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

蝴蝶的生活环境,蝴蝶的生活环境和生存状态是什么?

时间:2022-12-23 02:05:30编辑:周老师

本文目录索引

1,蝴蝶的生活环境和生存状态是什么?

生活环境: 蝶类的幼虫常有缀叶为巢而隐居其中的习性,缀叶的方法因虫种各有不同,有缀一叶的,有缀数叶的,各有各的式样或技巧。 香蕉弄蝶幼虫能将香蕉叶的边缘褶黏成巢而隐居其中,稻弄蝶则常缀联数叶而巢居其中。有巢居习性或结网群栖习性的幼虫,它们都在栖息处的近旁取食,绝不远出,一有惊动,立即退入巢内躲藏,这与一般蝶类的栖息习性完全不同。 水是生物有机体在新陈代谢作用中必不可少的一种成分。因此我们常常能看到蝴蝶停在潮湿的地上吸水,尤其是稍含咸味的水,最能吸引它们来饮。每当烈日临空的炎夏正午,在洼陷的山路上,在溪边,就有各式各样的蝴蝶成群聚集在那里吸水。 生存状态: 全球有记录的蝴蝶总数大约有 20000 种,中国约占2153 种,在鳞翅目158 科中,蝶类有18科。蝴蝶的数量以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出产最多,其次是东南亚一带。世界上最美丽、最有观赏价值的蝴蝶,也多出产于南美巴西、秘鲁等国。 而受到国际保护的种类,多分布在东南亚,如印度尼西亚、巴布亚新几内亚等国。在同一地区、不同海拔高度形成了不同湿湿度环境和不同的植物群落,也相应形成很多不同的蝴蝶种群。 扩展资料: 美国有一个蝴蝶世界,位于美国佛罗里达州椰子溪,于1988年对外开放,占地面积10英亩,是美国最大的蝴蝶公园,也是西半球最大的蝴蝶公园。 蝴蝶世界内的植物葱葱郁郁,花儿竞相开放,为蝴蝶的生长提供了天然环境。园内有500多只来自世界各地的蝴蝶,将整个公园装点的勃勃生机,非常具有灵动的感觉。颜色各异的蝴蝶让人浮想联翩,像是来到了一个蝴蝶世界,满是大大小小、形态各异的小生灵。 蝴蝶世界还专门设有研究蝴蝶的实验室,有兴趣的话,可进去进一步了解蝴蝶的生存环境、生理结构以及繁殖,可以观赏到不同年龄阶段的蝴蝶,如卵、幼虫、蛹和成虫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蝴蝶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蝴蝶世界

蝴蝶的生活环境和生存状态是什么?

2,蝴蝶的生活环境???

蝶类的幼虫常有缀叶为巢而隐居其中的习性,蝴蝶还喜欢居住在附近有水的地方。 缀叶的方法因虫种各有不同,有缀一叶的,有缀数叶的,各有各的式样或技巧。香蕉弄蝶幼虫能将香蕉叶的边缘褶黏成巢而隐居其中,稻弄蝶则常缀联数叶而巢居其中。 蝴蝶是群栖性昆虫,且幼虫的栖息场所很隐蔽,一般在野外不容易找到。成年的蝴蝶一般在早晚日光斜射时出来活动,但由于品种不同,所以有的在白天活动,有的在夜间活动。 饿的时候会取食花粉、花蜜,偶尔还会吸葡萄的肉和稍含咸味的水,因此我们常常会看到蝴蝶在潮湿的地面上吸水。 在蝶类昼间活动的过程中,个别种类还有它们独特的栖息习性。例如喙凤蝶在空中像蜻蜓那样俳徊飞翔了一段时间后,就栖落到树梢上休息,隔一会儿再飞,除取食以外,从不下地。 还有一些蝴蝶(例如翠灰蝶)喜欢栖息在山路隘道的灌木叶片上,看到其他蝴蝶飞过,就飞过去追赶,一会儿,仍飞回原处栖息,以后再见其他蝴蝶飞过,又同样飞过去追赶,目的是半路拦截同类雌蝶,以求伺机交尾。 蝴蝶也有迁徙的习惯,例如斑蝶,它是昆虫中的旅行冠军,每年秋季它们都要从美洲大陆北部飞到南部过冬。它们在飞过程中会有无数伤亡,到达目的地进行繁殖后不久便会死去。 大部分的蝴蝶在冬天都停止进食直接钻到土里,这样即使下了雪也冻不死它们。化蛹了的蝴蝶完全可以忍受严寒、可移动也不会被捕食者发现,凤蝶是以蛹越冬的良好代表。 扩展资料世界上最大的蝴蝶:产于太平洋西南部的所罗门群岛和巴布亚新几内亚,叫做亚历山大鸟翼凤蝶,最大的从左翼到右翼可达 360 毫米。 最漂亮的蝴蝶:光明女神蝶(海伦娜闪蝶、蓝色多瑙河蝶)。 最诡异的蝴蝶:卡申夫鬼美人凤蝶(其诡异在于它是文学码字工人造出来的,大抵其原型就是阴阳蝶。 最稀有的蝴蝶:皇蛾阴阳蝶。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蝴蝶

蝴蝶的生活环境???

3,蝴蝶的生活习性

1、从活动时间来看,一般种类都是在早晚日光斜射时出来活动。但是,有些种类是在白天活动的,也有一些种类是夜出活动的。 2、大多数幼虫嗜食叶片;有些种类,例如花粉蝶、橙斑襟粉蝶等嗜食花蕾;还有一些种类蛀食嫩荚或幼果,例如豆荚灰蝶蛀食嫩豆荚,栀子灰蝶蛀食栀子幼果。此外在灰蝶科中,有少数种类的幼虫是肉食性的,例如,蚧灰蝶嗜食咖啡蚧,竹蚜灰蝶专以竹蚜为食,这种肉食性的种类在蝶类中是并不多见的益虫。 3、从活动的规律性来看,许多群栖性种类的初龄幼虫,取食和栖息的活动是一致的,集中在一起取食或栖息,中华虎凤蝶就是一例。更有一些蝶类如荨麻蛱蝶的幼虫经常数十成群地在荨麻枝叶间吐丝作成乱网,犹如蜘蛛那样匿居其中,借以防御外敌,而且同时取食和栖息,颇有规律。 扩展资料: 蝴蝶是“冷血动物”: 当气温太低时,蝴蝶体内血液循环不良,它们必须展开翅膀,开启鳞片,吸收太阳热能,暖身后才可以起飞。人类正是仿照蝴蝶鳞片的开启关闭的习性,在飞机翅翼上也增加了几个窗口来调节机身内的温度。 不同品种的蝴蝶有不同睡觉的地方,蝴蝶喜欢在枯梢的枝头安睡;柑桔凤蝶多半在植物叶下栖息;网丝蚊蝶则睡在悬岩峭壁上;很多眼蝶干脆伏在草地上。这都与它的自我保护、生存有关。网丝蚊蝶斑纹如同岩石的斑纹、天敌难以识别。 一般动物是用舌头来判断食物的滋味,而蝴蝶的味觉器官却长在脚上。捉住蝴蝶让它饿3天,然后,用沾有糖水的棉花球碰它的附节,它马上就会伸出,准备吸吮食物了。若直接拨开它卷曲的缘,浸入糖水中,它立刻缩回,即使再饿,对糖水却是无动于衷。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蝴蝶

蝴蝶的生活习性

4,蝴蝶的特征及生活习性

1、蝴蝶的特征:触角端部加粗,翅宽大,停歇时翅竖立于背上.蝶类触角为棒形,触角端部各节粗壮,成棒锤状.体和翅被扁平的鳞状毛.腹部瘦长。 2、蝴蝶的生活习性:蝶类白天活动,在鳞翅目158科中,蝶类有18科.蝶类成虫取食花粉、花蜜;有的幼虫为植食性,为害林木与庄稼.有的幼虫吃蚜虫,是益虫.蝶类翅色绚丽多彩,人们往往作为观赏昆虫,全球有记录的蝴蝶总数有17000种,中国约占1300种,蝴蝶的数量以南美洲亚马孙河流域出产最多。 扩展资料: 蝶,通称为“蝴蝶,节肢动物门、昆虫纲、鳞翅目、锤角亚目动物的统称。全世界大约有 14000 多种,大部分分布在美洲,尤其在亚马逊河流域品种最多。中国有 1200 种。蝴蝶一般色彩鲜艳,身上有好多条纹,色彩较丰富,翅膀和身体有各种花斑,最大的蝴蝶展翅可达28~30厘米左右,最小的只有 0.7 厘米左右。蝴蝶和蛾类的主要区别是蝴蝶头部有一对棒状或锤状触角,蛾的触角形状多样。 参考资料:蝴蝶 百度百科

5,蝴蝶的生活环境和生存状态是什么?

如果没有寄主植物(植物食料),它们也无法
生存。如果一个地区缺乏某种蝴蝶所需要的寄主植物,那么这个地区就不会有这种蝴蝶的存在。但一个地区分布有某种蝴蝶的寄主植物,却不一定会有这种蝴蝶的存在。寄主植物是蝴蝶生活所不可缺少的,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植物,也就有不同的蝶种,甚至有的蝶种在不同的地区也有不同的寄主植物。如二尾蛱蝶在台湾有取食山黄麻的记录,但在广东的南岭,它们只吃山合欢,绝对不吃山黄麻。
??
蝴蝶的成虫,对自然界不但没有害处,还有不少种类能够传播花粉。但是它们的大多数幼虫自卵孵化到老熟都啃食各种各样的植物,危害人们的经济作物。例如稻苞虫是水稻的大害虫;菜青虫是十字花科蔬菜的大害虫。当它们猖獗为害时,都可能使人们在经济上蒙受巨大的损失。不过大多数蝶类幼虫取食的并不是人们栽培的主要经济作物,或者由于它们的个体数量不多,不足以成灾,所以不被列为害虫。在蝶类里面也有一些对人类有益的知名种类,例如蚧灰蝶(Spalgis
Epius)的幼虫嗜食咖啡蚧,竹蚜灰蝶(Taraka
hamada)的幼虫,取食竹蚜。这些都有效地抑制了害虫的猖獗,维持了自然界的生态平衡。

6,生态环境的破坏对土林有什么影响?

01 生态环境破坏的主要形式有土壤退化、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土地盐碱化、臭氧层破坏、酸雨等类型,其中最为严重的影响就是臭氧层被破坏。 02 首先会对人类免疫系统造成损害,使得免疫机制减退;对人类健康危害严重,可引发和加剧眼部疾病、皮肤癌、传染疾病;导致白内障眼疾和皮肤癌发病率上升。 03 其次,减慢农作物的生长速度,减低农作物的质量和产量,甚至会造成绝收;50%以上的陆生植物,如土豆、瓜类、番茄、甜菜等,产量会急剧下降;森林草地衰退,危及生态平衡和生物多样性。 04 还会对水生生态系统产生影响,使浮游生物受到危害,导致海洋食物链中基础食物数量减少,使生活在浅水里的鱼类和贝类很难生存,减少海洋生物数量,大量鱼类死亡,同时可能导致生物物种变异。 05 造成全球气候变暖与温室效应,地球表面平均温度将上升1.5~4.5℃,从而导致南北极冰雪部分融化;加上海水本身热膨胀,就会使世界海平面上升25~100厘米,一些地势低洼的沿海城市将葬入海底。 06 而且还会引起新的环境问题,过量的紫外线能使塑料等高分子材料更加容易老化和分解,结果又带来光化学大气污染。

7,蝴蝶的居住地及生活习性

蝴蝶没有固定的居住地,一般在树叶上产卵。 生活习性: 1、蝴蝶的活动规律 从活动的规律性来看,许多群栖性种类的初龄幼虫,取食和栖息的活动是一致的(Ⅰ、Ⅱ龄比较明显),集中在一起取食或栖息,中华虎凤蝶就是一例。 更有一些蝶类如荨麻蛱蝶的幼虫经常数十成群地在荨麻枝叶间吐丝作成乱网,犹如蜘蛛那样匿居其中,借以防御外敌,而且同时取食和栖息,颇有规律。蝶类幼虫的栖息场所,一般都很隐蔽,因此,在野外不很容易找到个别幼虫。 2、蝴蝶的栖息特点 有些蝶类的幼虫常有缀叶为巢而隐居其中的习性,缀叶的方法因虫种各有不同,有缀一叶的,有缀数叶的,各有各的式样或技巧。 香蕉弄蝶幼虫能将香蕉叶的边缘褶黏成巢而隐居其中,稻弄蝶则常缀联数叶而巢居其中。有巢居习性或结网群栖习性的幼虫,它们都在栖息处的近旁取食,绝不远出,一有惊动,立即退入巢内躲藏,这与一般蝶类的栖息习性完全不同。 3、蝴蝶的交尾繁殖 一般蝶类的雄蝶比雌蝶要早些羽化。之后,雄蝶到处飞翔,根据雌蝶散发的性信息素觅寻羽化不久的雌蝶追逐交尾。在交尾之前,需要经过一个求婚过程,其中雌蝶的花纹和颜色及其信息素起着重要的作用,另外,外生殖器结构必须相配。 一只栖息在叶上的雌蝶,如果是已经交尾过的,当雄蝶飞临时,它就平展四翅而将腹部高高翘起,绝不起飞,那是雌蝶不接受交尾的表示,因此雄蝶绕飞一阵,然后飞离,反之即行交尾。 4、蝴蝶的取食习性 (1)幼虫:蝶类幼虫的取食对象,因虫种而各有不同,大多数幼虫嗜食叶片,有些种类,例如花粉蝶、橙斑襟粉蝶等嗜食花蕾,还有一些种类蛀食嫩荚或幼果,例如豆荚灰蝶蛀食嫩豆荚,栀子灰蝶蛀食栀子幼果。 此外在灰蝶科中,有少数种类的幼虫是肉食性的,例如,蚧灰蝶嗜食咖啡蚧,竹蚜灰蝶专以竹蚜为食,这种肉食性的种类在蝶类中是并不多见的益虫。 (2)成虫:大部分蝴蝶吸食花蜜,就吸食花蜜的蝴蝶来说,它们不仅只吸花蜜,而且爱好吸食某些特定植物的花蜜,例如蓝凤蝶嗜吸百合科植物的花蜜,菜粉蝶嗜吸十字花科的植物的花蜜。 而豹蛱蝶则嗜吸菊科植物的花蜜等等,部分不吸食花蜜的蝴蝶有竹眼蝶吸食无花果汁液,淡紫蛱蝶吸食病栎、杨树的酸浆,还有一部分蝴蝶会吸食葡萄的肉,在葡萄地中常见蝴蝶吸食。 扩展资料: 分布范围: 蝴蝶总数大约有 20000 种,中国约占2153 种,在鳞翅目158 科中,蝶类有18科。蝴蝶的数量以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出产最多,其次是东南亚一带。世界上最美丽、最有观赏价值的蝴蝶,也多出产于南美巴西、秘鲁等国。 而受到国际保护的种类,多分布在东南亚,如印度尼西亚、巴布亚新几内亚等国。在同一地区、不同海拔高度形成了不同湿湿度环境和不同的植物群落,也相应形成很多不同的蝴蝶种群。 蝴蝶有5种视锥细胞,比人类多两种,也就是可以感受除红光、蓝光、绿光外其他两种我们无法命名的颜色。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蝴蝶

8,巴西龟吃什么蔬菜或水果?

香蕉、苹果都可以。巴西红耳龟是耐饥饿的杂食性龟类,人工养殖时以食肉类为主,尤其是稚、幼龟阶段,多以小鱼虾、动物瘦肉等为主要食物。 成龟阶段还可摄食植物性饲料(蕉、果等)及工人配合饲料。在野外,成龟的食谱包括藻类、浮萍及水中浮出的其他草本植物、蟒蚌、小鱼、虾等甲壳类动物、螺蜘等各种软体动物。 扩展资料: 巴西龟的危害: 巴西龟头顶部两侧有2条红色粗条纹,又称红耳龟,因大量掠夺同类生存资源被列为世界最危险入侵物种。 巴西龟也叫红耳龟,是从国外进口的物种,因其小巧可爱,许多家庭当宠物饲养,让人意想不到的是,这小宠物竟是最危险的外来入侵物种之一!原来,巴西龟的适应性和繁殖力非常强,如果把它放生后,因基本没有天敌且数量众多大肆侵蚀生态资源,将严重威胁我国本土野生龟与类似物种的生存。 巴西龟生长速度快、高繁殖、易存活,对饵料的强占有率以及在生存空间中的占据优势的能力,—旦放生到野外,大量掠夺其他生物的生存资源,会使同类物种的生存受到毁灭性打击。而当巴西龟等外来物种入侵后,即使停止继续引入,已传入的个体并不会自动消失,而会继续大肆繁殖和扩散,这时要控制或清除往往十分困难。 巴西龟已经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列为世界最危险的100个入侵种之一,但是在我国许多宠物市场上都能见到巴西龟在出售。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 -巴西红耳龟 中国网-危险入侵物种 养巴西龟要惹来大祸

9,狗的生活习性和特点

犬的习性和特点很多,但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1)喜欢与人为伴、忠于主人。犬是人最亲密的伙伴,而人也是犬最好的朋友。由于犬与人类在一起生活的历史源远流长,故犬生活在人类环境中发育的最好。犬对其主人十分忠诚,有服从精神和强烈的责任心。当犬与其主人产生深厚的感情后,它会千方百计、想方设法完成主人交给的任务,即使是饥寒交迫也往往不会离主人而去,令其他家畜望尘莫及。
(2)智力发达、聪颖惊人。犬的智力很强,经过训练的犬可以懂得人的语言、表情和手势等。玩赏犬可以做出各种各样令人叫好的动作和表演,或做出使人惊叹不已的计数和识字等。
(3)运动灵活、体力超群。犬的肌肉发达、强壮,耐久性好;犬的骨骼强壮,腰荐骨较长,使其不但跑的速度快,而且机动性好,非常灵活。据报道,犬的100米纪录是5.925秒,与赛马的5.17秒很接近;犬能连续奔跑几十公里。如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的传令犬,仅用50分钟就跑完了21.7公里的路程;犬可在摄氏零下40多度、寒风刺骨的雪地上连续奔驰,而每天只有短短数小时的休息。另外,犬的弹跳能力很强,最高可跳过5米的障碍物。
(4)嗅、听觉灵敏,视、味觉欠佳。犬嗅觉灵敏性的特点是对气味的敏感程度高,分辨能力强。如有人将硫酸稀释到万分之一,犬仍能嗅出;经训练的警犬能辨别10万种以上的不同气味。犬的听觉仅次于其嗅觉,是人听觉的16倍;分辨的距离是人的400倍。犬的视觉较差,调节能力只及人的1/5或1/3,由于两只眼睛各有单独的视野,因而无立本影像。犬的视力距离,对于固定目标是50米,对于运动目标可达825米。犬是色盲,无法分辨色彩的变化,只能根据光的亮度来形成视觉影像。但犬的暗视力良好,能在微弱的光线下看清物体。犬的味觉较迟钝,对食物的兴趣主要靠嗅觉,其次才是味觉的作用。因此,调理犬食时应特别注意其气味。
(5)睡眠警觉,恐惧感强。犬在野生时期是夜行动物,白天睡觉,晚上活动,被人类驯化后则与人的起居基本保持一致,即白天活动,晚上睡觉。但与人类不同的是,它睡觉时始终保持警觉状态,轻微的响动也会将其惊醒。犬每天睡眠需14~15小时,但不会一觉睡至天亮,而通常分成数次睡。犬的恐惧感强,对许多声音(雷声、枪炮声等)、强光(闪电、探照灯等)、火光(烟火、柴火等),甚至同伴死亡散发的气味都感到惊恐,只有与人在一起它才会得到安慰。因此,为了消除犬的恐惧感,就必须在不同的场合训练犬,令其逐渐适应。

查看全部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