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

济南中医脉管炎医院,脉管炎的症状是什么?怎样治疗最有效?

时间:2022-11-06 11:17:00编辑:周老师

本文目录索引

1,脉管炎的症状是什么?怎样治疗最有效?

脉管炎主要症状和体征 本病绝大多数发生于20-40岁的男性,女性很少见。其主要症状是间歇性跛行,患肢酸、胀、麻、木、发凉或发热、静息痛、足趾或连同足部出现坏疽、小腿或足部反复出现游走性血栓浅静脉炎、中、小动脉(最常见是足背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舌质常为淡紫、青紫,可有瘀点或瘀斑,舌苔白润。脉象多见弦紧或沉涩。临床上将本病的发展过程分三期: 初期(局部缺血期):患肢麻木、发凉、怕冷、沉重,足趾有针样痛、小腿肌肉出现痉挛性疼痛、间歇性跛行、患肢动脉搏动微弱或消失、可游走性浅静脉炎,全身症状不显著。 中期(营养障碍期):患肢麻木、发凉、怕冷、间歇性跛行加重,并有静息痛。患肢皮肤常呈潮红色、紫红色或苍白色、足部皮肤干燥、脱皮、趾甲生长缓慢、增厚变形、汗毛脱落、小腿肌肉有萎缩现象、患肢动脉搏动消失。可有情绪不安,头晕腰痛,筋骨松软之症。 后期(坏死期):患肢由于严重的血液循环障碍,发生溃疡或坏死,大多数局限在足趾或足部,向上蔓延至踝关节或小腿者很少见。疼痛剧烈难忍,患者常抱膝而坐,捶胸顿足,号啕大叫,痛不欲生。坏疽的足趾脱落后,常遗留溃疡而经久不愈合。全身常伴有发热、口干、食欲减退、失眠、便秘、尿黄赤等症状。 根据坏死的范围和程度又分为三级。 一级坏死:坏死局限于趾(指)部。 二级坏死:坏死扩展至趾(指)关节以上。 三级坏死:坏死扩展至足背部、踝关节或踝关节以上。 大多数的患者静脉曲张并不严重且不需治疗,保健与预防是最重要的。但若静脉曲张太严重时则容易产生反覆溃疡、感染和出血的现象,误信偏方与用错治疗方法反而会加重静脉曲张的症状。所以最好的方式还是请教专科医师给予适当的建议。静脉曲张的治疗方式包括以下数种: 压迫治疗法:使用弹性袜,利用外在的压力来减少运动时产生的水肿。理论上说,弹性袜的压力,在足踝部最大,往上逐渐减少其压力。通常最好能穿至大腿的弹性袜。弹性袜最好是在清晨尚未起床时穿著,一直到夜间上床后再脱掉。如果病患已因静脉高压而产生腿部溃疡,则应尊重医师的指导服用抗生素和利尿剂并辅以特殊卫材治疗。 硬化剂治疗:将高张性溶液(如高浓度盐水或硬化剂)注射到曲张的静脉,破坏血管内膜,使其封愈后消失。但仅能治疗小的曲张血管、且治疗中可能会有剧痛,色素沉淀,甚至发炎,红肿,溃烂等后遗症,且有容易复发及复发后难以处理的问题,所以仅适用於少数患者。 血管外雷射或脉冲光:和去除斑点的雷射美容原理一样,优点是只需局部麻醉,治疗时间短,疼痛低,伤口相当小,不会留下难看疤痕,可立刻行走。但只针对微细的蜘蛛状静脉曲张,要自费且需数次疗程才有效。 外科抽除手术:在腹股沟做切口,切断结扎或抽出大隐静脉,需要半身或全身麻醉,需住院2-3天。若静脉曲张太厉害时,可能需要数个小伤口,一段段的抽除曲张静脉。治疗完整但有皮下瘀青及伤口较疼痛的缺点。 血管内烧灼治疗:在膝盖或足踝内侧做小切口,放入极细的导管,用高频波(或称射频)或雷射光束烧灼、阻断曲张的静脉血流。单纯的血管内烧灼治疗手术有可在局部麻醉情况下进行、不必住院、疤痕与疼痛较少、治疗后绑上弹绷就可走动回家,成功率高等优点。不过健保不给付,需自费,且大多数病患可能不仅单以此法即可解决,需辅以其他方式如微创静脉曲张旋切系统才可有较完整的治疗。 微创静脉曲张旋切内视镜系统:使用内视镜及抽吸旋切方式将蚯蚓般的静脉绞碎吸出,伤口比传统手术小,较美观,但有麻醉及住院需要且耗材需自费。

脉管炎的症状是什么?怎样治疗最有效?

2,济南中医脉管炎医院在那里?

院址:山东省济南市工业南路93号(省女子监狱东50米)
  乘车路线:市内乘10、47、80、87、k95、99、116、123路公交车华信路站下车即到
  如果您乘坐的是公交车,可以在以下站点下车:(华信路 华信路南口)
火车站乘车路线
  3路至趵突泉东门(或泉城广场北)转乘K95 路至华信路下车
  11 路、118 路、BRT5至洪家楼 转乘10 路至华信路下车
  长途汽车站乘车路线
  K95 路直达车华信路下车

济南中医脉管炎医院在那里?

3,济南中医脉管炎医院

济南中医脉管炎医院又叫济南周围血管病医院,济南周围血管病医院依托山东周围血管病研究院等全国数百家权威周围血管疾病科研单位支撑改建而成,坐落于济南市济微路125-7,北临七贤广场,建筑面积6000余平方米,交通方便,环境优美,是省内首家是集医、教、研为一体,专业化治疗静脉曲张、脉管炎、静脉炎等周围血管疾病的特色专科医院。1958年正式成立,在成立之初就确定了“精诚、厚德、竞进、济生”的医院精神和“至精、至诚、至爱”的院训,并以“精湛行笃立诚致广”为座右铭,一直前行于周围血管病研究和诊疗的道路上,领跑于中国周围血管病治疗的最前沿。

济南中医脉管炎医院

4,济南哪家医院治疗脉管炎比较好

  1 概说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属祖国医学脱疽范畴,多因寒湿及外伤血瘀等瘀阻经脉,致气血不能到达肢端,肢端失去气血之濡养所致。
  西医认为本病的主要病机为中小动静脉的非化脓性炎症,瘀阻血液循环,肢端失去血液供应,导致趾(指),乃至肢端冰凉、麻木、疼痛,甚至溃烂、坏死。
  2 中国历代医学家对脱疽的认识

  早在春秋战国时代《黄帝内经》对脱疽就有详细的论述,曰:“寒邪客于经络之中则血泣,血泣则不通。不通则卫气归之,不得复反故痈肿。寒气化为热,热胜则腐肉,肉腐则为脓。脓不泻则烂筋,筋烂则伤骨,骨伤则髓消,不当骨空,不得泄泻。血枯空虚则筋骨肌肉不相荣,经脉败漏……发于足指名脱痈,其状赤黑。”晋代皇甫谧《针灸甲乙经》将脱痈改作脱疽,脱疽病名延用至今。
  汉代华佗《神医秘传》曰:“此症发于手指或足趾之端,先痒而后痛,甲现黑色,久则溃败,节节脱落。”并创立四妙勇安汤。至今用四妙勇安汤加减治疗脱疽仍有一定疗效。
  唐代孙思邈《千金翼方》曰:“毒在肉则割,毒在骨则切。”提出了手术清创的方法,与现在的蚕食式清创基本一致。
  明代陈实功《外科正宗》对脱疽有详细的论述,曰:“夫脱疽者,外腐而内坏也……凡患此者,多生于手足……其疼如汤泼火燃,其形则骨枯筋练。”总结出“和气血,补脾胃……滋津液,壮肾水”等治疗原则。创立解毒济生汤、阴阳二气丹、清神散等有效方剂及手术清创、灸法、外敷等外治方法。丰富了辩证论治的内容。
  明代《景岳全书·脱疽》篇引薛立斋言“此证因膏梁厚味酒面炙爆积毒所致,或不慎房劳,肾水枯竭”而致。又曰“盖死肉乃毒气盛而拒绝营气所致。况,至阴之下气血难达”
  清代邹五峰所创的顾步汤,对后世研究治疗脱疽仍有一定指导意义。
  清代祁广生《外科大成·脱疽》载“于未延散时,用头发十余根,缠患指本节尽处,扎十余转,渐渐紧之。随用蟾酥饼放原起米粒头上,加艾灸至肉枯疮死为度。次日,本节尽黑,方用利刀寻至本节缝中,将患指徐顺取下。如血流,以金刀散止之。余肿以离宫锭子涂之。次日,倘有黑气未尽,单用蟾酥饼研末掺之,膏盖之,黑气自退,其脓自生,用红黑二膏照常法生肌收口。”这些手术方法对清除坏死组织仍有参考价值。
  《康熙字典》注曰“疽者,五脏不调之所致,阴滞于阳则生疽。”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曾在重庆等地成立脉管炎研究机构,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3 病因病机
  西医认为
  (1)吸烟,烟碱引起血管收缩。(2)寒冷刺激,造成血管痉挛。(3)激素水平紊乱,引起血管舒缩失常。(4)霉菌感染。
  另外,我经多年观察,许多病人发病前患足曾有外伤史,有些曾伤于数年前,甚至10余年前。故认为外伤引起血管内瘀血及慢性迁延性感染也是其病因之一。
  以上诸因素造成中小动静脉痉挛,非化脓性炎症,以及血液粘稠度增高,导致血栓形成,甚则闭塞血流,肢端血液供应障碍,是脉管炎的主要病机。
  中医认为
  (1)寒湿侵袭,凝滞脉络。(2)外伤血瘀,阻滞脉络。(3)情志失调,气滞血瘀。
  以上诸因素闭阻经脉,使气血运行不畅,不能到达肢端,肢端失去气血之温养,而造成疼痛、溃烂、甚至坏死是脱疽的主要病机。
  我的认识
  如任老言“痰饮的停留壅塞的病理,与血栓形成,颇有类似之处”(《任应秋论医集》)。脉管炎因其寒湿、外伤之病因,血管痉挛,血栓闭塞的病理及患肢麻木、疼痛、发紫的症状,与中医风邪、痰浊、瘀血理论有一定相似之处。
  4 症状
  临床表现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多发于青壮年男性。病变多从单侧下肢开始,逐渐发展成双侧,甚至累及上肢。根据病变发展大致可分为三期。
  第一期局部缺血期:患肢有发凉、麻木感,患足和小腿轻度酸痛。走一段路后小腿酸痛,肌肉抽筋,迫使病人跛行或坐下休息,休息一会后疼痛可消失,再行走一段后又可发作,即“间歇性跛行”。部分病人有游走性浅静脉炎。患足皮肤轻度苍白,患侧足背动脉、胫后动脉搏动减弱。
  第二期营养障碍期:患肢冰凉,持续性疼痛,夜间为甚,剧烈疼痛,迫使病人不能入睡,弯膝抱足而坐,或将患肢垂底,疼痛稍可缓解。患肢皮肤苍白,或出现潮红、青紫及紫斑。皮肤干燥,趾(指)甲增厚脆裂。小腿肌肉萎缩。患侧足背动脉、胫后动脉搏动消失。
  第三期组织坏死期:患肢疼痛更加剧烈。趾(指)端发黑、干性坏疽、溃疡形成,并逐渐向全趾(指)蔓延,甚至延及足踝。如并发感染,变为湿性坏疽,疼痛更加剧烈,患肢出现肿胀。感染严重时,可出现发热、畏寒等症状。
  中医辨证
  实证
  寒湿型:间歇性跛行,或患肢麻木、疼痛,得温则减轻,遇寒则加重,患足皮肤苍白,触之冰凉。若寒甚则疼痛剧烈,舌质淡而青,苔薄白,脉紧。若湿甚则患肢沉重而痛,疲乏,食欲不佳,舌苔厚腻,脉濡缓。
  风痰郁阻型:患肢酸痛,麻木,皮肤潮红,触之不温,肢端可见溃疡坏疽。伴胸闷,恶心,食欲不佳,舌质胖,苔滑腻,脉弦滑。
  血瘀型:患肢持续性剧烈疼痛,休息得温痛不减,患趾(指)紫红或暗红,皮肤变薄粗糙干裂,触之冰凉,肢端可见干性坏疽或溃疡。伴面色晦暗,舌紫或有瘀斑、瘀点,脉细涩。
  热毒型:患肢灼热疼痛,潮红或暗红肿胀,触之灼热。肢端溃烂坏死,脓液黄而粘,气味恶臭,舌暗红,苔黄腻或黄燥。热毒内陷脏腑时伴恶寒发热,口干渴,烦闷。
  虚证
  气虚血瘀型:患肢疼痛,紫暗,皮薄干裂,肌肉萎缩,触之不温。肢端溃烂、坏疽,久不愈合,脓液清稀。伴有消瘦乏力,面色晦暗。舌质紫暗或淡紫,苔薄,脉涩无力。
  阳虚型:患肢疼痛,冰凉,得温稍舒,触之冰凉。肢端暗黑,溃疡坏疽,久不愈合。伴畏寒肢冷,腰腿酸软,口淡不思饮食,面色暗淡,舌质淡或淡紫,少苔,脉沉细无力。
  脾虚湿困痰阻型:患肢沉重疼痛,肌肉萎缩或肿胀。肢端可有溃疡,久不愈合。伴疲乏懒言,恶心,不思饮食,或见头昏,舌质淡,苔白滑或腻。
  阴血两虚型:患肢疼痛,干瘦,肢端暗红,可见溃疡坏疽,久不愈合。伴头晕失眠,五心烦热,盗汗,舌尖暗红,脉细数。

  上述证型是我多年理论探讨和对大量病人的详细观察总结的。但具体面对病人时,各型界限不一定清楚,有时几个证型相互夹杂。因此临证必须仔细观察,认真分析,详细辩证,灵活选方用药,才能取得满意疗效。
  5 中医治疗

  据有关书籍和杂志根等资料整理出传统治法如下:
  寒湿型:宜温阳散寒除湿,寒甚用阳和汤加减,湿甚用独活寄生汤加减。
  风痰郁阻型:尚无资料记载,我曾用半夏白术天麻加减有效。
  血瘀型:宜活血通络,用血府逐瘀汤、桃红四物汤加减。
  热毒型:宜清热解毒,用四妙勇安汤、顾步汤加减。
  气虚血瘀型:尚无资料记载,我用补阳还五汤加减有效。
  阳虚型:宜温肾助阳,用金匮肾气汤、右归丸加减。
  脾虚湿困痰阻型:尚无资料记载,我曾用六君子汤合四妙散加减有效。
  阴血两虚型:宜滋阴养血,用六味地黄汤合四物汤加减。

  另外,溃疡面可外敷祛腐生肌膏,坏死组织用蚕食疗法清除。
  6 保健
  由于脉管炎多于潮湿、受冻、创伤及吸烟等因素有关,所以患者应时刻注意防潮、防冻、防创伤,戒烟酒。
  7 病例介绍

  病历1 ,常某,男,42岁,2007年4月13日就诊。
  患者3年前渐觉右下肢疼痛,继而双下肢出现游走性条索,发红疼痛,曾在几家医院诊断为“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多方治疗时有好转,自去年8月霖雨后右下肢疼痛不断加重,多方治疗无效,今来我所就诊。自述右下肢发凉、持续性疼痛,以足为甚,疼痛剧烈,夜间更甚,难以入睡。伴疲乏。
  查:右小腿轻度青紫,右足紫暗,趾甲变薄粗糙而脆,患足触痛明显,触之冰凉,足背动脉、胫后动脉搏动消失。
  舌淡紫,苔薄,脉涩。
  中医诊断:脱疽,湿阻血瘀证。
  治宜除湿化瘀通络。
  方选溶栓通脉散1号、4号各300g兑匀,早晚各10g,温开水冲服。连服一月 1 疗程。
  嘱戒烟酒,避寒湿,防创伤。
  2007年5月15日二诊,患足疼痛稍减,色泽好转,原方连服2月。
  2007年7月22日三诊,患肢转温,小腿疼痛消失,色泽恢复正常。患足疼痛基本消失,夜可安睡,遇冷或活动时仍觉疼痛,色泽基本恢复正常。
  原方继服一月后痊愈。


  病历 2, 刘某,女,38岁,2007年5月15日就诊。
  患者近3 年来,渐觉双腿困重无力,走路时左小腿后抽痛,近4月来渐觉左足大趾发凉、疼痛。在几家医院诊断为“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治疗无效,疼痛逐渐加重来诊。自述左足冰凉、疼痛,大趾为甚,夜间更痛,剧烈疼痛,难以入睡。伴四肢沉重无力,食欲不佳。
  查:左足皮肤潮红,大趾轻度青紫。足背动脉、胫后动脉未触及。
  舌质淡而紫,苔腻,脉濡。
  中医诊断:脱疽,寒湿证。
  治宜温阳除湿。
  方选溶栓通脉散1号600g,早晚各10g,温开水冲服。连服一月 1 疗程。
  嘱戒烟酒,避寒湿,防创伤。
  2007年6月15日二诊,患足疼痛减轻。食纳较前好转。原方再服一月。
  2007年7月22日三诊,患足转温,色泽基本恢复正常,休息时疼痛消失,行走时仍觉大趾疼痛。
  原方再服一月后痊愈。

  病历3, 邓某,女,48岁,2007年5月21日就诊。
  患者双下肢患静脉曲张近20年,今年年初由于受潮受凉后病情逐渐加重,并渐觉两小腿抽痛、沉重,肿胀。
  查 :两小腿内后侧静脉曲张呈蚯蚓状,有团快,有少许硬块和硬条,触痛,两小腿轻度发紫肿胀,足踝部肿甚。
  伴疲乏,饮食不佳,舌略紫,苔腻,脉涩。
  诊断:双下肢静脉曲张合并静脉炎。
  辨证:寒湿郁阻,血运不畅。
  治宜祛湿散寒通脉。
  方选溶栓通脉散1号600 g,早晚各10g,济生肾气丸早晚各1丸,温开水冲服,连服一月1疗程。
  嘱:穿长筒弹力袜,防潮湿,多抬高下肢平卧,戒生冷刺激性饮食。
  连服1月后,患肢疼痛基本消失。再服一疗程后,双下肢疼痛肿胀消失,色泽恢复正常,硬块、硬条基本消失,静脉曲张减轻,团块变小,精神食纳转佳。


  病历4,王某,男,61岁,2007年6月9日就诊。
  患者双下肢患静脉曲张近30年,病情反复不愈。今年病情逐渐加重,渐觉两小腿胀痛,逐渐发紫,皮肤变粗,起小疹,瘙痒难忍。
  查 :两小腿内后侧静脉曲张呈蚯蚓状,有包快,可触及硬块和硬条,触痛。两小腿轻度发紫肿胀,皮肤粗糙,并有米粒大小丘疹及少量渗液和抓痕。
  舌淡略紫,苔薄白,脉细涩。
  诊断:双下肢静脉曲张合并静脉炎合并湿疹。
  辨证:湿阻血瘀。
  方选溶栓通脉散1号300g,4号300g,兑匀,早晚各10g,温开水冲服。连服一月1疗程。
  另处方:
  升麻6g 葛根10g 白芍8g 赤勺8g 生地25g
  荆芥8g 防风8g 白藓皮8g 地肤子8g 甘草6g
  每日1剂,水煎服。

  嘱:穿长筒弹力袜,防潮湿,多抬高下肢平卧,戒生冷刺激性饮食,尽量避免挠抓患肢。
  20天后双下肢瘙痒消失,丘疹消退,停服汤剂,继服溶栓通脉散1、4号如前法。
  2007年7月10日二诊,双下肢疼痛大减,肿胀减轻。
  继原方一月后患肢疼痛肿胀消失,皮肤色泽基本恢复正常,硬块、硬条基本消失,静脉曲张减轻。

  续(2010年12月2日整理)

  病历1,王某,男,31岁,2009年11月22日就诊。
  患者两年来右腿逐渐出现间歇性跛行,继而渐觉右足疼痛,发凉,曾到兰州、西安等地医院诊断为“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多方治疗,未见好转。近半年来不断加重,右足小趾逐渐溃烂。
  自诉右足冰凉疼痛明显,夜间尤甚,不能入睡。
  查:右下肢肌肉萎缩,皮肤苍白,右足青紫,触之冰凉。小趾溃烂,有少量清稀脓液。
  舌稍青紫,苔薄白。脉细而涩。
  中医诊断:脱疽,寒凝血瘀证。
  治宜温阳散寒,活血化瘀。
  选溶栓通脉散3号600g,早晚各10g,温开水冲服,一月 1 疗程。
  嘱戒烟酒,避寒湿,防创伤。
  2009年12月24日二诊,患足疼痛稍减,青紫基本消退,溃烂面缩小,脓液消失。原方再服一月。
  2010年1月25日三诊,患足转温,休息时疼痛消失,行走时稍觉疼痛,色泽基本恢复正常,溃烂面愈合。
  溶栓通脉散5号,如前法连服两月痊愈。
  近日随访正常。


  病历2,连某,女,42岁,2010年1月5日就诊。
  患者半年来渐觉行走时左小腿肚酸胀,继而左足疼痛,发凉。患者未介意,但病情逐渐加重,近来疼痛明显加重就诊。
  查:左下肢轻度肿胀、青紫,以左足明显。左足触之冰凉。
  舌稍青,苔白而厚。脉涩。
  中医诊断:脱疽,寒湿证。
  治宜散寒除湿。
  选溶栓通脉散1号600g,早晚各10g,温开水冲服,一月 1 疗程。
  嘱戒烟酒,避寒湿,防创伤。
  2010年2月8日二诊,患足疼痛稍减,肿胀、青紫基本消退。原方再服一月。
  2010年3月12日三诊,患肢歇性跛行基本消失,患足转温,休息时疼痛消失,行走时稍觉疼痛,色泽基本恢复正常。
  前法继续治疗月余痊愈。
  近日随访正常。


  病历 3,杨某,男,38岁,2010年1月22日就诊。
  患者左足曾有受冻史,两年来无明显诱因渐觉左足疼痛,走路时加重。到兰州某医院诊断为“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经治疗时轻时重。近两月来疼痛逐渐加重,且冰凉。第1、2趾趾缝逐渐溃烂。多方治疗无效,病情不断加重就诊。
  自述左足持续性剧烈疼痛,以足趾为甚,遇冷加重,夜间痛甚,难以入睡。
  查:左足青紫、肿胀,趾甲厚而脆。第1、2趾趾缝溃烂。左足触痛明显,触之冰凉,足背动脉搏动消失。
  舌青紫,脉涩。
  中医诊断:脱疽,寒凝血瘀证。
  治宜温阳散寒,活血化瘀。
  选溶栓通脉散3号600g,早晚各10g,温开水冲服,一月 1 疗程。
  嘱戒烟酒,避寒湿,防创伤。
  2010年2月26日二诊,患足疼痛稍减,青紫肿胀稍有消退,溃烂面缩小。原方再服一月 。
  2010年3月31日三诊,患足转温,休息时患足疼痛基本消失,行走时稍觉疼痛,青紫肿胀基本消退,溃烂面基本愈合。
  改服溶栓通脉散5号,早晚各10g,连服一月。
  2010年5月1日四诊,休息时患足疼痛消失,行走时仍稍觉疼痛,患足色泽基本恢复正常,溃烂面愈合。
  溶栓通脉散5号再服一月痊愈。
  近日随访正常。


  病历4 ,刘某,男,39岁,2010年3月22日就诊。
  患者患“血栓闭塞性脉管炎”10余年。始发于右下肢,继而累及左下肢,曾在多家医院治疗,时有好转,但反复不愈,近两年来疼痛不断加重,且右侧第4.5趾逐渐溃烂坏死。
  自述双下肢发凉、持续性疼痛,右足第4.5趾为甚,疼痛剧烈,夜间更甚,难以入睡。
  查:双下肢青紫,肌肉萎缩,汗毛脱落,双足紫暗,趾甲变薄粗糙而脆。右足更甚,第4.5趾溃烂坏死,有少量清稀脓液。双足触痛明显,触之冰凉,足背动脉、胫后动脉搏动消失。
  伴消瘦、精神差、食欲不佳。
  舌淡紫,苔薄,脉细涩。
  中医诊断:脱疽,气虚血瘀证。
  治宜补气行血,化瘀通络。
  选溶栓通脉散5号,早晚各10g,温开水冲服。连服二月 1 疗程。
  嘱戒烟酒,避寒湿,防创伤。
  2010年5月26日二诊,双下肢疼痛稍减,夜间稍可入睡,右侧第4.5趾溃烂坏死如前,脓液基本消失,原方再服二月。
  2010年8月2日三诊,双下肢基本转温,小腿疼痛基本消失,青紫基本消退,汗毛渐长。遇冷或活动时双足疼痛仍较明显。右侧第4.5趾脱落,脱落面结痂。
  原方继服二月后诸症消失,精神食纳基本转佳。右侧第4.5趾脱落面愈合。
  近日随访正常。

  另外适当配用抗菌素。

  但这只能参考,治疗一定要找中医执业医师辨证治疗。

5,济南中医脉管炎医院治疗静脉曲张怎么样?

挺不错的,是华东地区唯一国家级周围血管病医院,治疗静脉曲张、脉管炎什么的很厉害,有实力,技术不错,我查了下资料如下:济南中医脉管炎医院依托山东周围血管病研究院等全国数百家权威周围血管疾病科研单位支撑改建而成,坐落于济南市济微路125-7,北临七贤广场,建筑面积6000余平方米,交通方便,环境优美,是省内首家是集医、教、研为一体,专业化治疗静脉曲张、脉管炎、静脉炎等周围血管疾病的特色专科医院。1958年正式成立,在成立之初就确定了“精诚、厚德、竞进、济生”的医院精神和“至精、至诚、至爱”的院训,并以“精湛行笃立诚致广”为座右铭,一直前行于周围血管病研究和诊疗的道路上,领跑于中国周围血管病治疗的最前沿。经过几十年的不懈努力,为现在济南周围血管病医院的大发展大繁荣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6,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原因

目前公认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三大因素:静脉血流滞缓、静脉壁损伤和血液高凝状态。
1.静脉血流滞缓
静脉血流滞缓增加了激活的血小板和凝血因子与静脉壁接触的时间,容易引起血栓形成,若发生在受损的静脉内膜,则血栓发生的概率大大增加,是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首要因素。
2.静脉内皮的损伤
静脉内皮具有良好的抗凝和抑制血小板粘附聚集功能,若静脉内膜受损可致静脉内血栓形成。常见于化学性损伤、机械性损伤、感染性损伤。
3.血液高凝状态
血液高凝状态使血液在静脉系统内易于凝固,加之内皮损伤或血流缓慢则可形成深静脉血栓。
在以上三大因素中,每一因素都与血栓的发生密切相关,但单一因素尚不能独立致病,常常是两个或三个因素的综合作用造成深静脉血栓形成。

7,下肢深静脉血栓是怎么形成的?形成因素是什么??

一)静脉血流滞缓
手术中脊髓麻醉或全身麻醉导致周围静脉扩张,静脉流速减慢;手术中由于麻醉作用致使下肢肌内完全麻痹,失去收缩功能,术后又因切口疼痛和其它原因卧床休息,下肢肌肉处于松弛状态,致使血流滞缓,诱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据Borow报道手术持续时间与深静血栓的发生有关,手术持续时间1~2小时20%发病,2~3小时46.7%,3小时以上62.5%(国外报道的发病率远较国内高),并发现50%在术后第1天发生,30%在术后第2天发生。Sevitt从临床上观察证明血栓常起自静脉瓣膜袋,静脉连续处以及比目鱼肌等处的静脉窦。比目鱼肌静脉窦内的血流,是依靠肌肉舒缩作用向心回流,因此它是血栓形成的易发部位。血栓也可发生于无瓣膜,但易发生血栓,可能因被前方的右髂总动脉压迫所致。约24%髂外静脉是有瓣膜的,在此瓣膜的近端也有相当高的血栓发生率。
(二)静脉壁的损伤
1、化学性损伤
静脉内注射各种刺激性溶液和高渗溶液,如各种抗生素、有机碘溶液、高渗葡萄糖溶液等均能在不同程度上刺激静脉内膜,导致静脉炎和静脉血栓形成。
2、机械性损伤
静脉局部挫伤、撕裂伤或骨折碎片创伤均可产生静脉血栓形成。股骨颈骨折损伤股总静脉,骨盆骨折常能损伤髂总静脉或其分支,均可并发髂股静脉血栓形成。
3、感染性损伤
化脓性血栓性静脉炎由静脉周围感染灶引起,较为少见,如感染性子宫内膜炎,可引起子宫静脉的脓毒性血栓性静脉炎。
(三)血液高凝状态
这是引起静脉血栓形成的基本因素之一。各种大型手术是引起高凝状血小板粘聚能力增强;术后血清前纤维蛋白溶酶活化剂和纤维蛋白溶酶两者的抑制剂水平均有升高,从而使纤维蛋白溶解减少。脾切除术后由于血小板骤然增加,可增加血液凝固性,烧伤或严重脱水使血液浓缩,也可增加血液凝固性。晚期癌肿如肺癌、胰腺癌,其它如卵巢、前列腺、胃或结肠癌,当癌细胞破坏组织同时,常释放许多物质,如粘蛋白凝血活素等,某些酶的活性增高,也可使血凝固孕药,可降低抗凝血酶Ⅲ的水平,从而增加血液的凝固度。大剂量应用止血药物,也可使血液呈高凝状态。

8,腿上有青筋怎么办

你的青筋主要是由于血液不循环造成的,医学上叫静脉曲张,具体原因也很多 在饮食方面,应多吃高纤、低脂饮食及加强维他命C、E的补充。在日常生活方面,则应控制体重,避免服用避孕药、避免穿著过紧的衣物及高跟鞋、跷二郎腿及避免久坐或久站。每天睡前将腿抬高一段时间,睡觉时可侧睡左边以降低骨盆腔静脉的压力。 用按摩油按摩液可以促进血液循环! 或者练下腿部运动 1)锻炼小腿肌肉。小腿肌肉是一个辅助血泵,帮助静脉把血液泵回心脏,可减慢静脉曲张恶化。当小腿长期缺乏运动,便失去了这个功能,骑脚踏车、步行和游泳都有助强化小腿肌肉。 2)睡眠时,把双脚轻轻垫起,促进双脚血液流动,纾缓静脉的压力。 3)可穿著压力袜,不过,由于压力袜较局促,夏天并不好受。

9,大腿上有很明显的青筋是怎么回事

可能是静脉曲张导致的,静脉曲张表现为: 表层血管像蚯蚓一样曲张,明显凸出皮肤,曲张呈团状或结节状; 2.腿部有酸胀感,皮肤有色素沉着、脱屑、瘙痒,足踝水肿; 3.肢体有异样的感觉,针刺感、奇痒感、麻木感、灼热感; 4.表皮温度升高,有疼痛和压痛感; 5.局部坏疽和溃疡。 若为单纯性下肢浅静脉曲张,一般临床症状较轻,进展较慢,多表现为单纯曲张,少数情况可有血栓性静脉炎、静脉溃疡等情况;若为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甚至深静脉回流受阻情况,则病情相对较重,小腿站立时有沉重感,易疲劳,甚至下肢的肿胀及胀破性疼痛,后期则发生皮肤营养性变化,脱屑、萎缩、色素沉着、湿疹溃疡的形成。

查看全部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