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治中兴,是指清朝中叶后,同治帝、光绪帝在位期间(1862-1908年)的一个中兴阶段。适逢1860年清政府与英法媾和,及太平天国被消灭(1864年),政治上出现了一个和谐时期,并开启向西方学习的洋务运动(又称自强运动)。现代史...
“同治中兴”是指清朝后叶,同治帝在位期间(1862-1874年)的一个中兴阶段。适逢1860年清政府与英法媾和,及太平天国被消灭(1864年),政治上出现了一个和谐时期,下开洋务运动。 也有人把清代咸丰至同治时期定为咸同中兴,...
揭示同治中兴出现的原因1644年,明朝衰落,满清入关,建立清朝。从朝代到朝代,一般都是封建主义的鼎盛时期。当时的国事开始逐渐缓和,地方上出现了很多反清组织。其中,太平天国运动最为广泛。这个时候,俄罗斯入侵了北方的大片土...
这个阶段清朝呈现了一派欣欣向荣之相,被誉为“同治中兴”。然而“同治中兴”与同治帝没有多大关系,他始终只是个朝堂上的小傀儡,由于慈禧忙于争权夺利,无暇顾及对儿子的管教,无所事事的载淳便滋生出许多业余爱好。比如喜...
晚清史上,同治中兴昙花一现、转瞬即逝,却没能拯救大清朝,是因为当时国内、国外的阻碍势力,以及统治者自身存在的一些问题。没能抓住这次良机,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清统治者对中兴事业并无全盘统一规划和远大目标。处...
也是同治年间解决的。但同治中兴并没有把中国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危机中挽救出来,只是从时间上延缓了大清封建帝国的灭亡;而明治维新则改变了日本的发展道路,成为其由弱变强的关键。
同治中兴,是指清朝中叶后,同治帝、光绪帝在位期间的一个中兴阶段。适逢1860年清政府与英法媾和,及太平天国被消灭(1864年),政治上出现了一个和谐时期,并开启向西方学习的洋务运动。同治年间,不但一个王朝,而且一个文明...
原因特别简单,那就是这个“同治中兴”是清政府以及慈禧自己封的,并不是后世的评价,而他们之所以认为这段时间可以称得上是中兴就是因为那会国库稍微充盈了一些,和西方列强的矛盾没有那么尖锐。但是当时的百姓大多...
“同治中兴”顾名思义,就是在晚清同治年间,晚清朝廷在内忧外患的历史背景之下,经过统治阶级的不懈努力,终于出现了有利于国家稳定、发展的势头,也可以说是晚清封建制度在中国的回光返照,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清廷与...
这也是同治中兴没能延续下去的原因之一。第三、兴建工业 洋务运动让清朝增加了很多现代化企业,比如轮船招商局、安庆内军械所、汉阳铁厂等。中国第一次尝试现代化的铁路运输、采矿、电报通讯都是在这一时期兴起的。第四、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