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统计局界定的青年是15-34岁,世界卫生组织(2017年)界定的青年是15-44周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界定的青年是16-45周岁,中国共青团界定的青年是14-28岁,青年联合会界定的青年是18-40岁,港澳台地区界定的青年是10-24岁。 扩展资料: 具体界定: 1、世界卫生组织(2017年):15-44周岁 2、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6-45周岁 3、中国国家统计局:15-34岁 4、中国共青团:14-28岁 5、青年联合会:18-40岁 6、港澳台地区:10-24岁 其中青年与少年时期相重合的阶段为青少年 满26周岁不满30周岁的,有种说法叫做“大龄青年” 0周岁为婴儿 1周岁-6周岁为幼儿 7周岁-14周岁为儿童(与少年期重合,也可称少年儿童或少儿) 13周岁-19周岁为少年(也可称青少年) 18周岁以下在联合国儿童公约中属于儿童 20周岁-39周岁为青年 40周岁-59周岁为中年 60周岁以上为老年(也可称晚年、暮年)。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 青年
13-17岁。 青少年是青春期的年龄段的人。青春期是儿童转变成人角色的过渡时期,青少年一般是指自上初中到高中毕业,初中阶段:13-15岁、高中阶段:16到成年,要经历6年时间的中学阶段。古时指年轻的男女、今指青年和少年。 在当今社会,对青春期的一个全面的理解来源于各个角度的信息,最重要的包括信息来自于心理学,生理学,历史,社会学,教育学以及人类学。从所有的这些观点和角度来看,我们可以解释青春期是一段改变、转化的时期。它的目的是让孩子能够为自己成人角色的转换做准备。 通常使用的界定: 0周岁为婴儿 。 1周岁-6周岁为幼儿。 7周岁-12周岁为儿童(与少年期重合,也可称少年儿童或少儿) 。 13周岁-17周岁为少年(也可称青少年)。 18周岁以下在联合国儿童公约中属于儿童 。 20周岁-39周岁为青年。 40周岁-59周岁为中年 。 60周岁以上为老年(也可称晚年、暮年)。
青少年的概念。在学术界因对青少年的概念的不同解释对青少年的年龄段各有不同的划分标准。心理学界根据生理和心理的发展特点,一般把青年界定为13岁—25岁之间,并将这一阶段称为青年期。人口学是以人在青春期生理发育的正态曲线分布为基础,把15—25岁确定为青年,并据此进行人口统计。法学是以完全承担法律所规定的权利和义务为标准,把18岁作为划分成年人和未成年人的界限。社会学界从社会化角度看青少年,将其视为人社会化的一个必经阶段,他们认为,人生与青少年期告别是以“获得职业、经济自立、建立家庭”为标志的,“青年是从依赖成人的童年到能进行独立的、负责的成人活动的过渡”。由于现代青年的结婚和就业的年龄不断后移,这就使社会学中的青少年概念在年龄范围上有很大的伸缩性,甚至把35、40岁以内的人都归为青年人。对青少年的年龄界定需要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如青少年的生理发育成熟的年龄、青少年犯罪研究的主要年龄范围、受政府委托管理青少年(青年)事务的共青团的主要工作对象、人口统计方面的规定、社会习惯认为的人的社会成熟的年龄等等。目前共青团规定团员的年龄为14—28岁。考虑到我国的具体国情,将青少年界定为14-28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