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

一把麦粒的故事读后感,什么是棋盘上的麦粒?

时间:2023-01-14 08:16:18编辑:周老师

本文目录索引

1,什么是棋盘上的麦粒?

古代印度的舍罕王,打算重赏国际象棋的发明者——宰相西萨。西萨向国王请求说:“陛下,我想向您要一点粮食,然后将它们分给贫穷的百姓。” 国王高兴地同意了。 “请您派人在这张棋盘的第一个小格内放上一粒麦子,在第二格放两粒,第三格放四粒……照这样下去,每一格内的数量比前一格增加一倍。陛下啊,把这些摆放在棋盘上的所有64格的麦粒都赏赐给您的仆人吧!我只要这些就够了。”国王许诺了这个看起来微不足道的请求。 不过当时所有在场的人都不知道这个结果。他们想到仅用一小碗麦粒就能填满棋盘上的十几个方格,都禁不住笑了起来,连国王也认为西萨太傻了。 随着放置麦粒的方格不断增多,搬运麦粒的工具也由碗换成盆,又由盆换成箩筐。即使到这个时候,大臣们还是笑声不断,直至有人提议不必如此费事了,干脆装满一马车麦子给西萨就行了! 不知从哪一刻起,喧闹的人们突然安静下来,大臣和国王都惊诧得张大了嘴:因为,即使倾全国所有,也填不满下一个格子了。 千百年后的今天,我们都知道事情的结局:国王无法实现自己的承诺。这是一个长达20位的天文数字!这样多的麦粒相当于全世界两千年的小麦的产量。 凡事都要有所思索,有许多事并非一开始想当然那样简单。国王和大臣就是犯了这样的错误,想当然地认为从1粒麦粒开始,纵使放满64格也没有多少,于是国王满口答应,大臣纷纷嘲笑,结果却是出人意料。 做任何事都不要拍拍脑袋就得出结论,许多时候人会由于惯性思维而产生思维盲点,要多思考,才能避免出现国王那样的错误。 “我们必须时时进行思考,今天这个世界,总是让人感到陌生和压力,甚至有些恐惧。只有深思熟虑,才能战胜愚昧,在积极的思考中勇敢地面向未来。”让我们记住哈佛教授弗吉尼亚·约翰逊的这句话吧! ——引自延边人民出版社《感悟百年哈佛》

什么是棋盘上的麦粒?

2,棋盘上的麦粒有什么问题?

在印度有一个古老的传说:舍罕王打算奖赏国际象棋的发明人——宰相西萨·班·达依尔。 国王问他想要什么,他对国王说:“陛下,请您在这张棋盘的第1个小格里,赏给我1粒麦子,在第2个小格里给2粒,第3小格给4粒,以后每一小格都比前一小格加一倍。请您把这样摆满棋盘上所有的64格的麦粒,都赏给您的仆人吧!” 国王觉得这要求太容易满足了,就命令给他这些麦粒。当人们把一袋一袋的麦子搬来开始计数时,国王才发现:就是把全印度甚至全世界的麦粒全拿来,也满足不了那位宰相的要求。 那么,宰相要求得到的麦粒到底有多少呢?总数为: 1+2+4+8+……+2的63次方=2的64次方-1 第第第第第 一二三四……64 格格格格格 =18446744073709551615(粒) 人们估计,全世界两千年也难以生产这么多麦子! 与这十分相似的,还有另一个印度的古老传说:在世界中心贝拿勒斯(在印度北部)的圣庙里,一块黄铜板上插着三根宝石针。印度教的主神梵天在创造世界的时候,在其中一根针上从下到上地穿好了由大到小的64片金片,这就是所谓梵塔。 不论白天黑夜,总有一个僧侣在按照下面的法则移动这些金片:一次只移动一片,不管在哪根针上,小片必须在大片上面。当所有的金片都从梵天穿好的那根针上移到另外一根针上时,世界就将在一声霹雳中消灭,梵塔、庙宇和众生都将同归于尽。 不管这个传说是否可信,如果考虑一下把64片金片,由一根针上移到另一根针上,并且始终保持上小下大的顺序,一共需要移动多少次,那么,不难发现,不管把哪一片移到另一根针上,移动的次数都要比移动上面一片增加一倍。这样,移动第1片只需1次,第2片则需2次,第3片需4次,第64片需2的63次方次。全部次数为:18446744073709551615次这和“麦粒问题”的计算结果是完全相同的!假如每秒钟移动一次,共需要多长时间呢?一年大约有31556926秒,计算表明,移完这些金片需要5800多亿年!

3,《蚂蚁与麦粒》讲了什么故事?

概括: 有一只蚂蚁寻食时发现了一颗被农民掉在地上的麦粒,顿时他高兴极了,二话不说,就把它背起,朝回家的路走去,路上,那颗麦粒对蚂蚁说:“只要你把我种到田地里,明年,你就可以收获到许多麦粒,多值!”蚂蚁想了想,同意了。 第二年,果然收获到许多麦粒,有时候,后退一步,会给自己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 全文如下: 这是一颗被农人遗落在田野里的麦粒。它盼着天上快快降下雨水来滋润,让它在严寒袭来之前就把根扎进潮湿的泥土里去。蚂蚁急急忙忙往前赶路,碰巧见到了这颗麦粒。 蚂蚁对这个意外的发现非常高兴,便立即把这颗沉甸甸的麦粒背在自己背上,艰难地驮回家去。蚂蚁家的规矩是天一黑就封门,所以它必须在天黑以前赶到家。它脚不停步地赶路。却不曾想这背上的麦粒越来越沉,累得背脊都疼痛了。 “你为什么这么不要命地驮若我赶路呢?放下我,你不就轻松多了吗?”麦粒说。”要是把你放下了,”蚂蚁气喘吁吁地说,“我们拿西北风过冬呀?蚂蚁国里有那么多嘴巴要吃东西,我们每个蚂蚁威员都得尽心尽力为蚂蚁窝增加粮食储备。” 麦粒想了想,回答说: “真是一个吃苦耐劳的实干家!你的担心我完全理解。聪明又勤劳的蚂蚁,也请你理解我,仔细听我把话说完。”蚂蚁也想休息一会儿,于是便同意了,从背上卸下了这个沉重的粮食包袱,坐下来歇气。 麦粒说:“在我身上蕴藏着一种十分了不起的力量,我们种子生来有自己的使命,这个使命就是在大地上创造更多的新生命。相信你能明白的。让我们来订个条约吧!” “什么条约?”“是这样的,”麦粒解释说,”要是你不把我背到蚂蚁窝里去,而把我留在这田野里,那么,作为报酬,我承诺明年的这时候,送给你100颗同我一样大小的麦粒”蚂蚁有些不敢相信这个承诺,疑惑地连连摇头。 麦粒于是又说:“你尽可以相信我,亲爱的蚂蚁,我讲的没有半句假话!只要你放下我,然后耐心地等些日子,我就会百倍地报答你的耐心,你的蚂蚁伙伴绝不会吃亏的,你也不会因为今天的放弃而后悔。” 蚂蚁挠挠后脑勺,心里想:“一颗还百颗,这种好事只在童话里听说过”。所以沉吟着不说话。“准备怎么去做呢?”蚂蚁按搽不住好奇心,迟疑地问。“请相信我吧,”麦粒回答说。 “这是生命的一大秘密。现在你在这田野里掏一个小坑,把我埋起来,夏天你再来看我。“约定的时日到了。夏天,蚂蚁来到了田野上。果然,麦粒按它的承诺全做到了:蚂蚁见到的还不止100颗麦粒呢。 扩展资料《蚂蚁与麦粒》出自伊索寓言,《伊索寓言》相传为公元前六世纪,被释放的古希腊奴隶伊索所著,搜集所有古希腊民间故事,并加入印度、阿拉伯及基督教故事,共三百五十七篇。大部分把人比喻为动物来讽刺。 《伊索寓言》中的角色大多是拟人化的动物,它们的行为举止都是人的方式,作者借以形象化地说出某种思想、道德意识或生活经验,使读者得到相应的教育。这些故事篇幅短小却寓意深厚,有的教导人们要正直、勤勉;有的劝人不要骄傲、不要说谎。 也有的说明办事要按照规律,量力而行;还有不少反映了强者虽凶残但却常被弱者战胜以及各种寓意深刻的人生道理。内含对社会不平等的抨击;讽刺懦弱、懒惰,赞美勇敢斗争,教人如何处事,辨别是非好坏。

4,《蚂蚁和麦子》中小蚂蚁为什么会同意麦粒的请求?

《蚂蚁和麦子》中小蚂蚁之会同意麦粒的请求是因为它会获得更多的麦粒。 《蚂蚁与麦子》原文如下: 有一颗麦粒,被农民掉在了地上,他虽然发现伙伴们不见了,但也很高兴,它想:“ 下雨的时候,我就躲在土地妈妈的怀里,生根发芽。” 蚂蚁寻食时发现了这颗麦粒,他高兴极了,吃力地背着这颗麦粒,想把它带回。麦粒说:“如果你把我放在这儿,一年内,我可以给你一百粒像我这样的麦粒。 你看,这协议对你多有利啊?如果你同意你就挖个小坑把我埋进去蚂蚁走了,麦粒也被埋在土里。十二个月之后,蚂蚁回来了,他看到的不会是麦粒,而是一颗高大的麦子,麦子说:“我一就是被你埋在土里的麦子,我将实现诺言给你一百粒麦粒。”蚂蚁把这些麦粒带了回去,让所有的蚂蚁都有了足够的储备粮,他们怏快乐乐的度过了一个冬天。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有时侯退后一步会更好的。比如在公交车上一个小学生不小心把一位女士的衣服弄脏了,这时,只要,那位女士说一句没关系,就不会吵架了,如果遇到吵架,人人都后退一步,就没有这件事了。生活就会更加美好了。 而《蚂蚁与麦子》的故事说明了一个道理,这个道理就是.有时候,后退一步,会给自己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

5,亲亲麦子读后感600字

读了亲亲麦子这篇文章之后,我感受到了麦子中渗透出的真情。
正麦子是一枝灿烂而实在的花朵,开在万里田畴之上,开在农民心坎上。麦子的颗粒很美,有土壤般朴素柔和的质地和本色。一粒麦子是美丽的,一棵麦子是美丽的,一地麦子更是美丽的。麦子生命的每一个过程都是美丽的。其中的一段话让我感受深刻“ 看母亲割麦是一件赏心悦目的事。镰刀闪着星月一般俏丽的锋芒。母亲一手抡开镰刀,一手揽麦入怀。镰刀贴着地皮,挥出一道优美的弧线。瞬间,麦子便倒进母亲温暖的怀里。顺手,母亲抽出一绺做要子,就势将麦铺翻转过来,捆好。这一连串的动作一气呵成。农民为麦子备好行囊,走进炊烟袅袅的村庄。麦收后的田野上母亲细心地寻找麦穗,惟恐遗漏一粒,像在寻找土里的珍珠。融入了阳光、雨露,汗水的麦粒,是大地之树结出的鲜亮的果子,是大地母亲分泌的乳汁,哺育着人类。麦子是芸芸众生生命的基本元素,锻造着我们的灵魂。 ”母亲的勤劳和淳朴伴随着乡间的秋色让人心怀感动。
麦子原本是一粒种子,浸润了阳光、空气、水分,结出黄灿灿的麦粒,丰富了我们的血液和躯体麦子走进了我的心里头,它的一生都是那么美丽."嫩嫩的芽探出来",那是他的种子入土的美;"绿色的手与春天紧握",那是他坚强过冬的美,还有,他开花结穗,成熟收获之美.麦子哺育了一代又一代,滋补了千万孩童,是我们生命的基础,我们应向他感谢与俯首!

6,亲亲麦子读后感750字

有一簇繁花开在田野上—— 浓淡的金色如同上帝闲来泼出的灿烂的颜料,落在地上成了千缕万缕生命的阳光。 淡雅的芬芳躲进清爽的风里,快乐地流浪在各个地方,如不安分的云,在一夜间在大地印上足迹,足迹有延绵的清香。 像一面旗帜迎风挺立,扬起45度的弧,璀璨的笑靥开在阳光下。 这种花,叫麦子。 抑或现在不是在田间生活的日子了,我们也不是在田中长大的稚童了,对麦子也没有那么深的感触了,仅仅知道麦子是一种粮食,是一种供人食用的道具罢了。 不久前回奶奶家,正值麦子生长旺季,一蓬一蓬的碧在田间爆开。挺拔的叶亭亭玉立,直视蓝天;小巧的麦穗悬在杆上,露珠状得团成妍丽的艺术品。 微风拂面,波浪状抖动的麦浪有着好闻的芳香。——真想躺在麦浪里,让疲惫的身心沉浸在浪花里。 这才是真正的亲亲麦子! 《亲亲麦子》,一篇散发麦香的文章,亲切地讲述作者的亲人麦子,像流水潺潺地流过心际,有着自然的味道。 麦子,亲亲,亲亲麦子。 只有放下“城里人”居高临下的架子靠近麦子,才会理解这篇文章。麦子,人类生活的保障,无私地哺育了所谓的高等动物,而我们,竟不了解生养我们的麦子。犹如你杀了你的生母一样,大多数人就是以这样的态度对待麦子——以伟大俯视渺小! 麦子的一生,是真善美的一生,它用心去完美,终于在千年之后,开出姣美的花朵。 麦子是我们的亲人,一辈子的亲人。也许只有前生的深深依恋,才会有今世与麦子的形影不离。那种亲情,融在骨血里,用尽一生一世也剔不出。就像永远在父母的呵护下,我们永远也走不出父母深邃的目光。 麦子爱我们,我们要爱它。麦子把一生郑重地交付于我们,请好好珍惜。有愿意交付给一群陌生人的物不多,麦子算一个。麦子不分人心,留下饱满的心,转身的是纯净的灵魂,浮在天地间,以至纯至净之态,一心一意去爱。 请,尊重麦子,尊重养育我们的麦子,尊重努力生长,到头来却一无所获的麦子。它们只是单纯的生长,单纯的付出,不求回报,也不求被爱,只是坚定一个信念,一个生长的信念,一个爱的信念••••••

7,我的学习方法作文600字

我的学习方法作文 要论学习方法,我倒是有一点的。我总觉得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你对这门科目充满兴趣,追求、渴望它给你带来的让你感到满足的欲望。当你对这门科目感兴趣,渐渐的你会发现虽然不知怎样去讲它,但面临考试时,那些试题已经易如反掌,更甚者是你没有复习的情况下,这当然不是叫我们不用复习。 很多人知道这一点的。但却不知怎样培养所谓“兴趣”,这也是很主要的,是当代少年所疑惑的。我想,兴趣并不是靠培养的。喜欢它是从自身因素出发的。 举个例子:从小学起,我就喜欢上了地理。为什么会喜欢呢?实在的,因为从小起,在还什么都不懂,就只看书中的小画画。我想啊,我以后是个赚大钱的,也许应该了解一些。目的一是赚钱的,目的二是靠自身的力量发展中国。让祖国在各方面占据世界领先位置。所以呢,我就对地理从满兴趣。以至于奠定了一个基础。中学我就发现,就我就算我地理没有复习,考试还是可以的。 兴趣没有培养,但总而言之,有动力,有了动力就能学得更好。 当然还有鼓励。如果说一个人在一项方面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那么这就可以成为他在下一次取得进展的动力。因为人的满足感,还不仅仅满足于小小的空间。这就说到了一句“知足常乐”。我想,人不能只局限于比别人低个档次的空间中,或许可以把这个标尺提高些,就算不能达到,那也成功了一步。 小学的数学很烂,中学的竞赛连个“鼓励奖”都没捞着,但从初二,我就掌握了方法,方法是挺模糊的。因为我问过许多在各科顶尖的人方法,他们都不知怎讲,所以方法也说不清,我就在竞赛中取得了突破,还不是“鼓励奖”。至此以后,考试还行了!那算鼓励吧!

8,作文《学习的感受》

  学习的感受
  一学期下来,我对学习感悟了许多。
  智慧聪明的学生就像一条海洋中灵巧机警的小鱼;但思想略慢的人像一条迟钝而有力的大鱼,但学得扎实。考试就像一张大网朝你袭来。而较简单的考试如同一张旧网,但是网的缝细小,小鱼没有足够的力量摆脱,而大鱼有巨大的力量摆脱;较难的考试像一张具有力量但还有一个极难找到的洞,聪明智慧的小鱼能找到洞并钻过去,而大鱼找不到就被捕了。鱼是学生,被捕了就是没考好,逃走了就考好了。
  学习是给自己学,不是表现给别人的。有成就的人不张扬,才是真正有成就的人,他把他的成就展示给自己看,是一种美妙的享受;那些一有成就就张扬的人,只会把自己的成就展示给别人看,而自己却不懂得享受自己劳动成果的人是愚蠢的。自己看到自己的成功是人生中最高档次的享受,若看不到就可惜了。
  这些都是有依据的。比如我就是老师家长一致认为是聪明、爱思考的学生。可简单的考试总是分数低,而一有难度的题,我就不会错,大家都因题难而失败,可我却因计算错而降了分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因此老师让我脚踏实地。
  再比如为什么有的文笔好的作家却不如老舍等人呢?因为他们一成功就张扬,一张扬大家就改变看法,大家改变看法,他就一落千丈。
  这就是学习,学习就是为了自己享受自己的成功。

查看全部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