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人退出部队。 1、指符合中国人民解放军《现役军官服役条例》《文职干部暂行条例》规定的退出现役条件,本人自愿作为复员安置,有严重错误丧失干部条件不宜作转业安排,又不具备退休条件的军官和文职干部。 2、在我国,新中国成立后,大批军人退出部队回地方参加劳动建设,现在提到的复员军人,一般特指1954年10月31日之前入伍,后经批准从部队复员的人员。 3、军队的军官、文职干部、志愿兵退出现役以后,回参军地区或者服役所在地安置,如果选择国家安排工作,就叫转业。如果选择自主择业,不要求国家安排分配工作的,就叫复员。 4、普通的义务兵退出现役。 《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第五十六条规定:义务兵退出现役后,按照从哪里来、回哪里去的原则,由原征集的县、自治县、市、市辖区的人民政府接收安置。 扩展资料 义务兵从兵役机关批准入伍之日起至部队批准退出现役止, 为服现役的军龄,满十个月的,按周年计算。退伍后新分配参加工作的,其军龄和待分配的时间应计算为连续工龄。 入伍前原是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的职工,其入伍前的工龄和军龄连同待分配的时间一并计算为连续工龄,享受与所在单位职工同等待遇。 因战、因公致残的二等、三等革命伤残军人,原是城市户口的,由原征集地的退伍军人安置机构安排力所能及的工作。 原是农业户口的,原征集地区有条件的,可以在企业、 事业单位安排适当工作; 不能安排的,按照规定增发残废抚恤金,保障他们的生活。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退伍义务兵安置条例
1、入伍时间不一样。 复员军人是指1954年10月31日之前入伍,后经批准从部队复员的人员。 退伍军人是指1954年11月1日之后入伍,持有退伍或复员军人证件的人员。 2、参加的军队不一样。 复员军人是参加中国工农红军、东北抗日联军、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脱产游击队、八路军、新四军、解放军、中国人民志愿军。在乡的红军失散人员也按复员军人对待。 退伍军人是参加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含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 3、概念不一样。 复员军人是军队的军官、文职干部、志愿兵退出现役以后,回参军地区或者服役所在地安置,国家不包分配工作; 退伍军人是军队的义务兵退出现役。 扩展资料: 入伍时间及待遇: 1、义务兵从兵役机关批准入伍之日起至部队批准退出现役止,为服现役的军龄,满十个月的,按周年计算。 2、义务兵退出现役后,符合安排工作条件的,其军龄连同待分配的时间均应计算为连续工龄(在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的,即为本单位工龄),享受所在单位职工的同等待遇。 3、义务兵退伍后,无论分配到何单位,从事何工作,均不实行学徒期、熟练期、试用期,直接按有关规定确定其基本工资。 4、退伍义务兵凡在部队获二等功以上或提前晋级奖励的,其工资可在定级工资的基础上再向上高定一级。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复员军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退伍军人
退伍:解放军战士也包括武警战士服满期限内的服役年限,退出现役,当然家中有特大变故的,也能提前退役。对士兵而言,2年5年8年离开部队只有一种选择退伍,就是一次性领取退伍费,国家不安排工作;12年以上有两种选择:退伍和转业!退伍一次性领取退伍费不安排工作。 复原:是指 军人因服役期满或 战争结束而解除军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志愿兵和部分干部退出 现役,回参军地区参加生产或工作。这类退出 现役的军人称 复员军人。复员前,由军队负责进行思想教育和培养训练;离队时,办理复员手续,发给生产资助金和复员证。 复员军人回参军地区后,由 地方政府对他们进行妥善安置。 转业:根据退役士兵安置条例,士兵服役满12年以上,可以转业安排工作。转业士兵没有部队发放的每年4500退伍费和地方不低于每年2000补偿。地方政府会在退伍后的待安置期间每月发放生活费,标准不低于当地人均生活水平。 拓展资料: 1、退伍和转业区别非常大,一般退伍指的是义务兵和士官(军龄未满12年)服役期满退出现役。一般转业指的是军官和文职干部达到一定的年龄退出现役,国家安排工作或者达到一定的级别自主择业,也就是第二次就业。军官和文职干部转业以后干部身份不变,享受相对应的级别工资待遇。 2、义务兵服役期是两年,两年之后如果没有晋升成士官或者考上军校,就要退伍了。士官服役期满12年以上(包括12年)可以转业。一般是上士服役期满没有晋升为4级军士长(义务兵2年,下士3年,中士3年,上士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