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课堂自主学习教学:
一、立足愉快英语教学课堂,实施“多维激励性评价”调控
新型英语课堂教学模式需要民主、和谐、轻松的学习氛围,实施英语愉快教学策略,即在英语课堂上引入了相关活动的游戏比赛、幽默式造句、情景剧表演、课堂脱口秀等小组采访报道等在组织调控时需要实施激励性评价策略:①实施激励性语言评价调控如:great!wonderful\super\that’s cool黄金搭档\黑金搭档\come on \good job\i love you \it doesn’t matter try next time等②实施激励性小组合作,量化评价策略调控 如评价小组时可以参照:70%内容+10%表演+10%创意+10%纪律,评出红旗组——乌龟组中在纪律分上面可以有效控制课堂纪律,促成教学活动的有效完成③实施系列手势和物质评价调控,如竖起两个大拇指表示 very good 竖起一个大拇指为levela,竖小拇指表示come on !耸肩膀说sorry,通过体态语暗示来评价,其中在小组合作上可以通过画小花、贴红旗,奖实物等手段进行合理评价调控,另外实施教学评价多元化,可以是教师评学生,学评评学生,学生评小组等。这样的多维评价可使英语课堂教学秩序井然,保证了语言运用交际得以有序进行,促成了课堂教学成效达标。
二、发展学生多元智能素养,实施学生“多维互动”的调控
在英语课堂上,新教材提供了大量的任务,如:连线,配对,对话,答问,调查,填表,唱歌等。这些任务要求对学生学习英语的听、说、读、写能力进行训练是创建有效的英语课堂教学就需要教师根据教材内容,联系学生的实际和学生已有的经验创设语境,复习旧知识,引入操练新知识,让每一位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在活动中对学生的语言能力、运动能力、推理能力、表述能力、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等进行有侧重的训练。众听周知,不同的学生有着不同的学习品质,新型英语课堂倡导“说说”“唱唱”“跳跳”“玩玩”,全方位培养学生各种素养。如某一小组内,有口语优秀的孩子,有表演优秀的孩子,有书写优秀的孩子等,教师有意识地组成小团队来调控英语课堂教学活动,教师依托一定的标准将学生分成男子队与女子队;groupa与groupb,前三排与后三排,以及各个活动小组进行活动比赛。教师组织教学时依托示范——操练——展示的原则,让小组同学讨论、实践、展示或比速度、准确度,或比声音频率,或比表演成效,或比创新程度,让学生在每节课参与活动不少于2次;教师尤其该注重张扬学生个性发扬学生优,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小组与小组,学生与小组、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多维互动,使得课堂教学立体化,在此起彼伏的活动中,学生精力充沛,注意力集中,真正体现students_centered(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另外教师对小组成员进行编号,采取“抓阄“的形式选定名额,或abcd组相互交换选人的方式,或教师以levela levelb等标准由本组选人的方式选定展示者,这样让组内每个学生都能登台而避免小组内滥宇充数的南郭先生存在,使得学生人人有习武所,用武之地,让孩子在“学中用,用中学”,充分锻炼自己的多元智能,习得英语知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三、巧用布白艺术,实施教师组织教学“多维暗示”调控。
有效的英语果堂教学调控艺术有时候需要一定的布白艺术。如:在教室黑板左侧上方进行每周一格言“where there is a will ,there is a way”
(有志者,事竟成)
“two heads are better than one hand
(两个脑袋要比一个脑袋聪明)暗示学生在意识交流上形成进取精神与合作意识,教师给每位学生取上颇有意味的英语名字,如lin coln(林肯)diana(女王)jackson(歌手)使拥有这些名字的同学也与这些伟人的特质相缘,暗示学生发展自我吸取他人优点不断进步,同时创设了一定英语交际的范围;另外学生的优秀英语作品展示,如优秀习作,优秀听写及学生在这样的“布白”中上课,熏陶“阳光、进取、合作”的氛围和英语思维氛围,另外在课堂教学组织上,教师形成自己的个性化调控技巧。如教师作嘘状,表示 be puiet,教师作乐队指挥,一个动作表示“齐读”,一个动作表示“停止”,教师拍三下表示“one two three,stop”教师指令“attention,学生“one two”坐如钟,教师站在讲台中央,扫视全班全体肃静,教师激情满怀,学生斗志昂扬,教师是传播知识和积极信念的人,其言谈举止就是教学“布白“,有效的英语课堂教学需要有效品质的英语教师才能真正的实施好。
如何有效提高初中学生的英语词汇学习能力
基于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育思想,通过预测学情,预测可能性,使教学目标更加全面而明确,教学效果更加明显并且能够较长时间持续。用“以人为本”的理念统领教学关系,践行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
2.课例设计选择与设计:
《英语课标》强调课程实施的实践性和开放性,倡导开放互动的教学方式与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确保学生之间的有效合作,相互尊重,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3.课例研究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掌握相关词汇
(2)掌握相关语法
(3)掌握相关句型
过程与方法目标
(1)学会合作
(2)学会尊敬
(3)共同发展
4.课例研究内容:学习看病的相关话题
5.研究重点与难点:掌握该句型并能拓展该句型。
6.研究过程
(1)问题的提出
记得英国语言学家威尔金斯曾经说过:“没有语法,人们表达的事物寥寥无几,而没有词汇,人们则无法表达任何事物。”可见,词汇教学在英语教学中是不容忽视的。然而,词汇学习又恰恰是很多学生的一个难点,怎样帮助学生学会并能记住这些英语单词呢?有的老师认为:既然要以学生为本,提倡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那么英语词汇的学习是否也可放手让学生自主完成呢?因为如果学生具备了单词自学的能力,英语学习就会显得容易得多,并且这样做即节约了课堂时间。
我认为对于大部分初年级的学生来说,由于缺乏一定的自学能力和学习自觉性,这种做法行不通。有一部分学生自学后虽然能掌握单词的发音,但至于词的用法、区别等方面他们仍一头雾水。于是究竟如何在课堂有限的时间内,高效地进行词汇教学呢?带着这个研究主题,我在初中教授 Staying healthy中Health problems这两页内容时,进行了一次“三实践二反思”的课例研究活动,从而探索提高英语课堂中词汇教学有效性的方法。
(2)、实践与分析
英语教材这部分内容是由于这两页虽说内容较多,但主要的重点也是难点就是六个与健康问题相关的词汇:a headache, a stomach ache, toothache, a cold, a fever, a sore throat.这6个词汇中只有a cold是学生容易掌握的,其余5个单词又长又难读,在朗读上有连读等学生不太熟练的朗读技巧,然而恰恰就是这6个词贯穿了我的这整堂课。让学生掌握词汇之后,我才能让他们讨论患这些病的原因,并对这些病人提一些建议。学生在课堂各个环节的活动中都必须使用这些词汇,所以对我来说第一部分的词汇教学是否有效是整堂课高效的关键。这正是研究词汇教学有效性的一个良机。
实验一:词汇教学环节
步骤一:我以一张看病的图片来引出Health problem的话题之后,问学生常见的有哪些健康问题?由于在这方面学生本身没有相关词汇,只有个别优秀生说了一个have a cold之后就陷入僵局。
步骤二:我利用了多媒体展示图片,第一张是一个女孩捂着头,学生一看就明白是头痛,但单词是什么?他们都看着我,不知如何是好?
步骤三:我在幻灯上的图片下面同时展示了单词、音标及读音。一下子,学生就大声地跟读起来。与此同时,我在黑板上写下了a headache,并在a下面写上音标,再请全体同学一起朗读了两遍。学生们读得既大声又整齐。
步骤四:我抽了5位学生个别朗读来检测学习情况。由于刚领读过,站起来的学生毫无问题,都能清楚地读准单词。
其余5个词汇我也是用同样的方法依次教授,一切似乎都很顺利。
步骤五:我让学生看着我的板书全班集体朗读黑板上的6个词汇,在前面加上have(板书见图一)。学生在读a headache, a stomach ache, a fever与 a sore throat时都有一些问题,于是我又进行了集体帮助。
步骤六:我采用了“拖拉机”式,每个学生读1个短语,依次朗读黑板上的词汇,学生仍在朗读a headache, a stomach ache, a fever与 a sore throat上出现问题,老师再次一对一帮助。
在这个过程中,一部分不够自信。
班级每位学生都轮过一遍之后,我不得不进入第二个Pair work的环节。这环节是让学生看着刚才引出单词的图片,进行一问一答“what’s wrong with him?”,“He has (a)…”.这个活动的目的是检测并巩固所学词汇,但仍有在这个环节中单词表达上出错。整个过程用时约11分钟。学生站起来时就有畏惧的表情,显然对这些词的朗读还存在问题。
对实验一词汇课后的反思:
1、从授课形式上说,单词教学还是老师教、学生学,没有发挥出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学生只是跟读。
2、老师在教学同时缺乏对词的分析与归纳,只限于领读单词。
3、教学单词花费的时间较长,但在后面的环节中,个别单词学生运用时仍然不会读,显然效果不理想。
在反思了第一节课的问题之后,我对设计有了做了这样几个修改:
1、与其直接给出发音,不如让学生先自己根据音标拼读单词,让他们自己先有一个学习的过程体验,对他们的记忆可能有所帮助。
2、给学生一定的自我消化时间,或发挥小组互助的优势,让学生在学习后有一个自我巩固与学习的过程。
3、老师在教读单词时可关注构词法,及帮助学生归纳词汇之间的共性,有助于拼写单词与记忆单词。
4、虽说是单词,但如果把单词放入一定的情景中,有助于学生的理解与记忆。
在进行了反思之后,我重新设计了教案,随后在平行班进行了相同教学内容的第二次实践课。
对实验二后的反思:
第二堂课在单词教授环节中,我在方法上进行了较大幅度的改动,例如,增加了学生试读环节,并把这个环节放在看病的情景中,使学生提高了兴趣,并促进其对词义的理解,通过试读,培养了他们拼读单词的能力及加深了对词语的印象。增加了一个小组活动,提高了学生在单位时间内活动面及量,并利用学生资源,进行自助学习。
从结果看,学生确实在朗读和单词拼写上比第一节课好很多。在后面训练句型环节中,老师不再需要帮助学生纠正新词的发音,从而节约了时间。
(3)、提高英语词汇教学效益的几点思考:
词汇教学的关键要素:让学生对单词音、形、义相结合。“授之以鱼,不若授之以渔”,词汇教学要关注方法的传授。
1、借助音标词,引导学生尝试拼读。
顾泠沅老师在“实践筛选”的基础上,总结出了“尝试指导、效果回授”的教学策略。建议教师采用“尝试指导”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边听、边想、边尝试,促使他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在尝试过程中,学生改变了以往被动听讲的学习方式。实践中,确实大面积提高了教学质量。
我在第一次上课时,基本采用了教师教的授导型模式,没有让学生自己尝试,导致离开老师,学生就不敢自信地读。第二第三次课上,我出示音标词之后让学生自己尝试拼读,并进行生生互助,效果好了很多。
学生在试拼过程中,既训练了他们拼读音标的能力,又使他关注了单词的拼写及发音规则,有利于他们对单词的记忆。最主要的是强化了学习过程,使他们能正确发音,真正掌握拼读单词的方法。
2、利用构词法,帮助学生记忆单词。
各个词汇之间是有联系的,而且系统性很强,教师在教学中也应该利用词汇的这些特点,立足于词汇系统之上,便于学生记忆单词。当然对于这些特点教师也不能够直接把它们说出来,最好能在集中教学词汇时呈现出来,让学生自己去总结、发现,这样的学习有学生亲自的参与,更能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
比如:我在第三次上课时,黑板上呈现了a headache, a stomach ache和 toothache之后,问了学生一个问题,“Do they have the same part?”(它们有相同部分吗?)学生在观察之后就回答到,这三个单词都以-ache结尾,而且发音也一样。接着我又问:“那么-ache这个词根是什么含义呢?”学生异口同声:“痛。”经过这样的过程之后,学生对这三个词记忆深刻。在后来的检测单反映,学生对它们的拼写正确率比第一节课高出许多。显然,利用构词法单词教学中重要的策略之一。
3、创设情景,帮助学生理解单词。
有了贴近生活的情景,不仅增强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而且更有利于他们对单词的理解,并熟悉单词的用法。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所说:“词语要嵌在上下文里头才有生命,才容易记住,才知道用法。”由此可见情景教学法可使学生通过语境更加深刻地理解单词的用法和多种意义,从而对于单词的记忆更加牢固。
在我的第一次课上,我是利用图片教授单词,我认为这样比较直观,学生容易理解含义。但是事实上,由于6个单词都与疾病有关,很相近,因此到后来学生出现了混淆及反应不出的现象。修改之后,我把这些单词放在“看病”的情景中,同时又配上图片,课堂上师生、生生利用了贴近生活的对话“你哪儿不舒服?”“我头痛。”,学生带有感情的讨论,帮助他们加深印象,方便他们记忆并运用单词。课堂效果良好。因此,老师在教授新词时,可以为学生创设一些他们熟悉的生活情景,有助于学生对词的记忆。
4、留出空间,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在学了新单词之后,学生不通过自己动脑去朗读,而只是跟读是不可能真正会读,只有通过自己的尝试,寻求帮助才能真正学会。因此,老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要留出一定时间让学生消化,采用小组互助更能提高效率。
在课堂上,我在新词引入结束之后,留出约1分钟左右的时间让学生自己在小组内思考单词的正确读音及拼写,在组员的帮助下互相纠错并寻找适合自己的记忆方法。这一过程使得学生在之后的朗读中充满自信。
关注学生学习过程,学生自学单词,也需要尝试,需要空间,进行亲身体验和自我完善。这将对学生学习单词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总之,教师应重视发挥学生学习词汇的主动性,让学生发现新词和总结规律,并通过实际交际活动,在一定的语言情境中学习和掌握词汇。在英语教学实践中要进行词汇教学改革,教学形式要多样化,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和记忆策略,使他们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记忆方法和词汇学习技巧,从而促进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全面发展。
参考答案
1-5 CABCB 6-10 ACBCA
11-15 CCBAB 16-20 AACCA
21-25 CCACB 26-30 ADDAA
31-35 CCADD 36-40 EDGBF
41-45 BDCAD 46-50 CCBAB
51-55 CBABC 56-60 CACAB
61. about 62. driving
63. to protect 64. Why
65. are being used 66. a
67. useless 68. them
69. than 70. completely
短文改错:
71. I believe eat ... eat → eating
72. ... keeps people health.
health → healthy
73. ... are a better way ... are → is
74. ... at our daily life. at → in
75. ... chance for communicate.
communicate → communication
或for → to
76. ... meal are healthier ... meal → meals
77. ... for us eat ... eat 前加to
78. ... I had dinner ... had → have
79. ... the each of us. 掉the
80. But we'd better ... But → So
一、ACCDBCBDCDA。
二 1. Cheese. 2. They taste sweet. 3. The girl. 4. It’s for the cake. 5. Three.
三、
1. smells so delicious
2. Have a try
3. What are these
4. Would you like to 5. I’
m making an apple pie
四、 1.Would you like to 2. It looks lovely 3. I’m afraid I don’t like eating 4. doesn’t smell fresh 5. Your advice sounds great
这是教学模式
为贯彻落实《关于印发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课业负担深入推进素质教育十项规定的通知》(渝教基〔2011〕57号)、《关于印发深入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育质量十项规定的通知》(渝教基〔2012〕65号)和《重庆市义务教育“卓越课堂”五年行动计划》(渝教基〔2012〕53号),针对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能力培养方面的薄弱环节,经研究,决定在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全面实施以实践大课堂为重点,以科技、阅读、演讲、书法、英语等为抓手的能力提升行动计划(简称“1+5”行动计划),
为贯彻落实关于印发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课业负担深入推进素质教育十项规定的通知》(渝教基〔2011〕57号)、《关于印发深入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育质量十项规定的通知》(渝教基〔2012〕65号)和《重庆市义务教育“卓越课堂”五年行动计划》(渝教基〔2012〕53号)针对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能力培养方面的薄弱环节。决定在我校全面实施以实践大课堂为重点,以科技、阅读、演讲、书法、英语等为抓手的能力提升行动计划(简称“1+5”行动计划),推进我校课程辅助活动的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逐步形成学校文体特色。
树人文学社、瑾瑜文学社、漂书俱乐部、书法协会、动漫社、灵舞社……八中在文化管理方面坚持通过多种社团组织建设和学生喜欢的活动,以文化人,以文载人。在推进素质教育的进程中,即将推行的课改正是八中基础教育改革和谋求发展的新亮点。校长张勇表示,课改的基本着眼点是“基础+特长”,提倡因材施教,让学生在兴趣中体验到学习的快乐,取得更大的收获。“2(两项体育锻炼技能)+2(一项艺术,一项科技活动)”方案是重庆市教委推动素质教育的一个极好抓手,近年来,八中努力践行的全方位发展学生的路子已经占领素质教育的制高点。
“2+2项目”,即通过学校组织的课内外体育、科学和艺术教育活动,让每个学生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能够掌握两项体育运动技能和一项艺术特长和一项科技特长。在农村硬件、软件条件相对不足的情况下,怎样有序推进“2+2”项目,是摆在后小人面前的一道不容忽视、不容逃避的难题。我们以“解题”的姿态,认真“解读”、切实“解决”,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据2016年3月学校官网信息显示,学校占共包括观音桥校区(老校区)和铁山坪校区(新校区)。观音桥校区毗邻观音桥商圈,占地54亩;铁山坪校区位于铁山坪森林公园入口处,占地300亩。共有班级112个(含国际班),学生6000余人。 截至2015年7月25日,重庆市第十八中学办学基本情况: 教育集团 形态校名校区(两个) 观音桥校区、铁山坪校区 捆绑帮扶学校 203中学、望江中学、开县铁索桥中学 领雁学校 开县后河中学 集团化发展学校 重庆十八中两江实验中学 民办学校(建设中) 香港尖置国际学校 据2016年3月学校官网信息显示,学校有教职工412人,其中博士生1人、研究生30人、本科生328人,研究员级教师1人、高级教师106人、中级教师204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奖1人、全国模范、先进教师4人、特级教师2人、市级骨干教师30人、区级骨干教师56人,区学科带头人15人、区教育导师8人。 特级教师(2人):孔祥安 、余晓钉 博士研究生(1人):缪晗 重庆市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个人:罗丞 重庆市德育先进个人:张帆 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全国优秀教师、全国百名德育科研名师(1人):任中才
1、市教委直属学校从2015年开始逐渐停办初中,八中渝北校区在建设中,渝北校区会办初中。 2、八中选址渝北空港新城中央公园片区,占地300亩,办学规模为120个教学班以上,在校学生约6000人。根据安排,新建学校预计2017年建成投入使用,具体开学时间根据学校修建情况而定。 3、预计中的八中渝北新校区初中招生片区范围:渝北两路融创嘉德项目、公园大道项目和鲁能中央公馆项目。 扩展资料 重庆八中素以管理科学,严格著称,校风正,学风浓的特点尤为社会所推崇。在深化改革的过程中,八中树立全面育人,综合提高的教育理念,教学成就蜚然,初中被誉为"高质量的初中";高中高考的重点大学升学率六年来一直名列前茅。 学校是全市唯一连续数年荣获重庆市高中教学质量"特优奖"的学校,并多次获教育教学管理奖和教改科研奖。仅近几年,在全国,市级各科学竞赛,科技竞赛及艺术比赛中逾千人获得各种奖励。现高中各年级设有理科实验班,为一流重点大学培育高素质的创新人才。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重庆市第八中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