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

巡航导弹和弹道导弹的区别,弹道导弹和巡航导弹有什么区别?

时间:2023-01-24 11:04:44编辑:周老师

本文目录索引

1,弹道导弹和巡航导弹有什么区别?

弹道导弹和巡航导弹的区别: 1、两种导弹使用不同类型的发动机 弹道导弹使用的是与火箭相同的发动机,这也说明了弹道导弹需要飞行到一个距离地面非常远的高度(有些弹道导弹甚至需要冲出大气层)。而巡航导弹则是以极低的高度飞行,使用的是航空发动机。 2、两种导弹的体型不同 弹道导弹在飞行过程前期,和火箭几乎一致,这就决定了弹道导弹的体型会与火箭相似,异常庞大,像洲际导弹这种,重量甚至会有几百吨。而巡航导弹更多的是作为一种战术用途的武器,体积和重量是远不能喝弹道导弹相提并论的。 3、两种导弹的射程不同 弹道导弹使用推力强大的火箭发动机,虽然也有体型较小的弹道导弹,但是如洲际导弹则完全具备覆盖整个地球的能力,射程上万公里不成问题。巡航导弹,采用航空发动机,并且体型较小,射程一般都不会高于5000公里。 4、两种导弹的飞行模式和速度不同 弹道导弹使用火箭发动机,又按照抛物线的轨迹运动,因此,弹道导弹在达到高度后会熄火,弹头会因自身重力迅速落下,不断加速甚至可以超过到声音速度的17倍。巡航导弹,使用航空发动机,又在低空飞行,速度比较慢,如美国的“战斧”,速度仅有0.72马赫。 扩展资料 一、弹道导弹的主要特点: 1、导弹沿着一条预定的弹道飞行,攻击地面固定目标。 2、通常采用垂直发射方式,使导弹平稳起飞上升,能缩短在大气层中飞行的距离,以最少的能量损失克服作用于导弹上的空气阻力和地心引力。 3、导弹大部分弹道处于稀薄大气层或外大气层内。因此,它采用火箭发动机,自身携带氧化剂和燃烧剂,不依赖大气层中的氧气助燃。 4、火箭发动机推力大,能串联、并联使用,可将较重的弹头投向较远的距离。 5、导弹飞行姿态的修正,用改变推力方向的方法实现。 6、弹体各级之间、弹头与弹体之间的连接通常采取分离式结构,当火箭发动机完成推进任务时,即行抛掉,最后只有弹头飞向目标。 7、弹头再入大气层时,产生强烈的气动加热,因而需要采取防热措施。 8、导弹无弹翼,没有或者只有很小的尾翼,起飞质量和体积大,结构复杂。 9、为提高突防和打击多个目标的能力,战略弹道导弹可携带多弹头(集束式多弹头或分导式多弹头)和突防装置。 10、有的弹道导弹弹头还带有末制导系统,用于机动飞行,准确攻击目标。 二、巡航导弹的主要特点: 1、光速攻击目标,可以给发现、识别、瞄准赢得时间。 2、拦截概率高,强激光可以在较远的距离上使光学制导武器的传感器致盲,在中等距离上使导引头头罩碎裂,而在近距离内可以破坏飞机、导弹的壳体。 所以对一个威胁目标可以在不同距离上进行多次射击,提高对目标的拦截概率。 3、转移火力快,只要改变光束的发射方向就可以拦截另一个目标。 4、可以实现全方位、超低空拦截,攻击目标只受传输路线遮挡物的影响。 5、效费比高:战术防空激光武器射击一次目标的消耗,主要是激光器的燃料损失,消耗低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弹道导弹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巡航导弹

弹道导弹和巡航导弹有什么区别?

2,巡航导弹和弹道导弹有什么不同?

最大的区别就是飞行的弹道不一样。弹道导弹,顾名思义,指的是发射以后,基本就无动力了,按照抛物线,加入一点空气的阻力,先在大气层飞行,之后还有再进入大气层的这样一个弹道弧线。弹道导弹入轨以后,按着抛物线的方向来落地。所以它的弹道是容易被预测的。而巡航导弹就像一个小飞机,是靠弾翼、弹体在空气中飞行的时候,产生一定的升力,能够拖住它不坠地。虽然有重力、加速度,但因为有一个升力,可以维持它在空气中航行,所以它要依靠空气飞行。可是弹道导弹没有空气也能飞行。

这两种导弹在执行任务上也有区别,弹道导弹都是作为战略武器使用,打击大中城市。在上世纪50年代有核武器之后,它就主要作为核武器的运载工具。也就是说,它可以打击敌人的大中城市,但是带的是常规弹头,在非核战争的情况下,用这些导弹可以打击敌人纵深的指挥所。但是,巡航导弹打击精度比较高,美国第一批服役的巡航导弹,精度在30米以内。现在的巡航导弹精度一般都在10米以内,现在各国的巡航导弹,都能达到米级的精度。

巡航导弹和弹道导弹有什么不同?

3,巡航导弹和弹道导弹有啥区别?

巡航导弹和弹道导弹有以下区别: 一、飞行方式区别: 1、巡航导弹在发射飞行后直打击目标都有动力进行推动飞行。 2、弹道导弹在发射飞行后分为主动和被动2阶段,在达到预定位置动力系统关闭后,会以自由落体的方式打击目标。 二、助推动力区别: 1、巡航导弹一般使用的是火箭助推器实现动力的飞行,以近于恒速、等高度飞行的状态。 2、弹道导弹一般使用是使用在火箭发动机推力作用下按预定程序飞行,在发动机关闭的情况下自由落体打击目标。 三、打击范围区别: 1、巡航导弹里的洲际导弹打击范围可覆盖8000千米以上的导弹。是搭载核武器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跨洲际的打击。 2、弹道导弹因其自身飞行方式原因加上不同导弹头的重量不同起覆盖范围较弱于巡航导弹。一般作用与拦截武器。 扩展资料: 随着高新技术的发展,未来巡航导弹除了进一步增加射程、提高命中精度、缩短任务规划时间、增强攻击目标选择能力以外,提高突防能力便成为其重要的发展方向。 美国五角大楼与波音公司签定了在2002年研制高超音速巡航导弹的合同,此合同价值达1100万美元。根据需求这种巡航导弹最大射程为750—1000公里,飞行速度为6马赫,携带了综合引导系统,战斗部重110—115公斤,导弹分为地面和空中两种。 北约表示,将于2020年前研制出用于摧毁敌纵深设施和目标的SHABM高超音速巡航导弹,这种导弹飞行速度可达8马赫,将大大提高北约部队的战斗力。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弹道导弹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巡航导弹

巡航导弹和弹道导弹有啥区别?

4,弹道导弹和巡航导弹区别是什么?

1、弹道不同:巡航导弹和弹道导弹最根本的区别在于弹道。巡航导弹在中低空飞行一定高度,飞行结束后,情况变为低空飞行,而弹道导弹则运行抛物线弹道,如弹道峰值已超过大气层进入外层空间的洲际导弹。先进弹道导弹虽然具有空间变轨和末端修正技术,但总体上仍是抛物线型。 2、形态差异:弹道导弹是抛物线。抛物线顶端的高度决定了导弹的射程,所以导弹的燃料必须足够。因此弹道导弹一般长度在10米以上,直径在0.8米以上,大部分是推进剂罐。巡航导弹的大小约为6-8米,直径小于0.6米。历史上最高的巡航导弹应该是德国的V-1,是世界上第一枚巡航导弹,技术条件相对落后。 3、制导模式不同:弹道导弹和巡航导弹的制导方式除了惯性测量单元外,几乎没有共同点。弹道导弹除了依靠星光制导系统进行修正外,还依靠自身的内部陀螺仪和加速度计以及由计算机组成的惯性制导系统。早期的巡航导弹使用地形匹配制导(TERCOM)。在这种制导模式下,导引头装有测高雷达。发射前,技术人员将为巡航导弹绑定一条路径,巡航导弹只需遵循这条路径。 注意事项 在导弹设计过程中,只有经过弹道分析掌握导弹运动规律,才能正确的选择结构参数、选择飞行弹道和进行弹道计算、评定导弹的基本性能参数、并为导弹飞行试验提供需要的理论弹道参数数据。 在导弹实际完成后的飞行试验过程中,只有应用弹道理论分析实验数据,研究弹道参数变化规律,才能正确的评定飞行实验结果,确定各分系统的性能指标的优劣,为导弹定型提供可靠地依据。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弹道导弹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巡航导弹

5,弹道导弹与巡航导弹有何本质区别

弹道导弹与巡航导弹主要有以下几点区别: 1、首先定义就不一样。弹道导弹顾名思义就是遵守弹道学规则的导弹。 弹道导弹虽然是用火箭发动机发射升空,但并不是全程都有动力,到达弹道顶端后,发动机就关机或者抛弃了,然后弹头沿着预定的弹道自由落体,其运动轨迹是早早计算好的,除部分机动弹头外,弹头进入下降段后弹道是无法更改的。 巡航导弹则是在大气层内移动攻击,发射前需要向导弹提前输入攻击坐标数据、制定飞行航线、输入3D航线地图,发射后依靠卫星引导等多个条件进行攻击,同时导弹飞行时也会利用扫描仪器跟数据进行比对,也可以调整飞行高度等,所以巡航导弹的精度更高。 2、其次弹道不一样。弹道导弹和巡航导弹最大的不同在于他们的弹道。弹道导弹装的是火箭发动机,主要靠规定的抛物线,即弹道飞行,中远程导弹会再入大气层以获得更大的动能,十分难以拦截,近程导弹在大气层内部飞行。弹道导弹的末段速度非常快,甚至能超过20倍音速。 3、发射方式有别,前者有陆基井丶公路铁路机动、海基潜艇、空基战略轰炸机,后者有车载、潜艇、飞机。 4、任务不同,前者中远程以上核武器执行战略任务,前者的中近程常规及后者主要执行战役任务。 5、管辖有别,前者的中远程以上核武属于国家战略武器,后者多属战区武器。 扩展资料: 1、弹道导弹与巡航导弹最本质的区别就是两者的弹道类型不一样,然后由于两者弹道类型不一样导致了用途不一样进一步导致了作战的定位不一样。 2、从外观上来看巡航导弹都有类似机翼状的单翼而弹道导弹则是一个雪茄型的圆柱,从这种不同的外形就可以看出至少两者的弹道不一样。巡航导弹的本质就是一个自杀式无人机,也就是说巡航导弹其实就是飞机,因此其弹道其实就是飞机的飞行轨迹。 弹道导弹的外形和我们平常看到的火箭几乎一样,弹道导弹的本质就是火箭,其就是利用火箭的抛物线的弹道来打击目标。弹道的不同导致了他们打击目标方式的不同是两者最本质的区别。 3、由此就产生了不同的作战定位,前者主要是战术武器当然必要时改换核弹头也可以作为战略武器使用,而作为依靠抛物线飞向目标的弹道导弹比较难拦截,同时作为本质是火箭的武器其飞行速度也较快可以短时间内对敌人进行打击,因此弹道导弹主要是作为战略武器使用,用来执行核打击或者核威慑的作用。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巡航导弹

6,弹道导弹和巡航导弹最本质的区别是什么?

弹道导弹 “弹道导弹”航天 火箭是指在火箭发动机推力作用下按预定程序飞行,关机后按自由抛物体轨迹飞行的导弹。这种导弹的整个弹道分为主动段和被动段。主动段弹道是导弹在火箭发动机推力和制导系统作用下,从发射点起到火箭发动机关机时的飞行轨迹;被动段弹道是导弹从火箭发动机关机点到弹头爆炸点,按照在主动段终点获得的给定速度和弹道倾角作惯性飞行的轨迹。弹道导弹按作战使用分为战略弹道导弹和战术弹道导弹;按发射点与目标位置分为地地弹道导弹和潜地弹道导弹;按射程分为洲际、远程、中程和近程弹道导弹;按使用推进剂分为液体推进剂和固体推进剂弹道导弹 ; 按结构分为单级和多级弹道导弹。 弹道导弹的主要特点是:①导弹沿着一条预定的弹道飞行,攻击地面固定目标。②通常采用垂直发射方式,使导弹平稳起飞上升,能缩短在大气层中飞行的距离 , 以最少的能量损失克服作用于导弹上的空气阻力和地心引力。③导弹大部分弹道处于稀薄大气层或外大气层内。因此,它采用火箭发动机,自身携带氧化剂和燃烧剂,不依赖大气层中的氧气助燃。④火箭发动机推力大,能串联、并联使用,可将较重的弹头投向较远的距离。⑤导弹飞行姿态的修正,用改变推力方向的方法实现。⑥弹体各级之间、弹头与弹体之间的连接通常采取分离式结构,当火箭发动机完成推进任务时,即行抛掉,最后只有弹头飞向目标。⑦弹头再入大气层时,产生强烈的气动加热,因而需要采取防热措施。⑧导弹无弹翼,没有或者只有很小的尾翼,起飞质量和体积大,结构复杂。⑨为提高突防和打击多个目标的能力,战略弹道导弹可携带多弹头(集束式多弹头或分导式多弹头)和突防装置。⑩有的弹道导弹弹头还带有末制导系统,用于机动飞行,准确攻击目标。 弹道导弹能按预定弹道飞行并准确飞向地面固定目标,主要是由制导系统实现的。其制导方式有无线电指令制导、惯性制导、星光-惯性制导等。无线电指令制导是早期弹道导弹采用的制导方式,它易受无线电干扰,地面设备复杂,不能满足现代作战使用要求。因此,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各国研制的弹道导弹绝大多数采用惯性制导。惯性制导属于自主式制导。它采用惯性测量元件,不受外界干扰。按照惯性测量装置在导弹上的安装方式,惯性制导可分为平台式惯性制导和捷联式惯性制导。平台式惯性制导的惯性测量装置具有测量精度高、计算机运算较简单、利用平台本身还可进行元件误差分离、发射时调平和瞄准也较简单等优点。因此,被广泛采用。与平台式惯性制导相比,捷联式惯性制导的惯性测量爸檬艿 逭穸 挠跋旖洗螅 饬烤 仁艿揭欢ㄏ拗?对计算机的要求较高,随着微型计算机的发展,正日益受到重视。惯性制导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弹道导弹的命中精度有很大提高。例如60年代初期,美国研制的"民兵"ⅠA洲际弹道导弹,射程8000千米,命中精度(圆概率偏差)为1.8千米;70年代研制的"民兵"Ⅲ洲际弹道导弹,射程13000千米,命中精度已提高到0.185千米。星光-惯性制导是在惯性制导的基础上,增加了星光测量装置,利用宇宙空间的恒星方位来判定初始定位误差和陀螺漂移 , 对惯性制导误差进行修正,进一步提高了导弹命中精度。 巡航导弹 巡航导弹——它是依靠喷气发动机的推力和弹翼的气动升力,主要以巡航状态在大气层内飞行的导弹,曾被称为飞航式导弹。它可从地面、水面或水下发射,攻击地面,水面固定目标或移动目标。 世界上第一枚巡航式导弹是德国的V—1飞弹。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曾向英国发射了10500枚V—1飞弹,但落在]英国本土的只有约3200枚。战后,美、苏借鉴V—1的技术,分别研制了本国的第一代巡航导弹,它们大都比较笨重、体积大、速度慢、飞行高度高、命中精度低,机动性差,易被对方发现和拦截。但大都装备了核弹头。 70年代后,诞生了以美国的“战斧”式为赌注高性能新型巡航导弹,其特点是体积小,重量轻、雷达波有效反射面小,可超低空机动飞行,不易被发现和拦截,既能在地面、空中发射,又可从水面、水下发射,命中精度高,既能核装药又可常规装药。1991年渡海湾战争中,美国向伊拉克的重要目标发射了数百枚“战斧”式巡航导弹,大都准确击中了目标。 巡航导弹是长距离的发射后不管型武器,它可以自己找到目标。与其它所有的炮兵部队相同的是,巡航导弹没有任何的近距离攻击或防御力,只能进行远程轰炸。 城市的战略资源贮存区中,必须要有铝才能生产巡航导弹。 现代军事武器中最有效率的武器之一应该就是巡航导弹。AGM-86和战斧型巡航导弹都可以在几百英里外发射,以超低空飞行来避免雷达和其它侦测设施,然后以无比的精确度击中战略目标。它们也可以用短程攻击的方式摧毁诸如舰船之类的战术目标。在此功能下,一枚价值一百万美元的巡航导弹可用来摧毁或重创一艘价值8000万美元的战舰。此种多功能的武器可以由空中、海上、或是陆地上发射,而且丝毫不影响其效率。

查看全部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