过程及其深刻变化为第一次现代化,由工业时代到知识时代的转移及
1 罗荣渠:《现代化新论》,商务印书馆,2004年,第17-18页.
其深刻变化的过程为第二次现代化.
有现代化研究学者(马崇明,2003)进一步把现代化含义界定为:现代化是
指工业革命以来随着科学技术在生产过程中的广泛应用而导致的社会生产力的
巨大发展以及社会结构的根本改变,认为现代化应该同时具备自觉性(或理性选
择性),科技性(或科技带动性),整体转换性科技应用于生产进而导致经济,社
会和政治结构的根本转变.
可见,每位学者对现代化的含义都会根据自己的理解做出不同的解释.但无
论从哪个角度进行解释,现代化都包含了相近的内容和特征.

请问“现代化”的含义是什么?

2,现代化是什么意思???通俗些

现代化
现代化常被用来描述现代发生的社会和文化变迁的现象。根据马格纳雷拉的定义,现代化是发展中的社会为了获得发达的工业社会所具有的一些特点,而经历的文化与社会变迁的,包容一切的全球性过程。

从历史上来讲,它主要指近代以来,世界各国一种向以西欧及北美地区等地国家许多近现代以来形成的价值为目标,寻求新的出路的过程,因此常与西方化的内涵相近。一般而言,近代化包括了学术知识上的科学化,政治上的民主化,经济上的工业化,思想文化领域的自由化和民主化等。

现代化可以理解为四个亚过程:

技术的发展。
农业的发展。农产品的生产更多是用来作为商品,而不是自己使用。
工业化。
都市化。
随着现代化的发生,社会文化各个方面都随之发生变化。官僚政治逐渐发展;学习的机会扩大;宗教信仰和传统习俗的影响力减弱;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发生变化;社会流动增加。

现代化的一个方面是技术的大爆炸,它使人类思想以惊人的速度和数量增长和传递。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别在缩小,而专业技术领域上的差别却在扩大


指较不发达社会通过社会改革,获得较发达社会共有特征的一个社会变革过程。这个社会变革过程是由国际之间或社会之间的交流所促使的。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欧洲各国衰落,美国势力扩大,于是人们说,欧洲“美国化”了。但是,当人们谈到世界其他比较落后的地方的时候,则用“西方化”这个词。

然而,战后年代很快表明,就连“西方化”这个扩大了涵义的字眼也无法充分表达战后世界的交流方式,为了适应这种实际情况的需要,“现代化”这个新词便应运而生。因为它可以简明地表达所有建设现代化的社会的相似愿望而不论其地域和传统如何,所以一直沿用至今。

3,"我最近一直在学英语" 怎么翻译啊?

"我最近一直在学英语"的英文:I have been learning English recently. learn 读法 英 [lɜːn] 美 [lɝn] 1、vt. 学习;得知;认识到 2、vi. 学习;获悉 短语: 1、learn english 学习英语 2、learn about 了解;学习 3、learn of 听说,听到;获悉 4、learn to do 做事;学会做某事;学习做… 5、learn how to learn 学习如何学习 扩展资料词义辨析: understand, learn, comprehend, know这组词都有“懂,知道,明了”的意思,其区别是: 1、understand 指对事物已有彻底的认识,不仅知其性质、含义和细节,而且了解其内外的关系。 2、learn 通常指通过他人而获得消息或情况,侧重从不知到知的变化过程。 3、comprehend 侧重熟悉了解的过程。 4、know 普通用词,多指通过学习、经验或他人传播而得到知识,含直接知道的意味。 词语用法: 1、learn的基本意思是“学,学习”,指通过他人的讲授或从经验中获得知识或技能,表示处于初级阶段或具有技术性的学习活动,强调的是一个由“不知道”到“知道”的过程,也可表示学习的成果,即“学会,学到”。还可指“听说,得知”。 2、learn可用作及物动词,也可用作不及物动词。用作及物动词时,接名词、动名词、(带疑问词的)动词不定式、或由that或疑问词引导的从句作宾语。当作“教”或“给某人一个教训”解时,还可接双宾语,偶尔还可接以形容词充当补足语的复合宾语。 3、learn作“听说,获悉”解时,是传达信息的动词,常可用一般现在时来代替一般过去时。learn用作不及物动词作“吸取教训”解时,多用于否定句。

4,你能帮我学习英语吗。翻译成英文

你能帮我学习英语? Can you help me learn English? 词汇解析: 一、can 英 [kæn] 美 [kæn] aux.可以;能;能够;可能 二、help 英 [help] 美 [hɛlp] 1、vt. 帮助;促进;治疗;补救 2、n. 帮助;补救办法;帮忙者;有益的东西 3、vi. 帮助;有用;招待 三、learn 英 [lɜ:n] 美 [lɜ:rn] v.得知;学习,学会 扩展资料 词语用法: 1、help用作动词的基本意思是“帮助”“援助”,即为他人提供所需或向某结果〔目的〕推进。引申可表示“有助〔利〕于”“救治”“克〔抑〕制”等。 2、help既可用作不及物动词,也可用作及物动词。用作及物动词时,可接名词、代词或动词不定式作宾语,也可接以动词不定式充当补足语的复合宾语。 3、help接动词不定式作宾语或宾语补足语时, to常可省略,但用于被动结构时, to则不能省。help用作不及物动词时常表示“有用”“有帮助”。 4、Help!还可用作呼救用语,意为“救人啊!”。

5,在现代社会----英语怎么说

In modern society 英文发音:[ɪn ˈmɒdn səˈsaɪəti] 中文释义:现代社会;在现代社会;在现代社会中 例句: In modern society, economic development relies on the coact between government and enterprise. 在现代社会中,经济的发展靠政府与企业之间的共同合作。 词汇解析: 1、modern 英文发音:[ˈmɒdn] 中文释义:adj.现代的;当代的;近代的;新式的;有别于传统的;时新的;现代化的 例句: Modern technology has opened our eyes to many things 现代科技开阔了我们的眼界,让我们了解了许多事物。 2、society 英文发音:[səˈsaɪəti] 中文释义:n.社会(以群体形式生活在一起的人的总称);社会 例句: This reflects attitudes and values prevailing in society 这反映了社会上盛行的态度和价值观。 扩展资料 society的用法: 1、society的意思是“社会”,当把人看成属于有组织的大群体时,这些人就统称为社会。是不可数名词,前面不加冠词。在特指某一种社会时,可以用作可数名词。 2、society作“社会团体,协会,社”解时是可数名词。作“社交界”解时是不可数名词。 3、society在句中可用作定语来修饰其他名词。 4、society在统指为“社会,社交圈”时,前面不带the,在表示“社团”时,前面可带the。

6,当今社会用英语怎么说

modern society 英文发音:[ˈmɒdn səˈsaɪəti] 中文释义:当今社会 例句: In modern society, engineering activities have become the basis of social existence and development. 当今社会中,工程活动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词汇解析: 1、modern 英文发音:[ˈmɒdn] 中文释义:adj.现代的;当代的;近代的;新式的;有别于传统的;时新的;现代化的;最新的 例句: He supplied housebuilders with modern timber frames 他给房屋建筑商提供了现代的木构架。 2、society 英文发音:[səˈsaɪəti] 中文释义:n.社会(以群体形式生活在一起的人的总称);社会(共同遵守一定的习俗、法律等的特定群体);社团;协会;学会 例句: This reflects attitudes and values prevailing in society 这反映了社会上盛行的态度和价值观。 扩展资料 modern society的反义词: old society 英文发音:[əʊld səˈsaɪəti] 中文释义:旧社会 例句: I was an illiterate in the old society, but now I can read. 我这个旧社会的文盲,今天也认字了。

7,用英语介绍一下马来西亚

1、马来西亚的英语介绍: Malaysia is located in Southeast Asia. Its territory is divided into two parts by the South China Sea, i.e. the Malay Peninsula and the north of Kalimantan island. The national coastline is 4192 kilometers long. It belongs to tropical rainforest climate. On August 31, 1957, Dong Gu abdulman declared the independence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Malaya. in 1963, the United States of Malaya, together with Singapore, Sabah and Sarawak, formed the Federation of Malasia The highest representative of the state at home and abroad is called the head of state, and the head of government is the prime minister. It is a multi-ethnic and multi-cultural country. Although the official religion is Islam, the national religious freedom is guaranteed by the Malaysian constitution. Damascus is a capitalist country. Its economy developed rapidly in the 1990s. It is one of the four tigers in Asia. It has become an attractive diversified emerging industrial country in Asia and an emerging market economy in the world. The State implements the new economic policy of giving priority to the Malay and indigenous peoples. 2、中文释义: 马来西亚位于东南亚,国土被南中国海分隔成东、西两部分,即马来半岛和加里曼丹岛北部。全国海岸线总长4192公里。属热带雨林气候。 1957年8月31日,东姑阿都拉曼宣布马来亚联合邦独立;1963年,马来亚联合邦联同新加坡、沙巴及砂拉越组成了马来西亚联邦。 国家对内外的最高代表被称为元首,而政府首脑是首相。 马来西亚是个多民族、多元文化国家,官方宗教虽为伊斯兰教,但国民宗教自由权由马来西亚宪法保障。大马是资本主义国家,其经济在1990年代突飞猛进,为亚洲四小虎之一。 已成为亚洲地区引人注目的多元化新兴工业国家和世界新兴市场经济体。国家实施马来族和原住民优先的新经济政策。 扩展资料: 马来西亚以国家利益为导向的新兴工业化经济体,先后提出了新经济政策、2020宏愿、国家发展政策、多媒体超级走廊、生物谷等计划。 2007年后,推出马来西亚依斯干达、北部经济走廊、东海岸经济区、沙巴发展走廊及砂拉越再生能源走廊等大型发展计划,以刺激经济发展和实现未来经济转型。 吉隆坡稳定的宏观经济环境,维持在或低于百分之三的通货膨胀率及失业率,外汇储备充足、外债少。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马来西亚

8,赵洲桥英文简介

1 赵州桥简介

赵州桥又名安济桥,建于隋大业(公元605-618)年间,是著名匠师李春建造。桥长64.40米,跨径37.02米,是当今世界上跨径最大、建造最早的单孔敞肩型石拱桥。因桥两端肩部各有二个小孔,不是实的,故称敞肩型,这是世界造桥史的一个创造(没有小拱的称为满肩或实肩型)。

赵州桥距今已1400年,经历了10次水灾,8次战乱和多次地震,特别是1966年邢台发生的7.6级地震,邢台距这里有40多公里,这里也有四点几级地震,赵州桥都没有被破坏,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说,先不管桥的内部结构,仅就它能够存在1300多年就说明了一切。1963年的水灾大水淹到桥拱的龙嘴处,据当地的老人说,站在桥上都能感觉桥身很大的晃动。据记载,赵州桥自建成至今共修缮8次。

在主拱券的上边两端又各加设了二个小拱,一是可节省材料,二是减少桥身自重(减少自重15%),而且能增加桥下河水的泄流量。

1979年5月,由中国科学院自然史组等四个单位组成联合调查组,对赵州桥的桥基进行了调查,自重为2800吨的赵州桥,而它的根基只是有五层石条砌成高1.55米的桥台,直接建在自然砂石上。

这么浅的桥基简直令人难以置信,梁思成先生1933年考察时还认为这只是防水流冲刷而用的金刚墙,而不是承纳桥券全部荷载的基础。他在报告中写道:

“为要实测券基,我们在北面券脚下发掘,但在现在河床下约70-80厘米,即发现承在券下平置的石壁。石共五层,共高1.58米,每层较上—层稍出台,下面并无坚实的基础,分明只是防水流冲刷而用的金刚墙,而非承纳桥券全部荷载的基础。因再下30-40厘米便即见水,所以除非大规模的发掘,实无法进达我们据学理推测的大座桥基的位置。”

为了保护赵州桥,上世纪末在赵州桥东100米处新建的桥梁,其结构还是沿袭赵州桥,只是主拱上的小拱数量增加到一边5个。

========================

2 千古风流一名桥--广济桥
到广不到潮,枉费走一遭;

到潮不到桥,白白走一场。

(广东民谣)

这“潮”,指的是潮州;这“桥”,说的便是广济桥。

广济桥,俗称湘子桥,在潮州古城东门外,横跨韩江,居闽、粤交通要律,以“十八梭船廿四洲”的独特风格,与赵州桥、洛阳桥、卢沟桥等同居中国名桥之列,被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誉为“世界上最早的开合式桥梁”,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韩江古无桥。《潮州三阳志·桥道》栽:“由东以入广者,至潮有一江之阻。沙平水落,一苇可航;雨积江涨,则波急而岸远。老于操舟者且自恐,阅一日不能四五济,来往者两病之。”为渡江,人们往往“日夜野宿,以伺其便”。可见无桥之苦,摆渡之难。

宋乾道七年(1171),潮州太守曾汪“乃造舟为梁,八十有六,以接江之东西岸,且峙石于中,以绳其势、根其址,凡三越月而就,名曰康济桥”。这便是最早的广济桥。

康济桥经越3年,于淳熙元年(1174)夏,被无情的洪水冲毁。继任的太守常祎重修之,并将浮舟增至106只,使“舳舻编连,龙卧虹跨”,十分壮观。桥成尚有余资,“遂创杰阁于西岸,以镇江流,名曰仰韩”。其实,这个“杰阁”就是西岸的第一墩。它的创建,拉开了从两岸向江心筑墩架梁的旷日持久工程的帷幕。西岸桥墩从淳熙元年至绍定二年(1228),历54年间由朱江、王正功、丁允元、孙叔谨诸太守相继完成桥墩10座。又以丁允元筑墩最多,功绩最著,西桥因此而称“丁侯桥”。东桥以绍熙五年(1194太守沈宗禹“蟠石东岸”筑“盖秀亭”为始,经陈宏规、林山票、林会诸公筑建,至开禧元年(1205),共筑成桥墩13座,命桥名为“济川”。开庆元年(1259),太守林光世“造新舟二十四,铁缆七十丈,从旁翼而贯之”。至此,全桥格局始定。

此后,该桥亦兴亦废,时毁时修,风风雨雨又经理了二百多年,至明中叶才迎来了它最辉煌灿烂的时期。

明宣德十年(1435),桥又一次被洪水毁坏。知府王源“以修桥为己任,捐俸倡之,所部撩属及富家巨室,皆争先恐后。于是,购木石,募工佣,凡墩之颓毁者补之,石梁中断者易之”。完工后,“西岸为十墩九洞,计长四十九丈五尺;东岸为十三墩十二洞,计长八十六丈。中空二十七丈三尺,造舟二十有四为浮桥”,统一全桥名称曰:广济桥。桥成后,“立亭屋百二十六间”,又在桥墩上修筑“广济桥廿四楼”,使广济桥的华丽称甲一方,令邦人李龄发出了“吾潮胜状在于广济一桥”的赞叹!

正德八年(1513),广济桥遭台风破坏,知府谭伦“继修如制”,复增一墩一楼,减去福州6只,遂成“十八梭船廿四洲”的格局。

此后,广济桥又屡有兴废,历经沧桑,但基本格局没大的变化。直到1958年,因国道交通的需要,将中断浮桥拆除,改为三孔钢桁架及两个高桩乘台式桥梁,并对所有石墩进行了加固补强。1988年,广济桥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广济桥结构奇特,形式殊异,华彩夺目,不愧为潮州名城的表征,不愧为 我国桥梁史上的特例,具有十分重大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科学价值。其主要特点,概括起来有三个:

第一、“十八梭船廿四洲”

梁舟结合,刚柔相济,有动有静,有起伏有变化,是广济桥的一大特色。其东、西段是重瓴联阁、联芳济美的梁桥,中间是“舳舻编连,龙卧虹跨”的浮桥。这简直是一道妙不可言的风景线。清乾隆间有诗赞道:“湘江春晓水迢迢,十八梭船锁画桥。”“湘桥春涨”因而列“潮州八景”之首。从结构上说,梁舟结合,实开世界上启闭式桥梁之先河。启闭的作用主要在于通航、排洪,正如《粤襄》记载:“潮州东门外济川桥……晨夕来年感开,以通舟楫。”而每当韩江发洪水,又可解开浮桥,让汹涌澎湃的洪流倾泻。还有关卡的作用,“郡县以广济桥为盐船所必经,乃始榷取盐税”。后来,上级甚至派人与潮州府共管,方志有载:“清雍正三年(1725),由盐运同驻潮州与知府分管桥务,东岸属运同擎放引盐,西岸属潮州府稽查关税。”

第二、“廿四楼台廿四样”

广济桥草创阶段,便有筑亭、“覆华屋”于桥墩上的举措,并冠以“冰壶”、“玉鉴”、“盖秀”等美称。明宣德年间,知府王源除了在500多米长的桥上建造百二十六间亭屋之外,还在各个桥墩上修筑楼台,并分别以奇观、广济、凌霄、凳瀛、得月、朝仙、乘驷、飞跃、涉川、右通、左达、济川、云蘅、冰壶、小蓬莱、凤鳞州、摘星、凌波、飞虹、观滟、浥翠、澄鉴、升仙、仰韩为名。至此,桥楼之设,乃造其极。诚如明代李龄在《广济桥赋》中所云:"方丈一楼、十丈一阁,华棁彤撩,雕榜金桷,曲栏横槛,丹漆黝垩,鳞瓦参差,檐牙高啄……"古代岭南风雨桥是常见的,但规模如此之大,形式如此之多,装饰如此之美,确实是世罕其匹。

第三、"一里长桥一里市"

广济桥是"全粤东境,闽、粤、豫、章,经深接壤"的枢纽所在,桥上又有众多的楼台,因此。很快便成为交通、贸易的中心,成为热闹非凡的桥市。天刚破晓,江雾尚未散尽,桥上已是"人语乱鱼床"了。待到晨曦初露,店铺竟先开启,茶亭酒肆,各色旗幡迎风招展,凳桥者抱布贸丝,问卦占卜,摩肩接踵,车水马龙,正如李龄《广济桥赋》所描写的:"若夫殷雷动地,轮蹄轰也;怒风播浪,行人声也;浮云翳日,扬沙尘也;响遏行云,声振林木,游人歌而驿客吟也;凤啸高冈,龙吟瘴海,士女嬉而萧鼓鸣也;楼台动摇,云影散乱,冲风起而波浪惊也…… "活脱脱地就像一幅活动的《清明上河图》。无怪乎,游客会闹出了"到了湘桥问湘桥"的笑话。

广济桥的夜色又别有一番情趣:"吹角城头新月白,卖鱼市上晚灯红。猜拳蛋艇犹呼酒,挂席盐船恰驶风。"明月初上的广济桥,酒肆中灯笼高悬,蛋艇里猜拳行令,妓蓬中丝竹细语,真是"万家连一溪横,深夜如闻鼙舸鼓鸣",待到"遥指渔灯相照静",以是"海氛远去正三更"。

经历八百多年风雨沧桑的广济桥,虽已失去昔日的华丽英姿,但至今风骨犹存。人们坚信,在政通人和、百废俱兴的今天,广济桥重著风华的时日将不会是太远的了。

===========================

3 万安古渡洛阳桥

漫步在福建惠安的洛阳桥上,仿佛与历史进行一次对话。于是,巨大的石梁不再沉默,中亭与碑亭也平添几分生动,石塔上飞翘的莲花瓣和模糊的佛像浮雕也变得灵性盈盈,连筏形桥墩也活脱起来,用同一种古老的语言,讲述很久很久以前关于桥的故事与传说。

桥的诞生几乎都与交通有关,洛阳桥也不例外。洛阳江汇晋、惠两邑诸山众多溪流滔滔穿越洛阳镇南侧,夹裹着山野之气奔流入海。这里“水阔五里,深不可址”,南北两岸设有流口,以船摆渡成为唯一的交通方式,古称“万安渡”。但入海口水流湍息,“每于风潮交作,数日不可渡”,两岸只得望天兴叹。

然而,万安渡的区位又至关重要,北通惠安而至福州以远,南连泉州至漳、厦、潮、广、宋代中期泉州已成为繁华的港口,商贸经济具有相当的规模,对周边区域的辐射也成必然态势,但洛阳江却是其北上的天然障碍。

晋代造桥技艺已趋成熟,中原移民南下也将其带入闽中,与这里石雕工艺的成熟相得益彰,加之火药的发明和能熟练地利用火药,开采巨大岩石已非难事,天时地利、万安渡造侨已成大势。

洛阳古桥,始建于北宋皇佑五年(1053年),嘉佑四年(1059年)竣工,历时六年零八个月,其规制独特,工程宏大,创梁式跨海大石桥历史之先,有“海内第一桥”之称,以至神宗朝,运使王子京以洛阳江万安桥图晋献皇上,也博得龙颜大悦,慷慨封赏。之后,泉州地区兴起造桥之热,在150年间,竟建桥200多座,总长度达50余里,故赢得“闽中桥梁甲天下”、“泉州桥梁甲闽中”之誉。

洛阳桥之所以与石拱型赵州桥、多孔石拱型芦沟桥、舟梁型潮洲广济桥,并称中国古代四大名桥,除其造势宏大,还因结构独特,技艺高超。

古桥为古构平梁,南北走向,桥长834米,宽7米,残存桥墩31座,桥面由长11米、宽与厚都近1米的花岗岩巨石铺架,造桥者的智慧表现在,根据潮大流急,创造了两头尖形的船筏式分开水势,即“筏型基础”;又运用潮汐落差,创造了“激浪以涨舟,悬机以弦 ”奠基法和桥板浮运法;蔡襄接任督造后,又创“种蛎于础以为固”。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在《桥梁谈往》中对其这样评价:“这种基础,就是近代桥梁的‘筏型基础’,但在国外只有不到一百年的历史。所用桥梁的‘浮运法’,就是今日还很通行。”而养殖牡蛎把桥基与墩石脑合凝结成整体,恐怕也是现代生物科学的超前运用。

如今,在洛阳桥北端已竖立起一座相当高大的蔡襄石雕塑像,眉须之间仍透着那份沉稳谦和,不轻意也流露夫奈的孤独。

历史上一直把蔡襄与洛阳桥之间的故事编排得出神入化,以致让后人也认定洛阳桥系蔡襄所为。历史有点误差是可以原谅的,作为泉州知府的蔡襄,在任期间对督视桥役可说是尽职尽责,虽说只有23个月,仅占整个造桥时日的四分之一,但其哎心沥血却有口皆碑。况且蔡襄在其亲自撰写的《万安桥记》碑文中,并不自诩其功,只简记造侨之始末,而大书王实、义波等造桥之人的史实。可见蔡襄人品之高尚,为官之清廉。

“为官一任,造福一方”,蔡襄所为合情合理,并无特别之处,人们如此排编也反映老百姓对清官政治的一种呼唤。蔡襄塑像子然而立,守望着自己熟悉的洛阳桥,却再也见不到那壮烈的造桥场面,后人的敬意也给他带来几许孤独。如果当时在这里设计雕塑的是一组普通建设者移石架桥的群像,也许更好合历史的真实,也符合蔡襄的本意。

洛阳桥的另一个功能,就是它所产生的文化国徽。自桥建成之后,各种风格造型,与山水秀色融为一体的与桥有关的祠、庙、庵、堂等纷纷兴建,把当时的建筑文化与艺术表现得淋淳酣畅;连篇累牍和各领风骚以桥为题的历代记文和诗题吟咏,大大丰富了这声土地的文化底蕴;众多或遒劲或飘逸或排放或细腻的关于桥的碑记石刻、诗题碑刻和摩崖石刻,其传统的书法与雕刻艺术则营造了隽永的意境,而无数以桥为素材杜撰编排的传说故事和地方戏曲,更是充满古典浪漫主义的色彩,广为流传。一座古桥能引起如此大的文化轰动,这在建桥史上是罕见的。

洛阳桥交通功能的淡化,又是时代发展的一个标志。如今324国道上那座洛江桥闸,已车流如水,贯通南北。它与近在咫尺的古桥共同构成“洛江双虹”的新景,一道古代的,一道现代的,但它们折射出的都是我们民族创造与文明的太阳之光。

=========================
4 卢沟桥简介

卢沟桥景区位于北京西南丰台区境内,景区内卢沟桥、宛平城既是著名的古迹,也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重要纪念地。1987年这里新建了抗日战争纪念馆。卢沟桥始建于金代,因跨卢沟河(今永定河)得名,是北京现存最古老的石造联拱桥。

卢沟桥的修建与北京城的兴起密切相关。金代建中都,北京逐渐兴起,成为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卢沟桥是连接北京小平原与华北大平原的重要通道。卢沟桥气势雄伟,它长266.5米、宽9.3米,有桥洞11孔,桥墩10个,桥墩的设计十分科学迎水的一面砌成分水尖,尖长4.5-5.2米,尖端垂直安装三角形铁包柱,以减缓水流冲击力和破碎初春解冻时流过的冰排,俗称“斩龙剑”。卢沟桥装饰华美。桥身的望柱饰有石狮、栏板饰有花纹。石狮子是卢沟桥一绝,俗称“卢沟桥的狮子数不清”,以形容其多。狮子的总数在500个左右。东、西桥头分别有一对石狮和一对石象。西桥头别有华表四座。桥两头的四座石碑分别是清康熙七年(1668)重修卢沟桥碑、乾隆五十年(1785)重修卢沟桥碑、乾隆御笔“卢沟晓月”碑和乾隆视察永定河诗碑。卢沟桥建桥至今逾800年,声名远扬。“卢沟晓月”是金章宗皇帝钦定的燕京八景之一。元朝时,意大利著名的旅行家马可·波罗来到这里,称卢沟桥“是世界上最好的、独一无二的桥”。近代,因“七七事变”爆发于此,这里成为全民族抗战争的重要纪念地。

===================
另附:桥梁专家茅以升

著名桥梁专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教授。生于1896年,江苏镇江人。1916年毕业于唐山工业专门学校。在美国留学获得了加里基理工学院第一个工学博士学位。1921年他饱学回国,以满腔的热情,希望在桥梁建筑上贡献自己的学识。可是那时的旧中国,要想在建设事业上为祖国做一番贡献是不可能的,整整十三年,茅以升教授也仅仅当过几次修理桥梁的顾问,如1929年修理济南黄河大桥。

1933年秋,任北洋大学教授时,他突然接到老朋友从浙江的来信,邀他去杭州商议建造钱塘江大桥的事。经过茅以升教授的精心组织和设计,在参与工作的同事们和工人们的努力下,用“射水法”、“沉箱法”和“浮运法”解决了技术上的重重难关,“仅仅用了两年半的时间,就让一座雄伟的大桥在钱塘江上建立起来了!”这是我们中国自己设计建造的第一座现代化的大桥,为我国桥梁史揭开崭新的一页,写下了光辉的篇章。

1955年起茅以升教授又担任了另一座更大规模的现代化桥梁武汉长江大桥修建的技术顾问委员会的主任委员。“天堑变通途”的功绩是与茅以升教授的技术指导分不开的。

茅以升从事教育、桥梁工程及科学界的领导工作六十年,不仅为祖国培养了大批的工程技术人才,引进并开创了中国现代化桥梁建设的新技术,几十年来,茅以升教授著述颇多,在中外报刊上发表文章约二百篇,有的被选进了教科书。代表性的著作有:《钱塘江大桥》(1950年出版)、《武汉长江大桥》(1958年出版)、《中国桥梁———古桥与今桥》(1973年日文版;1978年英文版)及《力学概念》、《科学体系》、《教育制度》等书;发明了供乘除运算用的简易计算器;还整理出了《桥话》十册,这是我国自古以来,文学书籍中少见的作品。

茅以升教授与天津有着很深的感情,他曾几次回到天津,在天津大学八十五年校庆时回校与师生同乐,天津大学九十年校庆时又发来贺信,表达了他与天津和天津大学的深厚感情。

9,英语中什么情况下用动名词

动名词具有名词的性质,因此在句中可以作主语、表语、宾语、定语,但是不能作补语。 1、作主语 Working in these conditions is not a pleasure but a suffer. 在这种工作条件下工作不是一件愉快的事而是一件痛苦的事。 动名词作主语,谓语动词一般用单三形式动名词作主语,在动词的基础上加Ing,使该动词或动词短语,有名词的各种特征,可作名词灵活使用。 2、作动词的宾语 某些动词后出现非限定性动词时只能用动名词作宾语,不能用不定式。 3、作表语 动名词作表语时句子主语常是表示无生命的事物的名词或what引导的名词性从句。表语动名词与主语通常是对等的关系,表示主语的内容,主语、表语可互换位置。如果句中的主语和表语同为动词时,要注意保持两个动词在形式上的一致。 4、作定语 动名词作定语往往表示被修饰词的某种用途。 扩展资料 动名词和现在分词的不同: 1、动名词和现在分词都可用作表语,其区别为: 1)作表语的动名词与主语指的是同一件事,此时系动词相当于“是”,通常把主语和表语的位置互换,语法和意思不变。例如: Her hobby is running. 可改为Running is her hobby. 2)现在分词作表语主要用以说明主语的性质,不能与主语互换位置。例如: The race is exciting. 不可改为:Exciting is the race. 2、动名词和现在分词都可用作定语,其区别为: 动名词修饰名词时主要表示该名词的用途,而现在分词修饰名词时性质、状态或动作等。例如: a sleeping child 和 a sleeping car 前者的意思是“一个正在睡觉的孩子”,即a child who is sleeping,因为现在分词sleeping 表示被修饰名词 child 正处于的状态。 后者的意思是“卧车(被用来睡觉的车厢)”,即 a car which is used for sleeping,因为动名词 sleeping 表示car 的用途。

10,社会现代化的含义和特征有哪些?

社会现代化是指用现代科学技术全面改造人们生存的物质条件和精神条件,以经济发展为中心,涉及政治、法律和社会精神生活等各个方面的整体社会变迁的过程。社会现代化具有科学技术、经济持续、政治民主、社会结构和城市化的特征: 1、科学技术 经济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是科学技术革命的结果,科学技术也促进社会精神生活、物质生活的变革和人的全面发展,引起社会结构的重大改变 2、经济持续 经济增长的首要标志是以农业为主转变到以工业为主,即工业化。它是现代化社会的基本标志,也是同传统社会的主要区别。20世纪50年代后期以来,在已实现了工业化的国家中,现代经济发展结构的趋势是,第三产业的发展逐渐超过了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 3、政治民主 社会现代化的发展,要求在最广泛的社会基础上,使更多的社会成员参与对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的管理,发挥全体社会成员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4、社会结构 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大工业的发展,使得各种社会活动日益复杂,相互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在这种情况下,各种专门化的功能互补的社会组织迅速发展,更有效地满足人们经济、政治、文化、情感的需要。社会的每一个结构要素,承担着越来越专门化的功能。 5、城市化 在一个国家和社会中,城市人口增加,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农村中城市特质的增长。城市化是人类居住方式的变化,也是社会经济、社会关系、生活方式迈向现代化的综合反映。一般一个国家城市化的水平同整个国家的现代化水平是成正比的。 扩展资料 西欧和北美的国家率先成功地进入现代化过程,并已达到较高的水平,但其他国家的现代化过程不等于是“西方化”的过程。任何国家的社会现代化过程,都是普遍的特征与本国的历史文化有机结合的产物,不应该也不可能全盘照搬西方国家的现代化模式。 除了最早一批进行现代化的国家外,后来大部分进入现代化过程的国家,一般都是有目的、有计划的过程,是现代化传播的结果。后来进入现代化的国家,在社会结构体系中长期存在“传统”与“现代”的二元乃至多元结构。 中国的现代化经历了一个漫长而又曲折的过程。19世纪中叶以后,经过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和五四运动,中国开始踏上了社会现代化的进程。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是中国现代化发展中的一个里程碑,标志着中国现代化进程的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社会现代化

查看全部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