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

56号教室演讲稿(精选2组)

时间:2023-01-03 20:21:33编辑:周老师

读《第56号教室的奇迹》有感 第一组

当阅读了一本名著后,大家一定都收获不少,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读后感吧。到底应如何写读后感呢?下面是我精心整理的读《第56号教室的奇迹》有感,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真是一本好书!翻开《第56号教室的奇迹》,翻阅第56号教室里真实、感人的一幕幕,领略第56号教室里诞生的一个个奇迹,感受坚强、爱和教育的本质,无法不感动、感慨,无法不思考、思索。是什么创造的教育的奇迹,是什么让孩子变成学习的天使,是什么让师生的成长如此幸福美妙?爱心固然不可或缺,智慧显然不能缺席,热情也必不可少,还有坚持创新与实践,答案可以有很多,而我觉得有一份不可动摇的信念在滋生着奇迹的诞生。雷夫·艾斯奎斯老师对教育、对学生都有一份坚不可摧的信念,他坚信一切可以改变,一切可以更好,所以他能够有面对困难时的坚持,能够有面对失败时的坚强,能够源源不断地付出爱与智慧。

之于对教育的信念,让这位令人敬佩美国教师雷夫.艾斯奎斯,用超凡的勤奋和卓越的教育才能,解答了他在教师职业发展过程中的探索与思考。让他坚守教师这个特殊的职业。他每天在校工作时间十多个小时,早上6:30到下午6:00,每周两个通宵工作的日子,每个周末从上午11点钟到下午2点钟一直工作,假日中的每一天都在无偿地教学生,从早上6点钟开始一直到下午5点钟,给学生教算术,讲文学,学历史,沉迷于莎士比亚戏剧的排练,辛苦与劳累是当然的,而内心的痛苦、焦灼却是难耐的。雷夫·艾斯奎斯在自序中写着:“像所有真正的老师一样,我经常失败。我睡眠不足。我在凌晨时分躺在床上睡不着,为着一个我无力教育的孩子而感到极度痛苦。当一个老师,真的会很痛苦。”咀嚼着痛苦却依然对教育保持着始终的热情,承受着重压,却坚持不求回报的付出,我想,正是一种对教育的执着信念支持他,支撑着他。

之于对学生的信念,让这位令人感动的五年级老师,用无限的爱心和超凡的'智慧,创造了属于教育的属于孩子的属于成长的一个个奇迹。他坚信孩子善良的本性,他坚信孩子无限的潜能,他坚信每个孩子都是天使。所以——

他给孩子家的温暖。在56号教室里,信任取代了恐惧,公平代替了偏见,自觉代替了纪律,鼓励代替了批评。在56号教室里,老师是孩子们可靠的肩膀,老师是孩子们的榜样,老师领着孩子逐级踏上成长的六个阶梯。他允许孩子的“疯狂之举”。他让孩子们自己去面对和解决问题,他允许孩子们去疯狂地迷恋电影、摇滚乐,他鼓励孩子们去“行万里路”,去演莎翁的戏剧,只要孩子们需要,只要孩子们喜欢,就让孩子们尽情玩乐、享受节日、享受生活。

他给孩子一生有用的方法。他引导学生读经典名著,做“平装书”作者;他引导孩子通过旅游学习历史,通过亲自动手实践去接触自然科学;他和孩子们一起在游戏中学习数学,在体育运动中了解团队合作的价值;他在56号教室里引导学生触摸经济学的天空,学会节省每一分钱,学会延迟享乐,懂得“最好的东西会留给懂得等待的人。”雷夫说:“我要他们善于写作,不是因为要考试,而是因为好的写作能力令他们终身受用。”雷夫认为“人格品性才是教育本质”,所以他总是提醒学生“一生中最重要的问题,永远不会出现在标准化测验上。他也在提醒我们每一位教师“在一个课堂中强调测验分数就代表自己的年代,身为大人的我们必须付出更多的努力,去让孩子们测验分数不过是他们人生中很小的一部分,人格品性才是教育的本质。”

读罢《第56号教室的奇迹》,看雷夫用信念点燃热情和智慧,用爱心创造奇迹和成功,回想我所经历的、所看到的种种,不禁有些惶恐、不安,有些深深的自责和无言的困惑让我难以表白。当今天的教育一位地关注考试、分数、升学率,当我们一再地以“教育质量”为理由将学生奴役、压制、管束,当教育制造着一个个失败者,当教育让孩子不再爱学习,当孩子忘记了如何去实践、探究,忘记了怎样去生活、做人,忘记了去疯狂享受本该属于自己的快乐年华,天使的翅膀已被折断,教室的奇迹已夭折。当我们我们无法相信教育的力量,不能明晰教育的本质,当我们不能坚信孩子的潜能,不信天使就在身边,信念的力量已消亡,前进的方向已迷茫,教育的奇迹就只能遥远、渺茫。

一本好书,一个启迪;一本好书,一种引领;一本好书,一个方向。当我们惶惑不安的时候,不妨学习雷夫老师,不妨以信念的名义去坚守和创造。

以信念的名义去引领,我们每天都会有新的发现、新的世界、新的喜悦,信任的目光所及之外有另一番天地,去引来溪水,携来清风,牵来阳光,唤来鸟鸣,招来花香,让孩子插上天使的翅膀在天地间畅游。

以信念的名义去支撑,我们对教育就永存希望,永存梦想,永葆青春,永葆激情!如同坚信清风虽然已经过去,芬芳却在心中长留,漆黑的天幕上一定会跳出闪亮的星斗!

爱默生说:凡墙都是门!

让我们为自己也为孩子推开一扇扇心门,让心儿飞翔,叫歌儿畅响,令梦儿徜徉,我们就会发现教育的园地里处处播种着希望,生活的天地里处处闪烁着光芒,天使的翅膀就握在你的手上。

老师们,请以信念的名义去发现孩子,珍视每个孩子!

老师们,请以信念的名义去坚守教育的本质,去创造属于孩子的奇迹!

梦想与现实的演讲稿 第二组

篇一

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我国各族人民团结一致,社会政治稳定,各地区一心一意谋发展,聚精会神搞建设,人民安居乐业,各项事业蒸蒸日上,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指日可待。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我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就是要在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基础上,全国各族人民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促进社会主义祖国的繁荣昌盛,维护社会主义祖国的统一安全,同心同德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

在我们新疆这个多民族、多宗教地区,民族团结是一个永恒的主题。什么时候民族团结搞好了,什么时候社会就安定,经济就发展,各族人民生活就改善。反之,就会出现社会混乱,经济建设和各项事业就会遭受挫折。坚持开展“反对分裂、维护稳定”主题教育活动,坚定不移地加强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是推动新疆历史前进的必然要求

在和田地区墨玉县芒来乡布都休克村8小队,有一个普通农民,他叫买买提明·热介甫。他时刻把民族团结放在心坎上,时刻把助人为乐落实到实际行动上。买买提明·热介甫的家庭条件并不宽裕,家里有三个正在上学的孩子和102岁高龄的父亲,靠着他和妻子的辛勤劳动才勉强维持生活。2015年初,他和妻子、孩子来到乌鲁木齐市,在六大市场附近租了个房子住了下来,买买提明·热介甫在一家建筑工地上干活,他的妻子在家里带着三个孩子,在乌鲁木齐的两年时间里,他和妻子一共积攒了11000元钱,准备回家盖房子用。2015年5月12日,四川省汶川地区发生里氏8。0级地震后,牵动着无数华夏儿女的心。当天下午,买买提明·热介甫从工地上回到房子,在电视上看到汶川地震后,学校倒塌了,很多学生受灾,买买提明·热介甫非常难过。“我也是父亲,我不能眼睁睁地看着孩子们受灾”。买买提明·热介甫萌发了帮助灾区孩子们的想法。他把这个想法告诉了妻子和父亲,父亲不但支持,还把价值2000多元的葡萄干和核桃装了满满六大箱子,从墨玉捎到了乌鲁木齐,让他把这些东西亲自送到灾区的孩子手中;买买提明·热介甫的妻子也把结婚时娘家陪嫁的首饰卖了4000元钱,递到了丈夫手中,买买提明·热介甫的哥哥也拿出1000元给他当作路费。于是,第二天他就启程去了四川汶川,便二话没说毅然投入到了抗震救灾的队伍中,这一干就是六天六夜,虽然手和脚都磨出了血泡,但他觉得能为灾区尽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感到值。有人曾这样问买买提明·热介甫:“你们把钱都捐出去了,以后的生活怎么办,孩子上学怎么办?”,买买提明·热介甫说:“我们还年轻,我们身体好,我们还能挣钱,在我们新疆遭受灾害的时候,是其他省区的同胞帮助了我们;在我们和田人民贫困、落后的时候,是其他省区的同胞帮我们脱了贫、致了富,是其他省区的广大汉族干部群众帮我们建设了道路饮水等基础设施,没有他们的支持和帮助,就没有我们现在幸福富裕的生活。我现在虽然算不上富裕,但是家庭生活比较幸福,作为一名维吾尔族农民,我深深知道: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我捐的钱和物虽然不多,只是从内心尽到了自己应尽的责任”。

就在汶川地震发生一周年时,买买提明·热介甫从边远的2000多公里外的和田地区墨玉县芒来乡赶到乌鲁木齐市,把一年来省吃俭用节省下8000元,购买了27箱上等的红枣、巴旦木、核桃等新疆特产干果和慰问品,再次亲自前往汶川看望地震灾区的兄弟姐妹。

买买提明·热介甫同志作为一名普普通通的少数民族农民兄弟,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书写着一名共产党员的坦荡人生,他那默默无闻地为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发一份热、出一点力心系灾区人民的无私奉献精神将永远为新疆各族群众所传颂。

和田地区墨玉县以买买提明·热介甫为模范大力弘扬和培育“新疆精神”、“和田精神”、“墨玉精神”和“墨玉能力”。以开展“学雷锋、树新风,践行墨玉精神和墨玉能力”为载体的教育活动,通过媒体集中宣传一批践行墨玉精神、墨玉能力的先进典型,激励人们为推进两大历史任务贡献力量。组织各级党校开展“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党课竞赛,使广大共产党员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在实现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伟大实践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精心设计培育“墨玉精神”及“墨玉能力”的载体,不断开拓弘扬途径,使“墨玉精神”及“墨玉能力”融入到人们的日常工作、学习和生活之中,内化为干部群众的共同理想信念、强大精神力量,外化为基本道德规范。

新中国成立以后,党中央和自治区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民族宗教工作,贯彻以马克思主义民族观为指导的民族宗教政策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坚持以民族团结促进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建立“平等、团结、互助、进步”的新型民族关系。在加强民族团结、搞好民族工作的实践中,自治区党委和政府总结出一套成功经验,那就是加强对各族干部群众进行民族团结教育,开展群众性的民族团结创建活动,使民族团结的思想家喻户晓,深入人心。

民族团结与进步,是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主旋律,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我在和田地区墨玉县支教已经三个月了,刚来到英也尔的时候,我们什么都没有,但是我们在英也尔中心小学的校长和书记的帮助下我们有了各种生活用品,也减少了对墨玉县这个我们一直没有来过的地方的恐惧,慢慢的我们适应了墨玉县。我们感谢英也尔中心小学的校长和书记,我们在支教的同时,引导同学们一定要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和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教育,牢固树立“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的思想,引导同学们经过自己的努力,一定可以使维护民族团结成为良好的社会风尚,使每一个公民都能自觉地履行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神圣义务。

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促进了新疆对内对外的经贸合作,吸引了大量外来资金。无论是首府乌鲁木齐,还是南疆重镇喀什或西部边城伊宁,到处都是一派和睦安宁的景象,吸引着国内外的投资者。

在新疆这片祖国西部的热土上,各族人民正团结一心,共同营造着团结、稳定、繁荣的美好家园。

篇二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我是来自11播音主持的李星星。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盛开的民族之花》。

蔚蓝的`天空,因为有了白云的点缀,才不会寂寞。宽广的大地,因为有了万物的装点,才显得春意盎然。一个家庭,一个单位,乃至整个国家,只有互相依存,互相促进,才能构建永恒的和谐。

十月金秋,清风拂面,在大地充满无限生机与活力的时候,我们迎来了祖国的62华诞。今天,我们欢聚一堂,共同唱响民族团结一家亲的主题!首先,让我们怀着一颗感恩的心,永世不忘党的恩情,不忘祖国的温暖,不忘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精神!

大家都知道,我们的国家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56个民族的共同奋斗创造了中华民族的辉煌历史和璀璨文明。在五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国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特别是在新中国成立以来,各民族经济文化联系更加紧密、交流更加频繁,相互学习,共同发展、共同进步。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思想和党的民族政策让各族人民团结互助蔚成风气,各族兄弟姐妹的心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同时,也涌现出了许多民族团结的典范。

比如出生在小康之家的汉族女孩王艳娜,不顾亲人的反对,不顾未婚夫分手的威胁,毅然无偿捐肾挽救维吾尔族高三学生毛兰江的生命。她用心怀大爱的无私心灵为新时代青年树立了民族团结的榜样,

让我们感受到了一种超越血缘,亲情乃至民族的大爱。再比如维吾尔族青年居码,不顾个人安危英勇解救遭受抢劫的汉族女孩。还有福海县的一个特殊家庭,父亲是哈萨克族,母亲是维吾尔族,孩子是汉族。少数民族父母在这个汉族孩子家境万般困苦的时候,毫不犹豫地伸出援手,成为孩子安心读书的坚强后盾。

一个个民族团结的典范,一首首民族团结的赞歌。民族团结的思想已经深深扎根在全国各族人民的心中。热爱民族团结的无数人民,在生活和工作中身体力行,数十年如一日地贯彻民族团结的精神,为民族团结进步事业默默地付出。在中国这片热土上,各族人民正团结一心,共同营造着稳定,繁荣的美好家园。

同学们,一首《爱我中华》唱出了56个民族儿女的心声,在党的民族政策光辉照耀下,我们要用自己的真情和行动浇灌一朵朵民族团结之花,让民族团结之花开得像火一样红!

查看全部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