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实是贵,一方面是产品定位或者说市场细分问题,富士整体上是培养小众狂热用户的。这个策略在消费市场是很有用的,所以不管是微单,复古还是拍立得,都有一些稳定用户。到了专业领域就不太行了,所以富士的中画幅机器并不算很贵,甚至可以说是助力了中画幅的普及。 另一方面也是一种无奈,因为富士得依靠索尼的传感器,而索尼也是做无反相机的,富士也是做无反相机的,规格还有重合,所以同价位,索尼永远性能领先,同档次,索尼永远更有性价比。
1、从上世纪70年代富士GW690开始,富士有一个绰号叫做“日本大莱卡”!其特征就是屁颠屁颠地跟在欧美莱卡、福伦达等相机界奢侈品品牌后面生产日本人的“仿奢侈品”!你看看上世纪它的各类中画幅旁轴相机就知道了。 2、富士最拿手的就是胶卷的色彩、色彩管理(显影与冲洗)、相机的镜头和镀膜。胶片时代他在色彩方面做了非常大的研究和投入,也是唯一能和柯达比肩的日本胶片公司。光学镜头和镀膜那就更厉害了!卡尔蔡司T*、富士EBC和宾得SMC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并称为世界三大名膜。而富士则是日本最大的光学镜头制造厂。如果他谦虚的说自己在日本光学技术是第二名的话,那么估计没有人敢说自己在日本的光学技术是第一名的。电影《阿凡达》《地心游记》《星球大战.前传》《廊桥遗梦》等等等等好几部好莱坞3D数字电影大片都是使用富士珑FUJINON镜头拍摄的。 3、富士相机是做中画幅和大画幅起家的,后来才进入135民用小画幅市场。富士一直是做小而精且高素质光学设备而享誉专业摄影界的。他的光学技术的产品定位就不低。即使在民用微单领域,它的全系列镜头都是全部使用光学玻璃+金属镜筒+金属部件制造,几乎不使用塑料件和树脂镜片。不是其他品牌使用大量塑料部件+树脂镜片生产廉价镜头产品,然后卖很低的价格给你的,你还美滋滋地觉得性价比高!!!厂家是傻缺吗?千做万做亏本生意不做!一份价钱一份材料货色!
不知道你相机的具体型号只能泛泛的说说。 1,感光度(ISO)越高图像的颗粒感就越强,尽量在保证照片亮度的前提下降低感光度,个人觉得400以下比较能接受。 2,根据你的卡大小进行设置,如果没有冲洗照片的意图,5M(伍佰万像素)左右在电脑上比较好,如果想上传到QQ就把照片尺寸调到最小,如果还是大那只能后期用软件进行修改。 3,F 是精细,N 是标准,两张相同分辨率下的照片精细的要比标准的文件大差不多一倍,因为存储的细节更多压缩比例更小。 4,白平衡如果是自动挡是没有办法调的,说明书上有调整的具体方法,你可以看看,如果调不好照片的颜色会失真的。自己多尝试一下吧。 5,在你不希望连拍照片时,连拍当然是关着的。脸部优先还是开着比较好,这个功能是优先保证构图内的人脸对焦正确,对拍摄人物比较有好处。不过相机并不是每次都认得出人脸,还有可能把不是人的东西当做脸来对焦,注意画面中绿色的方框的位置,那就是相机认为的人脸。 6,追踪模式下,人脸识别模式是不能开启的。中心对焦就是以你相机液晶屏上的十字所对的物体进行焦距的调整,而忽略其他地方。自己选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