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能不能两全?辩论求一辩不能两全的发言稿 第一组
集体利益作为一定社会成员利益的集合,本质上是每个成员利益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在现实生活中,不管个人主观上怎样超脱各种关系,他在社会意义上总是这些关系的产物。从这个角度讲,任何个人都离不开社会和集体。在马克思主义看来,个人在社会和集体中的活动,既是为了他人,也是为了自己,他提供给集体和社会的价值越大,自身的发展和进步就越快,个人价值和利益实现的程度也就越高。这就启示我们,在选择和确立个人价值目标时,必须考虑到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利益的统筹兼顾。正是从这个意义上,邓小平同志指出:“在社会主义制度之下,归根结底,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是统一的。”
关于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演讲稿 第二组
(1)个人利益是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而个人主义是主张以个人为中心,一切从个人出发,为了满足个人私欲而不惜损害社会和他人利益的一种思维体系。正当的个人利益与个人主义从目的、方向、手段、地位等方面都有严格的区别。
(2)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国家、集体和个人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国家和社会尊重和维护个人的正当利益。
(3)可见,追求和维护正当的个人利益并不是个人主义,只有主张个人本位,为了满足个人私欲而不惜损害社会的他人利益的才是个人主义,笼统地说,
个人利益和群众利益可以两全辩论赛材料? 第三组
在团体赛中,尽力付出,如果获奖是团体利益,同时也是个人利益;若团体未获奖,则靠自己的发挥也能得到个人奖。
2008年北京奥运会赛场上,有一个高大英俊的身影始终吸引着人们的视线,他就是中国篮球队员姚明。姚明原在上海东方队打球,虽然个子很高,身体素质很好,篮球技术进步很快,但他从来都把自己看作集体队伍中的普通一员,完全融于集体当中,与队友默契配合,率领东方队夺得了全国CBA联赛冠军,帮助中国队连续获得亚运会、亚锦赛冠军和2次奥运会第八名。在实现集体利益的过程中,姚明的个人理想得到实现,个人利益进一步升值。2002年6月26日美国NBA选秀大会上,姚明被休斯顿火箭队作为状元秀顺利选中,成为大联盟历史上第一个在首轮第一位被选中的外国球员,在火箭队里,姚明不负众望,成为火箭队的核心球员,实现了他梦寐以求的夙愿,不仅年薪达到了上亿人民币,还作为球队核心,带领火箭队连续四个赛季杀入季后赛,成了NBA联盟中数一数二的顶级中锋,在大联盟刮起了中国旋风。相反,作为亚洲首位进入NBA的中国篮球明星王治郅,当祖国母亲召唤他的时候,他在别人的唆使下,却断然拒绝,割断了与祖国的一切联系,坚决不参加中国队的有关比赛,结果中国队在当年的亚运会上铩羽而归,王治郅不仅遭到了国人的一片批评声,也影响了自己的国际形象,技术水平迅速下滑,最终成了NBA的弃儿。姚明和王治郅正反两方面的事例告诉我们:作为一个人,只有紧紧地融入集体当中,在为集体作出贡献的同时,也才能使自己不断经受锻炼和成长,实现个人的理想和人生价值。
求辩题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可以两全的二辩驳论 第四组
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两全。就是个人始终把自己当成集体一部分,集体也始终照顾到个人的利益。
如果个人觉得集体支付的利益不足,就可能脱离集体,同样,集体觉得个人存在或者支付个人利益会损害集体的利益(感觉收了个废物),同样也会排除出集体。
官哲所谓的辩证统一,目的更多是说服个人出让自己利益,满足集体利益。但实际上,付出越多回报越多规则,对个人和集体都是一样适用的,想让个人与集体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就得保证个人与集体都互相妥协,在利益分配上达成一致。
%%%%%%
以下是官哲标准回答,做题用,做人用不用自己考虑~~~
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包括社会、国家利益)是辩证统一的,在本质上一致的.一方面,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互动为前提.另一方面,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辩证统一,并不是说二者完全一致.集体利益是全局利益、长远利益的体现,而个人利益一般表现为局部利益和眼前利益.集体主义原则要求个人把集体利益放在首位,为了集体利益放弃个人利益,必要时牺牲个人的利益乃至生命来保卫集体利益.
怎样辩论个人利益与群众利益可以共存的辩论赛 第五组
个人利益,是个体的人的利益,与私人利益是相对应的。群众利益,是一部分人的利益,与集体利益是相对应的。人民利益,是全体人民的利益,与国家利益是相对应的。
三者而言,个人利益即私人利益,是与私有制或者私有财产相对应的,从前它是与集体利益或人民利益是相对的,被社会所轻视甚至敌视,如今应着历史的惯性,他往往被社会所忽略甚至所侵犯。集体利益可以是一部分人的利益,通常是指一个村、一个单位的集体的利益,而不是单纯的一部分人的,是社会主义道德所提倡的。人民利益是社会主义所提倡的,然而正是因为他覆盖面太广,所以又是最虚的,是看不到的,而人民的根本利益一说,更是看不清,摸不着的。
从个人利益到私人利益再到私有财产,到最后的私有财产受到法律的保护列入宪法。应该说个人利益受到了法律的充分尊重。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却并没有得到切实的落实,它往往被集体利益、人民利益所掩盖,没有在实际意义上的与它们的平等的地位。所谓的集体利益、人民利益又往往与某些人的商业利益和另一些人的政治利益息息相关,常常被用作侵害百姓个人利益的幌子。
这一点可以从全国各地的发生“暴力拆迁”事件中得以证实。
在道德层面,我们该如何做到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兼顾? 第六组
个人利益是人民的权利,抹杀了个人利益也就无所谓为人民群众谋利益。
首先不要忘记,良好的包括国家在内的共同体必然是“自由人的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这是马克思的话。
其次,不要以为天天进行集体主义教育就能实现个人与集体利益结合,两者真正的结合点是共同体关心每一个人,解决个体无法解决的难题,同时切实保障公民的自由和民主权利,从而在制度层面实现两者利益的密切结合。
扩展资料: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是检验党的一切执政活动的最高标准。”
我们必须把人民的根本利益同人民的具体利益结合起来。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有不同的表现形式,人民群众的整体利益是由各个方面的具体利益构成的。能否实现、维护和发展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检验我们党和领导干部执政能力和领导能力的重大考验。
实现以人为本、执政为民要求我们总是关注在工作实现好,维护好,发展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正确处理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妥善处理各种利益关系。
我们将认真考虑和照顾不同阶层、不同群体、不同领域的利益,努力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人民。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于涓:正确处理利益关系的四个方面
求解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不能两全 第七组
在微观方面,现实生活中个人与集体的利益有时是相互冲突的,而有时又是相互促进的,这是事实,应该承认。在这个层面上去论证是很难论证出结果的,你可以举出很多例子证明利益的冲突,而对方也同样可以证明双方相辅相成。所以不妨试一试从其它的角度去分析,在这需要明确的是个人不等于个人利益,集体也不等于集体利益,个人可以同时追求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分析个人对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诉求是什么,分析集体对集体利益的诉求是什么。从人的角度上分析,人的本性是什么样的,人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追求对自己有什么样的影响。所谓的保证集体利益才能保证个人利益,究竟是对集体利益的追逐还是对个人利益的追逐。还有就是这个辩题问的是能否两全,不知道你们是否定义了“全”。有一点疑问是当两者冲突时能否达到两全,当两者为了自己的利益相互妥协的时候能否达成两全,什么才是两全,是两者相互促进达成利益最大化,还是互相妥协得到利益但是又无法使某一方最大化。“全”的定义很重要,定义好了的话会使你们事半功倍
大学生辩论赛,求100个辩题 第八组
1.人性本善——人性本恶2.善意的谎言——讲诚信3.成功的关键是努力还是机遇
4.正方:温饱是谈道德的必要条件反方:温饱不是谈道德的必要条件
5.正方:安乐死应该合法化反方:安乐死不应该合法化
6.正方:艾滋病是医学问题,不是社会问反方:艾滋病是社会问题,不是医学问
8.正方:女性比男性更需要关怀反方:男性比女性更需要关怀
9.正方:治愚比治贫更重要反方:治贫比治愚更重要
10.正方:愚公应该移山反方:愚公应该搬家
11.正方:信息高速公路对发展中国家有利反方:信息高速公路对发展中国家不利
12.正方:金钱追求与道德追求能统一反方:金钱追求与道德追求不能统一
13.正方:社会秩序的维系主要靠法律反方:社会秩序的维系主要靠道德
14.正方:知难行易反方:知易行难
15.正方:各国政府应该全面禁烟反方:各国政府不应该全面禁烟
16.正方:国际网络应该受管制反方:国际网络不应该受管制
17.正方:真理越辩越明反方:真理不会越辩越明
18.正方:网络使人更亲近反方:网络使人更疏远
19.正方:成功的作品应该拍续集反方:成功的作品不应该拍续集
20.正方:电脑必将取代书本反方:电脑不会取代书本
21.正方:足球比赛引进电脑裁判利大于弊反方:足球比赛引进电脑裁判弊大于利
22.正方:都市化有利于人类发展反方:都市化不利于人类发展
23.正方:发展知识经济自然科学比社会科学更重要反方:发展知识经济社会科学比自然科学更重要
24.正方:美是客观存在反方:美是主观感受
25.正方:青春偶像崇拜利大于弊反方:青春偶像崇拜弊大于利
26.正方:先成家后立业反方:先立业后成家
27.正方:爱情是自私的反方:爱情是无私的
28.正方:夜晚对人类利大于弊反方:夜晚对人类弊大于利
29.正方:人类将毁于科技反方:人类将不会毁于科技
30.正方: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可以并行反方: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不能并行
31.正方:全球化有利于发展中国家反方:全球化不利于发展中国家
32.正方:信息传播发展会打击本土文化反方:信息传播发展不会打击本土文化
34.正方:个人利益和群众利益可以两全反方:个人利益和群众利益不能两全
35.正方:钱是万恶之源反方:钱不是万恶之源
36.正方:电脑给人类带来福音反方:电脑未必给人类带来福音
37.正方:流动人口的增加有利于城市的发展反方:流动人口的增加不利于城市的发展
38.正方:生态危机可能毁灭人类反方:生态危机不可能毁灭人类
39.正方:离婚率上升是社会文明的表现反方:离婚率上升不是社会文明的表现
40.正方:经济发展应该以教育发展为前提反方:教育发展应该以经济发展为前提
41.正方:医学发展应有伦理界限反方:医学发展不应有伦理界限
42.正方:外来文化对民族文化的发展利大于弊反方:外来文化对民族文化的发展弊大于利
43.正方:学生就业压力大有利于成才反方:学生就业压力大不利于成才
44.正方:中国足球走向世界关键在于商业化反方:中国足球走向世界关键不在于商业化
45.正方:跳槽有利于人才发挥作用反方:跳槽不利于人才发挥作用
46.正方:打假主要靠消费者反方:打假主要靠执法者
47.正方:现代社会男女竞争是平等的反方:现代社会男女竞争是不平等的
48.正方:安乐死符合人道主义精神反方:安乐死不符合人道主义精神
49.正方:思想道德应该适应市场经济反方:思想道德应该超越市场经济
50.正方:克隆技术的应用必将造福人类反方:克隆技术的应用必将殃及人类
51.正方:Internet能够改变世界反方:Internet不能改变世界
52.正方:汽车的发展取决于道路的发展反方:道路的发展取决于汽车的发展
53.正方:人口问题是未来社会发展的成败关键反方:人口问题不是未来社会发展的成败关键
54.正方:青少年素质的提高主要靠家庭养成反方:青少年素质的提高主要靠学校教育
55.正方:人是大自然的保护者反方:人是大自然的破坏者
56.正方:现代社会竞争比合作更重要反方:现代社会合作比竞争更重要
57.正方:世纪回眸喜大于忧反方:世纪回眸忧大于喜
58.正方:高中毕业生出国留学利大于弊反方:高中毕业生出国留学弊大于利
59.正方:发展经济应鼓励超前消费反方:发展经济不应鼓励超前消费
60.正方:网络经济是泡沫经济反方:网络经济不是泡沫经济
61.正方:现代社会男人更累反方:现代社会女人更累
62.正方:西部开发引知更重要反方:西部开发引资更重要
63.正方:城市交通问题主要是设施问题反方:城市交通问题主要是管理问题
64.正方:电视征婚利大于弊(女队)反方:电视征婚弊大于利(男队)
65.正方:物价上涨的总趋势是可以抑制的反方:物价上涨的总趋势是不可以抑制的
66.正方:进口高档消费品利大于弊反方:进口高档消费品弊大于利
67.正方:北京市乘车难的原因是人多车少反方:北京市乘车难的原因不是人多车少
68.正方:金钱的作用越来越大是一种进步反方:金钱的作用越来越大不是一种进步
69.正方:中国体育的发展应走竞技体育之路反方:中国体育的发展应走全民体育之路
70.正方:就文化而言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反方:就文化而言并非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
71.正方:大学毕业生择业的首要标准在于发挥个人专长反方:大学毕业生择业的首要标准不在于发挥个人专长
72.正方:人类社会应重义轻利反方:人类社会应重利轻义
73.正方: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应在当地吸纳反方: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不应在当地吸纳
74.正方:应对女性就业实行保护反方:不应对女性就业实行保护
75.正方:法治能消除腐败反方:法治不能消除腐败
76.正方:烟草业对社会利大于弊反方:烟草业对社会弊大于利
77.正方:效率必然牺牲平等反方:效率未必牺牲平等
78.正方:提倡购买国货利于经济发展反方:提倡购买国货不利于经济发展
79.正方:不破不立反方:不立不破
80.正方:未来社会,女性比男性压力大反方:未来社会,男性比女性压力大
81.正方:互联网络,使人越来越亲近反方:互联网络,使人越来越疏远
83.正方:拒绝毒品,教育比惩治更重要反方:拒绝毒品,惩治比教育更重要
84.正方:不以成败论英雄反方:自以成败论英雄
85.正方:法不容情反方:法也容情
86.正方:高薪能够养廉反方:高薪不能养廉
87.正方:近墨者黑反方:近墨者未必黑
88.正方:知足者常乐反方:不知足者常乐
89.正方:强将手下无弱兵反方:强将手下多弱兵
90.正方:名师出高徒反方:名师未必出高徒
91.正方: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反方:总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
92.正方:好心总会有好报反方:好心未必有好报
93.正方:响鼓无需重槌敲反方:响鼓也需重槌敲
94.正方:清官难断家务事反方:清官好断家务事
95.正方:事实胜于雄辩反方:事实未必胜于雄辩
96.正方:少年识得愁滋味反方:少年不识愁滋味
97.正方:身正不怕影子歪反方:身正也怕影子歪
98.正方:有志者事竞成反方:有志者事未必成
99.正方:万事开头难反方:万事中间难
100.正方:旁观者清反方:旁观者未必清
101.正方:功夫不负有心人反方:功夫也负有心人
102.正方:失败是成功之母反方:失败未必是成功之母
103.正方:知识就是力量反方:知识不等于力量
104.正方:五十步不可以笑百步反方:五十步可以笑百步
105.正方:笨鸟应当先飞反方:智鸟应也要先飞
106.正方:学海无涯苦作舟反方:学海无涯巧作舟
107.正方:不知者不为过反方:不知者也为过
108.正方:三个臭皮匠,抵个诸葛亮反方:三个臭皮匠,不如诸葛亮
109.正方:酒好不怕巷子深反方:酒好也怕巷子深
110.正方:存在的就是合理的反方:存在的未必就是合理的
111.正方:不应学“王婆卖瓜”反方:应当学“王婆卖瓜”
112.正方:“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好反方:“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不好
113.正方:尽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反方:不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114.正方:不要“自扫门前雪”反方:应当“自扫门前雪”
115.正方:不要“见风使舵”反方:应当“见风使舵”
116.正方:不可“得寸进尺”反方:应当“得寸进尺”
117.正方:不应“吹毛求疵”反方:应当“吹毛求疵”
118.正方:不可“异想天开”反方:尽可“异想天开”
119.正方:不可“我行我素”反方:尽可“我行我素”
120.正方:“一意孤行”,应当称赞反方:“一意孤行”,应当批判
121.正方:“难得糊涂”好反方:“难得糊涂”不好
122.正方:“班门弄斧”不可取反方:“班门弄斧”又何妨
123.正方:“嫉妒之心”不可有反方:“嫉妒之心”不可无
124.正方:“狂妄之心”不可有反方:“狂妄之心”不可无
125.正方:“杞人忧天”不该贬反方:“杞人忧天”实该贬
126.正方:人心叵测反方:人心可测
127.正方:文人相轻反方:文人相亲
128.正方:高枕无忧反方:高枕有忧
129.正方:开卷有益反方:开卷未必有益
130.正方: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反方:书读百遍,其义未必自见
131.正方:街亭失守,过在马谡反方:街亭失守,过在孔明
132.正方:应以理服人反方:应以礼服人
133.正方:成事在天反方:事在人为
134.正方:干一行,爱一行反方:爱一行,干一行
135.正方:“做”比“说”重要反方:“说”比“做”重要
136.正方:小事也应计较反方:小事不应计较
137.正方:从小事做起反方:从大事做起
138.正方:机遇出人才反方:机遇未必出人才
140.正方:逆境更能出人才反方:顺境更能出人才
141.正方:勤奋可以出人才反方:勤奋未必出人才
142.正方:学习好靠勤奋反方:学习好靠天资
143.正方:学习比实践更重要反方:实践比学习更重要
144.正方:素质教育应当废除考试反方:素质教育不应废除考试
145.正方:标准化试题弊大于利反方:标准化试题利大于弊
146.正方:高费上学利大于弊反方:高费上学弊大于利
147.正方:大学生应包分配反方:大学生不应包分配
148.正方:高分高能反方:高分未必高能
149.正方:文凭等于水平反方:文凭不等于水平
150.正方:听话的学生是好学生反方:听话的学生未必是好学生
151.正方:有钱就有幸福反方:有钱未必幸福
152.正方:金钱是万能的反方:金钱不是万能的
153.正方:追求理想与享受生活是矛盾的反方:追求理想与享受生活不是矛盾的
154.正方:竞争精神比互助精神更重要反方:互助精神比竞争精神更重要
个性与集体利益是相冲突的——个性与集体利益不是相冲突的
服从真理,需要独立思考——服从真理,不必独立思考
多疑是缺点——多疑是优点
做好事不应留名——做好事应当留名
谎话决不能说——谎话也可以说
160.正方:玩物必然丧志
反方:玩物也能长志
辩论赛辩题为大学生毕业择业的首要标准在于发挥个人专长,正方的辩词,和相关资料 第九组
1.正方:贸易保护主义可以抑制反方:贸易保护主义不能抑制(1986年亚洲大专辩论会第2场辩题)2.正方:发展旅游业利多于弊反方:发展旅游业弊多于利(1986年亚洲大专辩论会决赛辩题)3.正方:儒家思想可以抵御西方歪风反方:儒家思想不可以抵御西方歪风(1988年亚洲大专辩论会决赛辩题)4.正方:温饱是谈道德的必要条件反方:温饱不是谈道德的必要条件(’93国际大专辩论会初赛第4场辩题)5.正方:安乐死应该合法化反方:安乐死不应该合法化(’93国际大专辩论会半决赛第1场辩题)6.正方:艾滋病是医学问题,不是社会问题反方:艾滋病是社会问题,不是医学问题(’93国际大专辩论会半决赛第2场辩题)7.正方:人性本善反方:人性本恶(’93国际大专辩论会决赛辩题)8.正方:女性比男性更需要关怀反方:男性比女性更需要关怀(’95国际大专辩论会初赛第1场辩题)9.正方:治愚比治贫更重要反方:治贫比治愚更重要(’95国际大专辩论会初赛第2场辩题)10.正方:愚公应该移山反方:愚公应该搬家(’95国际大专辩论会初赛第3场辩题)11.正方:信息高速公路对发展中国家有利反方:信息高速公路对发展中国家不利(’95国际大专辩论会初赛第4场辩题)12.正方:金钱追求与道德追求能统一反方:金钱追求与道德追求不能统一(’95国际大专辩论会半决赛第1场辩题)13.正方:社会秩序的维系主要靠法律反方:社会秩序的维系主要靠道德(’95国际大专辩论会半决赛第2场辩题)14.正方:知难行易反方:知易行难('95国际大专辩论会决赛辩题)15.正方:各国政府应该全面禁烟反方:各国政府不应该全面禁烟(97国际大专辩论会初赛第1场辩题)16.正方:国际网络应该受管制反方:国际网络不应该受管制('97国际大专辩论会半决赛第1场辩题)17.正方:真理越辩越明反方:真理不会越辩越明('97国际大专辩论会决赛辩题)18.正方:网络使人更亲近反方:网络使人更疏远('99国际大专辩论会A组初赛第1场辩题)19.正方:成功的作品应该拍续集反方:成功的作品不应该拍续集('99国际大专辩论会A组初赛第2场辩题)20.正方:电脑必将取代书本反方:电脑不会取代书本('99国际大专辩论会A组初赛第3场辩题)21.正方:足球比赛引进电脑裁判利大于弊反方:足球比赛引进电脑裁判弊大于利('99国际大专辩论会A组初赛第4场辩题)22.正方:都市化有利于人类发展反方:都市化不利于人类发展('99国际大专辩论会A组半决赛第1场辩题)23.正方:发展知识经济自然科学比社会科学更重要反方:发展知识经济社会科学比自然科学更重要('99国际大专辩论会A组半决赛第2场辩题)24.正方:美是客观存在反方:美是主观感受('99国际大专辩论会A组决赛辩题)25.正方:青春偶像崇拜利大于弊反方:青春偶像崇拜弊大于利('99国际大专辩论会B组初赛第1场辩题)26.正方:先成家后立业反方:先立业后成家('99国际大专辩论会B组初赛第2场辩题)27.正方:爱情是自私的反方:爱情是无私的('99国际大专辩论会B组决赛辩题)28.正方:夜晚对人类利大于弊反方:夜晚对人类弊大于利('99国际大专辩论会AB组冠军对抗赛辩题)29.正方:人类将毁于科技反方:人类将不会毁于科技(2001年国际大专辩论会初赛第1场辩题)30.正方: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可以并行反方: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不能并行(2001年国际大专辩论会初赛第2场辩题)31.正方:全球化有利于发展中国家反方:全球化不利于发展中国家(2001年国际大专辩论会初赛第3场辩题)32.正方:信息传播发展会打击本土文化反方:信息传播发展不会打击本土文化(2001年国际大专辩论会初赛第4场辩题)33.正方:以成败论英雄是可取的反方:以成败论英雄是不可取的(2001年国际大专辩论会半决赛第1场辩题)34.正方:个人利益和群众利益可以两全反方:个人利益和群众利益不能两全(2001年国际大专辩论会半决赛第2场辩题)35.正方:钱是万恶之源反方:钱不是万恶之源(2001年国际大专辩论会半决赛辩题)36.正方:电脑给人类带来福音反方:电脑未必给人类带来福音(1995年首届中国名校大学生辩论邀请赛第1场辩题)37.正方:流动人口的增加有利于城市的发展反方:流动人口的增加不利于城市的发展(1995年首届中国名校大学生辩论邀请赛第2场辩题)38.正方:生态危机可能毁灭人类反方:生态危机不可能毁灭人类(1995年首届中国名校大学生辩论邀请赛第3场辩题)39.正方:离婚率上升是社会文明的表现反方:离婚率上升不是社会文明的表现(1995年首届中国名校大学生辩论邀请赛第4场辩题)40.正方:经济发展应该以教育发展为前提反方:教育发展应该以经济发展为前提(1995年首届中国名校大学生辩论邀请赛半决赛第1场辩题)41.正方:医学发展应有伦理界限反方:医学发展不应有伦理界限(1995年首届中国名校大学生辩论邀请赛半决赛第2场辩题)42.正方:外来文化对民族文化的发展利大于弊反方:外来文化对民族文化的发展弊大于利(1995年首届中国名校大学生辩论邀请赛决赛辩题)43.正方:学生就业压力大有利于成才反方:学生就业压力大不利于成才(1996年第二届中国名校大学生辩论邀请赛初赛第1场辩题)44.正方:中国足球走向世界关键在于商业化反方:中国足球走向世界关键不在于商业化(1996年第二届中国名校大学生辩论邀请赛初赛第2场辩题)45.正方:跳槽有利于人才发挥作用反方:跳槽不利于人才发挥作用(1996年第二届中国名校大学生辩论邀请赛初赛第3场辩题)46.正方:打假主要靠消费者反方:打假主要靠执法者(1996年第二届中国名校大学生辩论邀请赛初赛第4场辩题)47.正方:现代社会男女竞争是平等的反方:现代社会男女竞争是不平等的(1996年第二届中国名校大学生辩论邀请赛半决赛第1场辩题)48.正方:安乐死符合人道主义精神反方:安乐死不符合人道主义精神(1996年第二届中国名校大学生辩论邀请赛半决赛第2场辩题)49.正方:思想道德应该适应市场经济反方:思想道德应该超越市场经济(1996年第二届中国名校大学生辩论邀请赛决赛辩题)50.正方:克隆技术的应用必将造福人类反方:克隆技术的应用必将殃及人类(1997年第三届中国名校大学生辩论邀请赛初赛第1场辩题)51.正方:Internet能够改变世界反方:Internet不能改变世界(1997年第三届中国名校大学生辩论邀请赛初赛第2场辩题)52.正方:汽车的发展取决于道路的发展反方:道路的发展取决于汽车的发展(1997年第三届中国名校大学生辩论邀请赛初赛第3场辩题)53.正方:人口问题是未来社会发展的成败关键反方:人口问题不是未来社会发展的成败关键(1997年第三届中国名校大学生辩论邀请赛初赛第4场辩题)54.正方:青少年素质的提高主要靠家庭养成反方:青少年素质的提高主要靠学校教育(1997年第三届中国名校大学生辩论邀请赛半决赛第1场辩题)55.正方:人是大自然的保护者反方:人是大自然的破坏者(1997年第三届中国名校大学生辩论邀请赛半决赛第2场辩题)56.正方:现代社会竞争比合作更重要反方:现代社会合作比竞争更重要(1997年第三届中国名校大学生辩论邀请赛决赛辩题)57.正方:世纪回眸喜大于忧反方:世纪回眸忧大于喜(1999年第五届中国名校大学生辩论邀请赛决赛辩题)58.正方:高中毕业生出国留学利大于弊反方:高中毕业生出国留学弊大于利(2000年第二届全国大专辩论会复赛第1场辩题)59.正方:发展经济应鼓励超前消费反方:发展经济不应鼓励超前消费(2000年第二届全国大专辩论会复赛第2场辩题)60.正方:网络经济是泡沫经济反方:网络经济不是泡沫经济(2000年第二届全国大专辩论会复赛第3场辩题)61.正方:现代社会男人更累反方:现代社会女人更累(2000年第二届全国大专辩论会复赛第4场辩题)62.正方:西部开发引知更重要反方:西部开发引资更重要(2000年第二届全国大专辩论会半决赛第2场辩题)63.正方:城市交通问题主要是设施问题反方:城市交通问题主要是管理问题(2000年第二届全国大专辩论会决赛辩题)64.正方:电视征婚利大于弊(女队)反方:电视征婚弊大于利(男队)(2000年第二届全国大专辩论会趣味赛辩题)65.正方:物价上涨的总趋势是可以抑制的反方:物价上涨的总趋势是不可以抑制的(1987―1988年北京走向2000年电视辩论竞赛预赛第1场辩题)66.正方:进口高档消费品利大于弊反方:进口高档消费品弊大于利(1987―1988年北京走向2000年电视辩论竞赛预赛第2场辩题)67.正方:北京市乘车难的原因是人多车少反方:北京市乘车难的原因不是人多车少(1987―1988年北京走向2000年电视辩论竞赛决赛辩题)68.正方:金钱的作用越来越大是一种进步反方:金钱的作用越来越大不是一种进步(1993年BTV“万家乐杯”大学生电视辩论大赛预赛辩题)69.正方:中国体育的发展应走竞技体育之路反方:中国体育的发展应走全民体育之路(1993年BTV“万家乐杯”大学生电视辩论大赛预赛辩题)70.正方:就文化而言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反方:就文化而言并非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1993年BTV“万家乐杯”大学生电视辩论大赛决赛辩题)71.正方:大学毕业生择业的首要标准在于发挥个人专长反方:大学毕业生择业的首要标准不在于发挥个人专长(’94长虹杯电视辩论大赛甲组第1场辩题)72.正方:人类社会应重义轻利反方:人类社会应重利轻义(’94长虹杯电视辩论大赛甲组第2场辩题)73.正方: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应在当地吸纳反方: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不应在当地吸纳(’94长虹杯电视辩论大赛甲组第3场辩题)74.正方:应对女性就业实行保护反方:不应对女性就业实行保护(’94长虹杯电视辩论大赛乙组第1场辩题)75.正方:法治能消除腐败反方:法治不能消除腐败(’94长虹杯电视辩论大赛乙组第2场辩题)76.正方:烟草业对社会利大于弊反方:烟草业对社会弊大于利(’94长虹杯电视辩论大赛乙组第3场辩题)77.正方:效率必然牺牲平等反方:效率未必牺牲平等(’94长虹杯电视辩论大赛半决赛第1场辩题)78.正方:提倡购买国货利于经济发展反方:提倡购买国货不利于经济发展(’94长虹杯电视辩论大赛半决赛第2场辩题)79.正方:不破不立反方:不立不破(’94长虹杯电视辩论大赛决赛辩题)80.正方:未来社会,女性比男性压力大反方:未来社会,男性比女性压力大(蓝带杯’98全国大专辩论会复赛第1场辩题)81.正方:互联网络,使人越来越亲近反方:互联网络,使人越来越疏远(蓝带杯’98全国大专辩论会复赛第2场辩题)82.正方:事业成功,奋斗比机遇更重要反方:事业成功,机遇比奋斗更重要(蓝带杯’98全国大专辩论会复赛第3场辩题)83.正方:拒绝毒品,教育比惩治更重要反方:拒绝毒品,惩治比教育更重要(蓝带杯’98全国大专辩论会复赛第4场辩题)84.正方:不以成败论英雄反方:英雄自以成败论(应以成败论英雄)(蓝带杯’98全国大专辩论会半决赛第1场辩题)85.正方:法不容情反方:法也容情(蓝带杯’98全国大专辩论会半决赛第2场辩题)86.正方:高薪能够养廉反方:高薪不能养廉(蓝带杯’98全国大专辩论会决赛辩题)87.正方:近墨者黑反方:近墨者未必黑88.正方:知足者常乐反方:不知足者常乐89.正方:强将手下无弱兵反方:强将手下多弱兵90.正方:名师出高徒反方:名师未必出高徒91.正方: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反方:总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92.正方:好心总会有好报反方:好心未必有好报93.正方:响鼓无需重槌敲反方:响鼓也需重槌敲94.正方:清官难断家务事反方:清官好断家务事95.正方:事实胜于雄辩反方:事实未必胜于雄辩96.正方:少年识得愁滋味反方:少年不识愁滋味97.正方:身正不怕影子歪反方:身正也怕影子歪98.正方:有志者事竞成反方:有志者事未必成99.正方:万事开头难反方:万事中间难100.正方:旁观者清反方:旁观者未必清
如何看待个人利益与他人利益作文500 第十组
论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的关系
摘要
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的关系一直以来就是人们热议的话题,而国家利益高与一切是我们经常听到的观点,但是这个观点是否科学是不是我们在任何时候都要把国家利益凌驾于个人利益之上在和平时期是否还成立到底什么才是正确的科学的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
关键词:个人利益国家利益关系
和平时期的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
和平环境下国家的战略是发展经济,也就是说让人民的生活更富裕,应该说在和平时期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其实是统一平等的.
在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中,"国家利益"一词只是和少数统治阶级相联系的.国家既然是统治阶级的统治工具,那么国家利益就代表着统治阶级的利益.在我们社会主义国家里,人民当家作主,国家的利益就代表着,体现着人民的利益.国家利益是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终极统一.没有国家的利益就谈不上个人的利益;千千万万个人的公共利益就汇集成为国家的利益.社会主义国家与国民的关系是新型的国家与国民的关系.因为社会主义国家的利益就是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社会主义国家是为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而存在的.因而在这个前提之下,个人的利益就不可能脱离国家的利益而存在,个人的利益就应当服从于国家的,社会的利益.
现实的人是具有社会性的动物,他(她)不可能以个体的形式独立生活于社会和国家之外.由生物进化和自然选择的理论可以知道,一个物种的个体想要繁衍,进化,就必须用尽一切办法来保证自身的生存.因此维护个体的利益也就成为人类个体不可缺少的一种天性,一种本能和一种需要.社会上流行的一句话"人不为己,天诛地灭"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人人都有为己,利己的天性,所以应该说,这个世界上不可能存在绝对"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人.即使在现实中涌现出一批批具有"舍己为人,大公无私"的先进典型,也只是说他们的这种高尚的精神在关键时刻经受住了考验,因而损失了个人的利益而维护了国家的利益.这是人——这种具有高度发达思想性的生物个体在经过一种较为长期的价值观方面的教育之后,才能形成的道德修养,职业道德,高尚品质和思想觉悟.正如战场上当冲锋号吹响之后,除了极少数贪生怕死的逃兵之外,绝大多数士兵都会奋不顾身地冲上前去,就是因为士兵们长期受到"下级服从上级","一切行动听指挥"等等思想的教育,作为一种职业操守的本能反应.不可否认,大多数士兵在即将冲锋的前一刻,也许心里只是想着能够奋勇杀敌,尽快将侵略者赶出家园,好让自己早日回家与亲人团聚一起过太平的日子.这才是他们的个人利益,而他们在接下来的行动中又亲身实现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这不正是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的高度统一吗归根到底,在当今的社会中,不可能要求每一个人都做出道德楷模,学习榜样的先进事迹,只是以最基本的要求希望每个人按照自己的社会分工,爱岗敬业,在自己的岗位上尽职尽责就足以满足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了,但遗憾的是在当前的社会中,这样的一个"基本"的要求还没有完全实现.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和形成,国民整体素质的提高确实是一个长期努力的过程.
人是社会性的生物,个人的利益寓于集体利益,社会利益和国家利益之中.个人利益不可能脱离国家利益而存在.追求正当的,合法的个人利益是可以理解的,也是人的本能和天性的自然流露.但这一切应当以维护和不损害集体利益和国家利益为前提,任何以损害国家利益,集体利益为前提的个人利益都是法律和道德所绝不能允许的.自古以来,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人们以群落为单位在一个特定的地域繁衍生息.这样的一个群落最终形成了国家,而这样一个群落中的人最终形成了一个民族.在群落中人们的个人利益是与群落的利益相联系的,而在我们社会主义国家中,个人的利益也是与国家利益相统一的.抽象地说,正是这种人的社会性将个人和国家紧紧联系在一起.民族相聚而生,群居而治.因此个人的利益又与民族的利益息息相关.在当前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一个民族永葆生机和活力的不竭动力.而生产力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正是人类本身.所以说到底,国家强大和社会进步的动力就是治理这个国家的民族的科技创新能力.国家是由千千万万的个人所组成的,个人的知识水平和创新能力不断提升,国家的发展就有了强劲的动力,民族就可以永葆生机和活力.所以从这个角度又一次有力地说明了个人的前途与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联,个人的利益与国家的利益是终极统一的.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同个人利益在根本利益上是一致的,三者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国家利益和集体利益,两者都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以人民群众自己的劳动为源泉,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为目的.国家利益代表着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长远利益和整体利益,是群众集体利益的源泉和保证.只有在国家富强,经济发展的前提下,集体才能富裕,人民生活才能有所改善.
可以说,和平时期的国家利益和个人利益的统一平等的状态是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的最佳状态.这个时候国家和个人的目的其实是一致的.每个人的利益得以实现那么国家的利益就会最大化.
战争时期的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
当国家处在战争状态的时候,国家的安全独立受到威胁,没有国家和谈个人个人利益要毫无条件的服从国家利益.在中国的数次抵抗外来侵略战争中已经表现出来,历史证明在战争状态下只有做到国家利益高于一切才能获得战争的最终胜利!
在战士心中的天平上,国家利益永远重于个人利益.
这正是一个国家所需要的科学的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的关系
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在新中国的发展过程中,就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关系而言,经历了两个阶段:新中国成立以后到八十年代初期是第一阶段,在这个时间段里,集体利益绝对高于个人利益,为了国家集体利益,个人利益可以无条件地牺牲;八十年代至今是第二阶段,在这三十多年里,随着中国的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对经济利益的追求使得个人利益的地位迅速放大、提高,甚至超越了集体利益。随着个性更加彰显的80后、90后逐步走上工作岗位,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矛盾日益凸显,处理好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关系,做出正确引导,已经成为基层组织一项重要的日常工作。一、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关系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是相互依存的关系,两者并不矛盾。集体、社会、国家,都是由一个个的人组成的,简单做个定义,集体就是为了共同的目标,或者因为共同的利益而组合成的人的团体。在集体内部,个人的目标,或者说个人的利益是基本保持一致的,个人的目标集中起来,就形成了集体的发展目标。但是,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只能够做到大部分重合,双方只能够做到主要目标一致,任何一个集体,都不可能百分之百地满足每个成员的个人利益。个人和集体之间就是一个既矛盾又统一的关系。例如某一公司,所有成员的目的就是维护公司的正常运营,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获得更多的社会财富。在这个问题上,老板和员工的目的是一致的。但是,在创造财富的过程中,老板希望利用最小的工资付出,获取最大的经济利益,而员工希望依靠合理的劳动,获得最大的工资回报。在这个问题上,两者之间又是矛盾的。作为矛盾的双方,老板和员工之间必须通过不断的斗争和妥协,形成动态的平衡。双方在动态的平衡中,为了共同的利益而努力,维持公司正常运转,实现双赢。通过这个例子,我们可以总结出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关系:个人和集体之间有着共同的奋斗目标,个人利益和集体集体之间存在矛盾。个人和集体之间有着共同的奋斗目标,个人利益和集体集体之间存在矛盾。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之间矛盾的解决,并不是通过单独一方的妥协牺牲完成的。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之间矛盾的解决,并不是通过单独一方的妥协牺牲完成的。二、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矛盾处理方法1、在大是大非面前,个人利益必须绝对服从集体利益。、在大是大非面前,个人利益必须绝对服从集体利益。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发生冲突时,如果不牺牲这种个人利益,集体利益就无法实现,这时,必须牺牲个人利益,实现集体利益,这种牺牲是光荣的也是必要的。近百年来,中华民族备受列强欺凌,在国家生死存亡的时刻,无数中华儿女弃小家而顾国家,为了中华民族的解放复兴抛头颅,撒热血,这些先烈就是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利益,放弃了自己的一切个人利益,乃至生命。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没有强大的国家作为后盾,人民就无法安居乐业,个人利益根本无法实现。只有牺牲个人利益,换取国家、集体利益的实现,才能使更多的人实现个人利益,因此,在涉及到国家、社会重大利益的情况下,个人利益必须无条件地服从集体利益。2、在维护集体利益的同时,必须保护个人利益。、在维护集体利益的同时,必须保护个人利益。个人利益是不能被无条件牺牲掉的。在集体内部,每个人为了集体的共同目标而努力,在发生矛盾时,个人可以做出适当的牺牲。但是集体就是为了集体成员的共同目标或者共同利益而组成的团体,如果个人利益被过分牺牲,或者集体内部的大部分个人利益被牺牲,那么集体的共同目标已经改变,共同的利益受到损伤。没有了共同的发展目标和奋斗方向,集体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同样的例子,在一个公司内部,老板如果无限制地压缩员工工资,或者不能给员工一个安心、稳定的工作环境,员工一定会降低工作的努力程度,或者选择离开,这样的公司最后的结局这能是破产。唇亡齿寒,无限制地消费个人利益之后,集体利益已经失去了实现的价值和基础。3、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实现,需要双方共同的努力。同的努力。、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实现,需要双方共同的努力在现阶段,我们提倡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同时作为基层组织,我们必须保护好每位员工的个人利益,实现个人利益的最大化。马克思认为,“在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绝不会以集体利益为借口否定个人利益,更不可能消灭人的欲望。只有阶级社会才会把一部分人的财富和自由建立在另一部分人的痛苦、压抑和无条件的牺牲之上”。人对财富的追求是人的天性,追求个人利益是天经地义的。但是,目前我们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阶级并没有消失,社会矛盾依然存在,因此,我们必须牺牲一部分的个人利益,来维护社会的健康发展,这是每个中华儿女的责任。同样,国家、社会、集体并不会让个人无条件地牺牲。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改革的深入,国家为个人利益的实现搭建起了更大的舞台,个人利益得到前所未有的尊重。我们必须紧跟时代步伐,在实现国家和集体利益的基础上,实现个人的人生价值。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紧密联系。个人利益的实现离不开集体,同时集体利益必须通过集体成员的共同努力得以实现。正确处理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关系,是集体健康发展的基础,也是集体成员利益实现的必备条件。作为基层组织,我们必须处理好两者的关系,为单位的健康、有序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